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骨干教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1889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骨干教师)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骨干教师)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骨干教师)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骨干教师)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骨干教师)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骨干教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骨干教师)(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教育研究的科学性问题胡定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课程与教学研究院 LOGO课题研究与主要科研成果1. 城乡课堂教学差距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 规划国家课题 2. 提高初中基础薄弱校教学效能的教学模式研究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3.北京师范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与实施调查(北 京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0)主持课题LOGO 一、教学论研究 121世纪纪中国教学论发论发展的问题问题与走向,教育研究, 2002年第3期 2论论教学论发论发展的危机与范式转转型,教育研究,2005年 第7期 3对对建构主义义教学论论的历历史、文化与实实践的思考,比较较教育 研究,2005年第2期。

2、 4教学哲学发发展三题题,教育研究与实验实验,2007(6): 29-34 5“走进进”与“走出”“元教学论论”,教育研究与实验实验,2010 年 6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学论论的进进展基于教学目标标研究的内容 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第2期。主要论著:LOGO 二、课课程论论研究 1实实践哲学视视野中的课课程改革理论论,外国教育研究 ,2004年第7期。 2论论批判理论论的课课程改革理论论,全球教育展望, 2003年第11期。 3论论校本课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北京教育,2003 年第1-2期。 4新课课程实实施中应处应处理好的基本关系,中国民族教 育,2007(11):329-32 5文化

3、转转型视视野中的课课程改革,北京教育, 2007年第5期。LOGO三、教育科研方法研究 1故事与解读读:中小学教师师教科研活动动的困境,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第11期。 2.论论教育实验实验是一种教育思想实验实验,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8期。 3教师师教育科研观观的误误区与出路,北京教育,2004年第4期。 4教师师教科研需要返璞归归真,北京教育,2005年第10期。 5把教师师教科研的权权力还给还给教师师,北京教育,2006/11:48-49 四、教师师研究 1教师专业标师专业标准的反思,高等师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2.影响优优秀教师师成长长的因素对对特级级教师师人生经历经

4、历的样样本分析,教师师教育研究,2006年 第4期。 3西部地区教师评课标师评课标准调查调查,教育学报报,2007年第1期。 4优优秀教师师的自我形象对对特级级教师师人生经历经历的内容分析,上海教育科研,2008(3) :14-16 5“课课例研究”如何取得实实效对对七位初中教师师“课课例研究”经历经历的反思,中国教育学刊, 2010年第10期。 五、基础础薄弱校研究 1北京市公立初中民工子弟学习习困难难生的个案研究,教育学报报,2008年第2期 2北京市公立学校打工子弟初中生生活满满意度调查调查,教育理论论与实实践,2009年第3期。 3影响薄弱校初中生学业业成绩绩的主因素分析,教育理论论与

5、实实践,2010年第10期。 LOGO问题1.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遇到了大量的问题,如何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来解决?2.我们对教育现象进行了大量的思考或研究,并且发表了不少的教育研究论文,这些思考或研究称得上教育科学研究吗?这些论文称得上教育科研成果吗?LOGO交流内容如何从教育教学实践上升到教育研究?如何从教育经验思考上升到教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LOGO一、如何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教育研究的问题?以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的语文教学为例阅读钱梦龙“草根式研究:基层教师的成才之 道以我的语文教学研究为例”(福建教育 :中学版-2011年7期 )一文材料,思考:钱梦龙先生从教

6、学实践走向教学研究,经历了 一条什么样道路?LOGO体悟v 195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这个仅有初中学历的21岁“小青年 ” 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那时的我, 不知教学法为何 物,却要教初中语文,无异于赶鸭子上架。但我却信心满满地站上 了讲台(正好印证了一句话: “无知者无畏”),v 一个学期教下来,竞出乎意料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学校 领导的好评。1954年开始担任学校语文教研组长 1956年学校扩大 规模,增设高中部,首招两个高一班,我被提升为全校唯一的高中 语文教师;同年又被评为嘉定县(今已撤县建区)优秀教师, 写出了 生平第一篇教学论文语文教学须打破常规,并被指定在

7、全县优 秀教师大会上宣讲,会后还获得了晋升两级工资的殊荣。这一年, 县教育局举办教师暑期进修班, 我受聘为语文学科主讲教师,给许 多比我年长的教师讲课 总之,仅仅四年时间,我用教学实绩改变 了自己作为一名学历不合格的新教师的地位。v 我快速成长的奥秘是什么? 从中又能体悟到什么呢?LOGO v 原来,我虽然仅有初中学历, 但我的“国文程度” (犹如 现在说的“语文素养”)事实上已远远超过了一个初中学生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v 1我酷爱读书。 v 2喜爱爱写作,并有很强的发发表欲。 v 3大量的读读写使我养成了爱爱揣摩文章的习惯习惯,并把它移 植到课课内的国文学习习上 在老师师开讲讲新课课之前

8、,我总总 要提前一天把文章好好吃透,到听课时课时就把自己的理解 和老师师的讲讲解对对照、比较较,细细细细揣摩老师师解读读文章的思 路和方法。v正是对自己国文学习过程的体悟,给了我跨进语 文教学门槛的信心。LOGO研究v 课题:我自然而然从个人的成长历程和50年代的教学实践 中进一步寻求体悟,于是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我的研究课 题 “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 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v 假设:根据研究课题,根据我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顾,我 提出了这样的假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自信心,使学 生学会阅读,从阅读中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 提高学习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现时发展,也必

