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8480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作品解读的个性化及其原因 ,初步掌握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的方法 2.探讨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 主要原因:读者的差异性 根本原因:作品的多义性 两个基本原则: 一.关注现实张扬读者个性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知人论世尊重作者本意 “一千个哈姆 雷特还是哈姆雷特” 个性化阅读的三重境界 一,初识震撼,“哈姆雷特就是哈姆雷特” ; 二,个性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 哈姆雷特”; 三,知人论世 ,“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哈 姆雷特”。 让我们永存期待,在故事里旅行,在交 流中沟通,在思悟中成长。知人论世,科学解读

2、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一书中曾提出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 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 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 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 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 。”用情体物,“入”书知玄妙,深思明辨,“出”书有见解 。 重温三味书屋1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 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 那扁和鹿行礼。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 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 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

3、在那里也可以爬上 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 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 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普通 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 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 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 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 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 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

4、起 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 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 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重温三味书屋2现象一:同一作品,阅读时间不同,解读不同原因: 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 审美品味(个性爱好)、关注重点 发生了变化。感 觉顾城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楼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过两个孩子 一个鲜红 一个淡绿这首诗表现的是对单调的厌恶,对新鲜美好的 欢悦。从灰色天地的樊笼里挣脱出来的鲜红和嫩绿, 不正是对青春和力的赞美吗?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孩子的天真烂 漫、无私

5、无欲。 诗可以有主题,也可以无主题。这首诗归纳不 出主题思想,只给人一种印象,一种感觉。张三 :李四 :王五 :赵六 :现象二:同一作品,不同的人,解读不同 原因:读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 审美品味(个性爱好)、关注重点 各不相同结论一:读者的差异性导致对文学作品主题解读的个性化 篱笆那边是一首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 理性与情感为一体的哲理诗,不同的读者会产生 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引发不同的思考,给 读者留下了思索想像的空间,产生了许多个性化 的解读结果。读罢此诗,你有何感悟? 篱笆那边 狄金森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颗。我知道,如 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 可是, 脏了围裙,上帝一定

6、要骂我。哦,亲爱的 ,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定爬过 去,如果,他能爬过!第一种解读:呼唤个性的自由 为了那鲜润娇美的 草莓,为了那弥足 珍贵的个性与自由 ,跨过篱笆吧,不 管它是有形的还是 无形的,不管会不 会弄脏围裙,不管 会招来谁的责骂。 第二种解读:面对代沟的彷 徨 娇艳欲滴的草莓,可望而不可及,草莓这是年 轻人狂妄奔放的理想。上帝老了,他不能理解 那酸酸的草莓有什么好吃的,不能理解为什么 要付出“脏了围裙的代价。篱笆虽然那么低 矮,一跨即过,然而那是上帝亲手设置的。“ 上帝”是什么?是传统,是旧俗,是规范,是 权威;而“篱笆”呢,是挡在创新与守旧之间 的一堵高墙,是阻隔晚辈与长辈

7、的一条鸿沟。 第三种解读:抵制甜美的诱惑 亚当夏娃在蛇的诱惑下偷吃了园子里的果子的 故事。“草莓”就是那果子,娇艳、甜美,可 是吃不得。并不是所有看似甜美的东西都可以 去采摘,比如金钱,比如名誉,比如地位。“ 草莓”是一种诱惑,“篱笆”是获得草毒必须 跨越的障碍,比如亲情,比如友情,比如善良 ,比如同情心。要获得“草莓”,必会弄脏“ 围裙”,其实弄脏的不是“围裙”,是你的灵 魂,你的思想 第四种解读:渴望男女的平等 作者描写一个好女孩想摆脱淑女模式的 束缚,同时又担心自己举止太过鲁莽。但是 淑女模式就是为了将女性圈在里面而创造的 ,为了压抑、控制、支配、包涵、禁止、限制 女性,使她和其他姐妹没

8、有两样。她揭示父权 制的要义,是以以下信念为基础的:即男子是 上帝的代表者,所以摘草莓以及攀爬、玩耍的 权利,属于那些和上帝最相仿的人,特别是男 孩子。”这样看来,此诗的主旨可以理解为曲 折地表达了女孩充满反抗的内心世界,对男女 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含蓄的批评。 小结 朱光潜先生说过“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 。我们应敢于大胆想像,表达出自己独具个性 的想像和思考,用自己的理解拓展作品的艺术 空间,解读出属于自己的“篱笆”和“草莓” 。 结论二: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导致对文学作品解读的个性化 不同时间不同的人文学作品主题解读的个性化及其原因丰 富 性 多 样 性解读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生活阅

9、历审美品味关注重点A.读者 B.文本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于丹在央视百 家讲坛连续七天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 众的热烈欢迎,也引来众多的批判。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十博士:于丹用她个人观点 随意地曲解论语本义,明显会造成观众、读 者对论语本义的误解。呼吁于丹不要再闹出 把“小人”当“小孩子”的笑话了。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 于丹之流进行到底于丹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新书于丹庄子 心得签售活动,一位男子进入签售会场,穿的 白T恤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 ”塞外鬼才李悦: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对孔子的论 语的注解与解释,而是对部分论语的感想。她的主要 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

10、能过上 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由于论语并不是提 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 取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语 的十分之一左右,却有许多曲解之处。马千里: 当论语遭遇于丹于丹解读的论语与本 义出入太大,只是把论语中的句子作为自己生活感悟的 支持,是“生活心得”不是论语心得,会让无数没有读过 原文的观众看了百家讲坛之后,就把于丹讲的东西认定 为论语。历史学家朱维铮:(于丹) 胆子大,不懂的东西也敢讲。 于丹在接受一家刊物采访时说我没备课,就是冥想,拿着杯 水,想如何把论语做人的道理 匹配点故事,拿着白纸,这边是一 主题词,那边是一小故事,鼓捣到 一起。 个性化解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立足文本整体把握有理有据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