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32207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校长的基本素质靳 伟 才一、 关于校长素质(一)素质的含义素,指本来的、原有的;质 ,指性质、本质。素质,指事物 本来的性质。分为狭义和广义两 种。人们对素质的一般理解:人内 在的带有根本性的稳定的心理品 质。(二)关于校长素质1、校长素质:是指适应校长职务所 必需的政治思想、道德、作风以及文化 知识、专业、能力、健康等基本素养与 品质。2、校长素质的特点:综合性、层次 性、动态性、教育性。3、校长素质的意义:决定一个校长 应当具备的资格和条件,同时也决定校 长修养的方向。(三)确定校长素质的依 据1、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2、校长的角色特点3、当代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四)校长素质的意义1、

2、校长是学校之魂。2、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 校。3、 校长素质是校长领导行为 的基础,领导艺术的源泉,领导威 信的条件,取得成功的保证。二、 中小学校长 的素质结构(一)从全国中小学校长任 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谈起1、校长任职的基本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 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执行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关 心爱护学生,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业务 。热爱本职工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 力。团结同志,联系群众。严于律己, 顾全大局。言行堪为师生的表率。(2)乡(镇)完全小学以上的校长 应有不低于中师毕业的文化程度,初级 中学校长应有不低于

3、大专毕业的文化程 度,完全中学、高级中学校长应有不低 于大学本科的文化程度;中小学校长应 分别具有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以上的岗 位职务;都应有从事相当年限教育教学 工作的经历;都应接受岗位培训,并获 得“岗位培训合格证书。”(3)身体健康,能胜任工作。 2、校长岗位要求(1)基本政治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 开放,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 首位;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修养,能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 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学校工作;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热 爱学校,热爱学生,尊重、团结、依 靠教职工;实事求是、勤奋学习,作风 民主,联系群众,顾全大局,公正廉 洁,艰苦奋斗,严于律己;对工作认真负

4、责,一丝不苟 ;具有勇于进取及改革创新精 神。(2)岗位知识要求政治理论、国情知识。具有马 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中国近代 史和国情基本知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在社会实 践中领会、掌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 本内容。初步掌握与教育有关法规的基 本知识。学校管理知识。联系实际掌握学校管 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及与学校管理相关的 基本知识、技术和手段。教育学科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 教育的论述,了解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和 规律,具有教育学科基本知识。熟悉主要课程 教学大纲及有关学科的教材教法。具有中国教 育史常识。了解中

5、小学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动态 。其他相关知识。掌握与中小学教育有 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本地 的历史、自然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 况以及民族与宗教政策等。(3)岗位能力要求能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 政策、法规,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 计划。善于做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 治工作及开展品德教育。能从实际出发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听课、评课及指导教学、 教研、课外活动等工作的能力。具有指 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改进教学的能力 。善于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能 协调好学校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发挥社 会、家长对搞好学校工作的积极作用。能以育人为中心,研究学校的 新情况、新问题,

6、并从实际出发,开展 教育教学实验活动,总结经验,不断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文字能力,能起草学校 工作报告、计划、总结等。会讲普通话 。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二)自治区关于校长任职 条件的要求2011年11月,自治区党委、人民 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 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中小学校长 任职条件的要求是:思想政治素质和品 德良好;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改革创新 精神;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和较强的组织能力;遵纪守法,廉洁自 律;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作风民主。(三)有关校长素质的描述1、关于校长角色的描述师者之师具备好教师所应当具备的一 切素质。管理者拟定计划、实施领导、沟通信

7、息、分配资源、处理冲突、促进变革。改革者理清思路、应对挑战,创建特 色学校。教育家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体系,将其 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办学理论与实践获得认 可。 经营者盘活资源,谋求学校资源长盛 不衰,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公关者优化外部环境,广泛争取认同 和支持。2、朱永新谈理想的校长(1)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使 命,具有奉献精神与人文关怀(2)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 眼睛和生命(3)不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办学 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4)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 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5)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 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6)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8、,并能成 为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出色的组织者 和身体力行者(7)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 ,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8)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 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四)校长的素质结构1、政治素质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 ,鲜明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眼光。 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方针政策运 用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形成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2、品德素质(1)有崇高的精神境界。热爱社会主 义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全 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社 会服务。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 奉献精神,对工作负责。(2)有崇

9、高的道德品质。实事求是、 勤奋学习,作风民主,联系群众,顾全 大局,公正廉洁,艰苦奋斗,严于律己 。3、知识素质(1)政治理论知识。具有马克思主义 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基本理论知识,善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 、解决教育及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形成 自己的管理理念和办学思想。在教育实 践中掌握特点,尊重规律,把握方向, 避免失误。(2)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在社会实践 中领会、掌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 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 内容。 (3)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知识。掌握社会 主义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具有教育学、心 理学、教学法、教育史等基本知

