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30778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6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练习(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 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 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 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 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 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 用来)、无以(没有. 用来)、有所(有 .的)、无所(没有. 的)、比及(等到. 的时 候)、为.所。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何(把.怎么样 )、得无. 耶(大概. 吧、恐怕. 吧)等。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 之(怎么. 这样啊)等。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

2、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 .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 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1、“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 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 ”“为什么”“什么样”等。例如: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 泥沙?此为何若人?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 何”、“奈何”、“若何”等句式,相 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如太行、王屋何?“巫妪、三老 不来还,奈之何?文言文疑问句里的固定结构:2“孰与”、“孰若”。用在表示比较和 选择的疑问句中。“孰

3、”是疑问代词,可译 作“谁”“什么”“哪”,它们就在名词或 代词前,可译为“与相比,谁(哪 一个)”;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 ”、“何如”、“怎比得上”等。例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与其杀是僮,孰若卖 之?3“谁者”中,“谁”是疑问代词, 作谓语;“者”是“者”字结构,作 主语,“谁者“等于”“ 者谁” 。例如:谁为大王为此计者?4用否定词表示疑问句的有:“有(可、 能、愿)否”、“不乎”等。例如:秦王以十五城易寡人璧,可予不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文言翻译练习文言翻译练习将文中两处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将文中两处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一一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

4、诘上诘 之,对曰:之,对曰: “ “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 ”上曰:上曰:“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人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人致 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 诬一世之人!诬一世之人!” ”【答案】【答案】 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 1 1分)分) ,(封德彝)很长时间没有举荐有才能的,(封德彝)很长时间没有举荐有才能的 人人( 1 1分)分) 。君子使用人才如同(人们)使用器君子使用人才如同(人们)使用器 物一样,各取(他们的)长处物一样,各取(他们的)长处

5、(1 1分)分) 。古。古 代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从别的朝代借代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从别的朝代借 用人才吗?用人才吗? (1 1分分 )(你)正应该忧虑自己(你)正应该忧虑自己 不能了解(人才),怎么能够诬毁全天下不能了解(人才),怎么能够诬毁全天下 的人呢?的人呢? ( 1 1分)分)二孟业,字敬业,巨鹿安国人。家本寒微,少为 州吏。性廉谨,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之 ,拒而不受。魏彭城王元韶拜定州,除典签。长史 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 力,庶有济乎!” 未几仁之征入为中书令,临路 启韶云:“殿下左右可信任者唯有孟业,愿专任之 。余人不可信也。” 【答案】 (如今

6、)我在州府外面,你州府里面,(只要 我们)齐心合力,就一定会有所作为。 不久刘仁之被调到朝中做中书令 三建文四年六月乙卯,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 劝帝他幸,图复兴。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 即事不计,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孝 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朱棣发北平,姚广孝以孝 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 ,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 【答案】 即使事情不成功,也应为国家而死! 京城被攻克的那一天,方孝孺一定不会投降, (但)希望您不要杀害他。 四子曰:“贤哉,(颜)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 乐。贤哉,回也!”(论语) 【答案】别人一

7、定无法忍受这种艰难困苦,(但 )颜回却自有他的快乐,颜颜回多么有贤贤德啊 。 五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 一日,天寒,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 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 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 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 可悲也已!(寒花葬志) 【答案】魏孺人常常让她坐在桌边和我们一起吃饭, 接近吃饭的时候,她的眼睛在桌上移来移去。( 这时),妻子就指着她(给我看),我认为(她 的动作)好笑。 六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盛藐 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 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

8、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 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浮生六记) 【答案】(儿时的我)又会把一些蚊子留在白帐中,一 边慢慢地向帐中喷烟,让蚊子在烟中飞舞鸣叫。 我把这一切想象成青云白鹤的景象,果然就像是 有鹤在云中叫,这让我非常高兴,其乐无穷。 七魏文侯使舍人毋择献鹄(天鹅)于齐侯。毋择行道失 之,徒献空笼。见齐侯曰:“寡使臣毋择献鹄,道饥渴, 臣出而饮食之。鹄飞冲天,遂不复反。念思非无钱以买鹄 也,恶有为其君使,轻易其币(礼物)者乎?念思非不能拔 剑刎颈,腐肉暴骨于中野也,为吾君贵鹄而贱士也;念思非 不敢走陈蔡之间也,恶绝两君之使。