9、将有利 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我希望通过研究,证实“自主阅读” 与“学生发展”之 间的因果联系。LOGO v验证:所谓求证,就是对假设进行验证的过程:假 设时提出的假想性命题,只有经过了客观事实或 实践的验证,才能成为真实的命题,才能证明原 先的假设的真实性和科学性。LOGO我是怎样验证上述假设的?20世纪70年代末我执教两个初中班级的语文,这是 两个平行班,基本条件相当,正好便于让这两个班级轮 流担任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两种不同教法的对比实验 :实验班以学生自学、交流、讨论为主,适当辅以教师 指导:对照班则完全由教师讲授,学生的工作只是听取 和记住。每次对比实验以后,我参照艾宾浩斯关于

10、遗忘 曲线的实验,都要搁置一段较长的时间,搁置期间不再 让两班学生接触共同学过的课文(最长的一次搁置一个多 学期),然后以“突然袭击” 的方式对两班学生就学过的同 一篇课文、用同一套试题进行测试。发人深思的是,每 次测试的结果往往都是实验班的成绩优于对照班。1984 年我总结这个实验,写成主体主导主线 一次教 学实验的启示一文发表于光明日报,后被新华 文摘全文转载。LOGO经过三年反复实验的验证, 以及我对自己 成长过程的反思与总结,我原先假设的“自主阅 读” 与“学生发展” 之间的因果联系初步得到了 证实: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良好阅读习惯 的养成,必然会对学生的发展(现时的、长远的 乃至

11、终身的)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个人体会,这 种积极影响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 对这 一点我尤有切身的体会。LOGO提炼:提炼是对已经得到验证的假设进行分析、概括,使 之上升为规律性的认识。提炼的结果往往被凝缩为一个 或若干个理论术语。草根式研究只有经过提炼,才能突 破经验的局限,使之上升为理论,才能具有指导实践的 普遍意义。我的提炼先后从两个层面上进行:实践层面和理论层 面。 v 1实践层面。提炼语文课的三个基本式 “自读式” “教读式” “复读式”(最 提出四式,后归并为三式),把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用基本的“式” 固定下来。LOGO v2.理论层面我在“三式” 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为

12、主体 ,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的“三主”理念 ,这是我的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的一次飞跃 。 v3实践层面与理论层面的统一。经过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的提炼,最后形成 以“三主” 为理论导向、“三式” 为教学模式 的语文导读法整体构思。LOGO应用v 草根式教学研究的价值,必须体现于对教学实践的积极 影响,这就需要把研究成果放到实际教学中去应用、操 作。应用、操作的过程, 同时也是对研究课题作进一步 验证、修正、充实的过程,使之具有更普遍的理论、实 践价值和更强的可操作性。v 语文导读法提出以后, 尤其是作为其理论基础的“三主” 理念,不断受到来自教育界不同理念的质疑、批评,这 些质疑、批评促

13、使我更冷静地审察“语文导读法” 的是非 得失。这种审察同样离不开实践(应用), 因为只有实践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LOGO分析:钱钱梦龙龙先生的教学研究之路v基于对教学实践效果现状的不满,产生疑问; v基于个人经验反思提出假设; v通过反复实验验证假设; v通过学习与思考提炼措施(因)与效果,揭示因 果关系及规律; v通过推广,进一步验证假设,提炼规律。v从实践上升到研究,需要不安现状;求知欲;艰 苦的思考,上下求索(假设与假设的验证,总结 与推广)LOGO二、如何区分教育经验思考和教育科学研究?案例1:我做的是教育科研吗?阅读案例,思考:1.案例中,教师通过思考,得出了什么结论?2.教师

14、的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思考过程是什么 ?3.你认为这位老师的思考过程是否是教育科学研 究的过程?LOGO前些年因调动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到校后就接手高二一差班 ,当班主任兼任课教师。当班主任自然要了解班级的情况,据了解,这个班入校成绩是最好的。高一时一直是年级最好的班级。但高二时原来的班主 任学习去了,换了一个班主任,开始有所变化。原班主任学习二 、三个月回来后,当了本年级另一个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更是每 况愈下。到我接手时,他们已经是差班了。这个时候,我便猜测原班主任与本班学生的关系很可能是班级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也只能是猜测。慢慢地和同学们熟悉了,班级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轨,一点点发生好转,我也

15、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我就有意识地在和同学们 交流中让他们说说班级前后变化的情况、原因。LOGO在交谈中,了解到学生们的真实想法。他们一致认为,原来的班主任回来后,接了另一个班而不是他们。感情上,他们认为原班主 任抛弃了他们,欺骗了他们。而换的班主任是一个年纪大的不善于与 学生沟通的老教师,可以说,班级同学便带有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了 。由此,我的感受是,对于处于这一敏感年龄的群体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可能还不如教师行为的影响。在此 后的工作中,我就很注意在真正赢得学生信任的同时,有意识地传递 出这样的信息:我是真的关心、尊重他们,我对班里所有的同学都抱 有很高的期望,我期望并

16、相信所有的同学都能学好,全班都能。此后,班级的情况一直保持着向上的状态,即使中间有些许反复。回想起来,这种基于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尝试着解决,并通过行动反思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这就是教育科学研究吗?LOGO 结论: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教师行为对学生成绩的影 响更大。 过程: 我发现一个好班变成差班了(现象) 为什么好班变成差班了?(问题) 好班变差的原因是由于换了班主任,改变了师生关系造成的 。(猜测或假设)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班级变化的原因(假设的依据) 假设的验证:在此后的教学中,有意识的向学生传递尊重关 爱的信息,改变师生关系,成绩发生好转,中间有些许反 复。LOGO区别于对教育活动的感性认识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