10、识。联系实际 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以及相关的 基本知识、技术和手段,使自己成为管理的内 行。(4)教育学科知识。具备社会科学、自然 科学和技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相应的学 历、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熟悉主要课程计划 及有关学科、尤其是本学科的教材教法,是校 长更好地适应角色要求的基础。(5)丰富的社会生活知识和实际经验。知 识和阅历广博,兴趣爱好多样,是适应校长角 色复杂性和创造性的前提。4、能力素质(1)观察思维能力,是校长的首要能 力(2)决策能力(3)组织能力(4)执行能力(5)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出色校长最 重要的能力(6)用人能力(7)表达能力(8)人际关系能力 5、身心素质

11、(1)身体素质校长要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 。(2)心理素质校长要有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 ,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宽容豁 达的性格。三、 校长素质 的有关知识(一)政策与法规1、关于“三个面向”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 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 向未来”。2、关于“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 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 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关于教育规划纲要(1)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 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 质量。(2)战略目标:到2020

12、年,基本 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 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3)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相关链接】关于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根本。包括三重含义 :其一,人是目的。人是自己活动的目的,也 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类社会的早期至中世纪 ,神学占统治地位。在人和神的关系上,康德 提出人是目的,意在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人不 是神灵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不是神的奴仆或 玩物。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社会 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社会为财富而积累财富 ,为经济增长而追求经济增长的现象日趋普遍 ,人成为实现这些目标的工具或手段。近代哲 学家再次重申人是目的,反对人的普遍异化

13、或 物化,反对把人工具化。现代,人是目的,也 可以是手段。但人作为手段,指存在于人与人 的关系之中。而且人作为手段必须以人是目的 为前提;其二,人是关键。联合国一份人力资源开发 报告指出:一个国家GDP的3/4靠人力资源,1/4 靠资本资源,说明人力资源占世界资源的大多数 。在人的活动与社会发展中,技术、资本、自然 资源都不可或缺。但技术、资本、自然资源只有 和人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且技术和资本本身就 是人创造的,因此人是关键。人才是一个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其三,人是主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人是主体。人 的地位与价值的不可替代性,就是人的尊严。康

14、 德说,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替代, 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一切价值之上,没有 等价物可以替代,才是尊严。在技术崇拜、金钱 崇拜、物欲崇拜甚至神灵崇拜的今天,强调人事 主人,树立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极其重要。4、法律法规教育法、教师法、义 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 法规中,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 义务,教育中的行政法律问题、民 事法律问题、以及刑事法律问题。(二)教育理论与管理理论1、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规定(1)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坚持” :坚持德 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2)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五种观念” :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

15、人才、终身学 习、系统培养。(3)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注重”:学思结 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4)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依法办学、自主 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2、20世纪以来管 理理论的演变传统管理理论人性的管理理论系统权变的管理理论【相关链接】(1)传统管理理论:以组织和制度为基础 的管理主张。代表人物及主要理论:泰罗的科 学管理学派,法约尔的过程管理学派,韦伯的 科层组织理论;理论称谓:X理论;人性假设 :经济人,性恶论;主张:强调分工和专业化 ,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依照一定的准则,组织 是一套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有严密的规章制 度,重视经济奖惩,高效率完成组织目标是管 理的最重要任务,坚

16、信原则的正确和不可更改 ;优劣分析:强调效率、过程、组织设计、制 度建设等;但视人为工具,忽视人的尊严。认 为人工作的动机就是钱,管理倾向于静态、封 闭和形式等。(2)人性的管理理论:以人为基础的管理主张兴起时间:20世纪3050年代;代表人 物及主要理论:梅奥等的人际关系理论,马斯 洛等的动机激励理论,巴德纳的社会系统 理论,西蒙的决策理论;理论称谓:Y理论; 人性假设:社会人,性善论;主张:管理不仅 要以组织为基础,更要以组织中的人为基础, 要研究人,重视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等。最 能体现人性管理理论的是行为学,其中又分出 上述四种理论;优劣分析:把管理的研究由“ 事”扩大到“人”(人的心理和行为),以科 学实验代替价值判断,组织的概念由静态转为 动态,管理由限制转为激发,讲求员工心理的 满足;但对人性的理解过于理想化,组织研究 过于重视人而忽视组织架构与制度,未涉及环 境等。(3)系统权变的管理理论:提倡适应和变化的 管理主张兴起时间: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