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手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7538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5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手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手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鉴赏表现手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歌鉴赏古典诗歌鉴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一、四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记叙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 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 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 “去!”此词的“醉”能等同于生活中的“醉酒”吗?对此你 作何理解? 明确:此词看上去都是作者的醉语醉态,实际词 人是清醒的,昏醉欲倒的是最高统治者和把持朝 廷的投降派。词人在这里借醉写自己独立的人格 。高傲的品行和抗金复国壮志难酬的无比愤懑。 表现手法上,词作拟人化和问答体的写法,幽默 诙谐,风趣横生。叙述杂以描写,让人物自己出来表演,塑 造了生动艺术形象 。议论题乌

2、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歌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 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首句直接 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 ,往日以下做好铺垫。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 好男儿,受到挫折就灰心丧气有愧于英雄的称号。第三 四句对项羽如不自杀的结局做了假设;事情还是大有可 为的。只可惜项羽自杀了。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 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议论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此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诗歌的首句引出众口一词的论调,大运河就是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首句平淡无奇,但第

3、二句反 转话锋,摆出大运河的功劳来反驳。“至今”说明 始终造福于世;“千里”说明地域之广;“赖”字更突出了运河对交通航运和国计民生不可缺少的作 用。诗歌的后两句直承次句展开。采用两点论的 正确态度,议论隋的开掘运河的千秋功过。一方 面,诗人对隋的荒淫奢侈作了严正的批评,另一 方面,诗人提出假设,如果没有这些奢侈糜费搜 刮民脂民膏的恶行,那么的他的功劳就可和禹媲美。抒情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之地,其中首句点“雨” ,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以楚江点“雨”,

4、 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又暗切“送”字,为 下面的画面染上了一层灰暗的底色。颔联、颈联继续描写江上的景 色: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海门 深邃,浦树幽远;树上水雾缭绕,显得滋润在。整个画 面富有立体感,无不笼罩在烟雨薄雾之中,无不染上离 情别绪。诗人在尾联爆发了自己的感情,一改含蓄,直 抒胸臆,又用一个“比”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使情与景妙合无缝。描写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表现手法高考出题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 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

5、的 ?常见表现手法回顾: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 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 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正衬和反衬)、联想和 想象(虚实结合)、对比、白描、动静结合、渲染等 。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 典、对偶、通感等。其他手法:欲扬先抑、象征、赋、比、兴等。抒情: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 言情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说说下列诗歌

6、属于哪种抒情方式?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抒情方式?从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直接抒情描写: 用形象性的语言,对人物、事物、 景物 、环境、和场面做具体描绘和刻画。描写方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 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 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

7、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 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 、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说说下列诗歌属于哪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 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

8、哀景写乐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答题步骤: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作者是怎样运用 这种手法的; 、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范例解析:早 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 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 色之暗; “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 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步骤三).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7湖北卷)(8分)华清宫

9、 吴融四郎飞雪晴去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 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 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1)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 意思 答对即可。此题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

10、宫内绿树掩映,温暖 如春。(1分)第二首诗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 ,宫殿荒凉。(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7江苏卷)(8分)鹧鸪天送 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 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 人间行路难!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1)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 长,前和迷茫的郁闷之情。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人世间的风波远 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