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3575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回忆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形成过程及地位变化情况?回忆春秋以来儒家思想形成过程及地位变化情况?两汉隋唐三国两晋南北朝宋元明五代十国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汉代以后,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与佛、 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主干 。知识回顾: 宋明以前,儒家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演变?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以孔孟之学为其学说基点秦始皇为巩固政权,在思想文化领域打击儒家 ,甚至走到“焚书坑儒”的极端汉武帝时,经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由民间学 说变为官方意识,一举获得“独尊”地位,又走 到了另一个极端:被制度化了。魏晋时,在玄

2、学、佛教思想的冲击下,儒学一度 衰弱,玄学的发展,标志儒道进一步合流。宋代,儒学吸取佛、道思想,更加完善和哲理 化,发展到理学阶段,明代掀起高潮。这是封 建社会后期孕育发展起来的“新儒家”。(理学 )人物确认篇陆 九 渊王 守 仁程颐朱 熹程颢董仲舒思想辨析篇“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 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夫妻岂不是天理?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回复良知即可成圣贤”理解加深篇汉朝变化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 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

3、 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 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 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汉朝变化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 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 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 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 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 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 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后汉书.食货志汉朝局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纳1)来源2)内容3、实质思想文化专制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君权神授”, 对君主实行限制-如果人君无道, 天将降下灾难来谴责和威慑。以儒家的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

4、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大一统”思想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基本内容影响政治上: 1、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 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防止暴政 。 文化上: 1、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2、儒家思想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确立了儒学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儒学的独尊束缚了人民的思想,不利于后世科技文 化的 发展。旧新闻 2009年09月27河北作家魏文华所编著的 大儒董仲舒被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收藏 2009年12月13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魏文华 编著的大儒董仲舒被日本国立图书馆 收藏。 汉代独尊儒术,使儒学深入人心,以致

5、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主干,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在政治上,他拥护大一统,使祖国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反映了 当时人民群众的愿望。 董仲舒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关系密切。他 的思想在封建社会曾经起到推进历史进程的作用 董仲舒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以德治国。现在提出和谐社会的理 论,不光要重视社会的和谐,还要重视内心的和谐,这些在董 仲舒的思想中都有论述; “仁、义、礼、智、信“在今天这个历史条件下继续发挥他的 好的作用。市场经济不能说没有问题,如制造假冒伪劣产品 ,诚信在现实社会的缺失等等,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挖掘古代 一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用来教育人民。 马上爬上书架翻 查飞

6、机种类性能 以及防空方法 。应该闭目静坐,泰 山崩于前而目不瞬 ,不为机声所慑。加深理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差别陆王心 学代表程朱理 学代表“敌机来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2、影响相同: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 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 原是“理”,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 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 人的自然欲求。 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 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 积极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不同点:程朱理学 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

7、的“理”,陆王心 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 心是“理”。程朱理学主张用 “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 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两者的最大区别)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翻开历史一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鲁迅残忍的童年 “酷吏以法杀人 , 后儒以理杀人”清人戴震三从四德“三从”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贞节牌坊群绣花鞋理学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 制统治的新儒学1、实质:三、宋明理学的影响2、消极: 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 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 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 和历史使命。3、积极:以史为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