9、故不敢爱身逃死,唯主 君斧质之诛。”齐侯大悦,曰:“寡人今者得兹言三,贤于 鹄远矣。寡人有都郊地百里,愿献于大夫为汤沐邑。”【答案】毋择择在路上让让天鹅给鹅给 跑了,只献了一只空笼笼子。半路上(天鹅鹅)又饿饿又渴,我放它出来让让它喝点水吃点 东东西(我)心想不是没有钱钱再买买一只天鹅鹅,(只是觉觉得)哪 里有作为为国君的使者,(却)看轻轻他的礼品的呢? 八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1驾君 车者罪至刖2。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 之,弥子矫3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 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 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 而念我!“注释:1窃,

10、私下。 2刖,砍掉双脚的酷刑。 3矫 ,假传君命。弥子吃到特别甘甜的桃子,没吃完就把它献给卫 君不顾自己口味的满足却想着我。 九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 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 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 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 叔能知人也。【答案】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 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 时候,有不好的时候人们不赞美管仲的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 别人才。十修(欧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 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

11、得尔。吾曰:生可 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 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 服之终身。 【答案】你父亲为官时,常常(或:曾经)在晚上点 灯处理官府的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 (如果)我要寻求使他们活下(的理由)而 不行的话,那么被判死刑者和我都没有什么遗憾 了十一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 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 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 ?”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 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 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

12、 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答案】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十三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技也, 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何谓得之于心? 马 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 车轮焉,求为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 ,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彀不暇的, 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 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注: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 轮,射技便大进。彀:拉弓。 【答案】 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他不摔破头、摔断身

13、肢就很幸运了,(还) 期望什么射中呢! 十四、书吴道子画后 苏轼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 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 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 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 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 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盖古今一 人而已。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 伪也。 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人名)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 已。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注 乘除:抵销。这是说上述的各种技法如顺逆、旁侧、斜 直的合

14、理运用,使之互相补充,从而获得平衡。 自然之数: 指符合自然的情理。 【答案】 有智慧的人开创一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不过世上很少有(吴道子)真迹,像史全所收藏(的真迹或 精品),(我)平生大概只能见到一 二次罢了。十五将复见子瞻于海南,予悯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则善 ,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县)数千里,复当渡海,非老 人事也。”谷曰:“我自视未即死也,公无止我。”留之不 可,阅其囊中无数千钱,予方乏困,亦强资遣之。船行至 新会,有蛮隶窃其囊装以逃,获于新州,谷从之至新,遂 病死。予闻哭之失声,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 言而行其志也。予方杂居南夷,与之起居出入,盖将终 焉

15、,虽知其贤,尚何以发之?闻谷有子蒙在泾月军中,故 为作传,异日以授之。 【答案】 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我)大概将要死在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 )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十六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时令猎户扑之, 往往反为所噬。有焦奇者,陕人,投亲不值,流 寓于沂。素神勇,曾挟千佛寺前石鼎,飞腾大雄 殿左脊,故人呼为“焦石鼎”云。知沂岭多虎, 日徒步入山,遇虎辄手格毙之,负以归,如是为 常。一日入山遇两虎,帅一小虎至,焦性起,连 毙两虎,左右肩负之,而以小虎生擒而返。众皆 辟易,焦笑语自若。【答案】县宫经常派猎人捕捉老虎,(猎人却)常常被 猛虎吃掉。(重点:“邑宰”“扑”、被动句式 )。 (他)每天步行到山中,遇见老虎就赤手空 拳将它杀死,扛着老虎回家。(重点:辄”“负 ”)。 十七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 ,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 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 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次少年时,六脉平和,惟 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 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淡,盖目 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 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答案】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