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1927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5.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胡佑民 主讲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语言。 2.体会诗人的感情。 3.把握诗中的形象。 4.领会诗歌的意境。 5.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6.把握诗歌的艺术风格。教学内容:一.诗歌的基本特征: 诗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它的基本特征是: 1)高度集中,概括生活,意境深广。 2)感情强烈,富于想象,长于抒情。 3)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如古代诗歌:古诗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怨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绝句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话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律诗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

2、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宋词诉衷情 (晏殊) 鞭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 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 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元曲中吕满庭芳 看岳王传 (周德清)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 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 闪杀人望旌中原士夫,误杀人弃岳陵南 渡銮舆。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 湖。二.赏析诗歌的角度。(一)内容方面。 1.赏析诗歌的形象(意象) 和小说、戏剧中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不 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 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 公,更多的

3、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 。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 类的,都是诗中的形象。如马致远天静 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歌中有十物一人构织了一个飘零异乡的游子的 意象。 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 情感。因而诗歌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泛化 意义、讽喻意义,理解时不能用逻辑思维,不 能认为诗歌中的形象就是实指某一物或某一景 ,理解不能太坐实。诗歌中塑造形象的手法很 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 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 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 ,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2.赏析诗歌的意境。 意

4、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 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 ,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 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 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朱熹观书 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彩共 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 源头活水来。 诗歌描写了一个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 永远深且清的“方塘”;但诗中的“方塘” 不仅仅是自然的方塘,它还包孕着作 者读书的心得,从而构成了这首诗的 意境,而且发人深思。3.赏析诗歌的语句含义和主旨 。 诗歌的语句是构成其主旨的重要部分, 把握主旨必须要考虑各个诗句的含义。 此外,

5、得通过意境分析进行总体把握, 因为诗歌的主旨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本词首句用“雨疏风骤”反衬睡意之浓,而 次句又以“浓睡”衬饮酒之多,饮酒之多 正可表明愁思之重。后几句看似写海 棠,实则是写人,言思想得身体消瘦 ,面容憔悴了。整首词通过问答、责 问慨叹“绿肥红瘦”,将怜花伤春之情委 婉含蓄地表现了出来。(二)赏析诗歌的形式。1.赏析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作为内容的载体,是和整个诗 歌的内容相配合的。分析之时,也得兼 顾内容。而诗歌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热情奔放,有的深沉委婉,有的 古朴

6、清纯,有的典雅文丽,有的工巧精 致,有的清新自然,有的轻灵爽朗,有 的凝重肃穆,如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 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落灯花。本是用语平淡,但却表现的是一种焦躁 烦闷的心情,这种心情恰好隐藏在貌 似闲暇的观雨、听蛙、敲棋子之中。 这也使语言更含蓄而富韵味。2.赏析诗歌的风格流派。诗歌的风格流派因作者和时代而不同。或 是极富想象和夸张的浪漫主义,或是揭 露现实关心民生的现实主义;或是雄健 高亢大开大阖的豪放派,或是含蓄委婉 愁思绵延的婉约派;或是清新自然典雅 清丽的山水田园派,或是金戈铁马慨叹 疆场的边塞派;或是借物书怀的咏物诗 ,或是讥诮嘲骂的讽喻诗如辛弃疾

7、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 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 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此词抒写闲适的心境。上片写有心远足寻春,但出门 后又懒得去了;觉得还不如信步走动走动,喝几杯 酒来得自在。刚走到山中风景美好的地方就感到疲 倦;诗还没有写成雨就来催人。下片写词人手拄竹 杖,足登草鞋,走在长满野蒿的路上。最后看到一 些回娘家的妇女,边说边笑,从长着桑树的小道上 走来。整首词表现的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思想,但主 要的还是描写了病后春游的愉快心情。从风格来看 有别于他的其他词作,一点看不出豪放之气,反倒 像是婉约之词。3.赏析诗歌

8、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或托物言 志,或借物抒怀,或情景交融,或联想 想象,或小中见大,或虚实相生,或动 静结合,或直抒胸臆,或烘托陪衬,或 对比反衬如万俟咏长相思雨: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恨。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本词虽题为“雨”,但实际是写看“雨” 的人,写雨声引起的愁绪。采用的 是借物抒怀的手法。4.赏析诗歌的表达方式。诗歌的表达方式是服务于诗歌的内容的, 一般也是应所写内容而定。主要是记叙 、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明确过程, 描写突出形象,议论、抒情点明主旨。 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

9、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采用叙事的方法,表现了因离家之 久而生的复杂之情,或喜悦、或凄哀 ,或哭泣、或欢笑。5.赏析诗歌中的典故。恰当地运用典故会使诗句言简意赅,寓意 深远,要注意联系典故的原始意义去揣 摩典故的“语境义”。如孙舣的菩萨蛮 落梅:一声羌管吹呜咽,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落日千山雨。一点着 枝酸,吴姬先齿寒。这首词中化用了四个典故:“羌管”化用“羌笛何须怨 杨柳”之句。“玉溪夜半梅翻雪”化用元代耶律楚材 王屋道中诗句:“行吟想象覃怀景,多少梅花 坼玉溪。”“含章春欲暮”用了南朝典故:传说南朝 宋代的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下,梅花飘在 额上,拂

10、之不去,宫人效为梅花妆。“吴姬先齿寒 ”用了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吴姬压酒劝客 尝。”这三个典故的运用增添了诗歌意境的美感, 使全诗声、色、香、味俱全。6.赏析诗歌中的修辞方法。对诗歌中出现的修辞方法,特别是考纲要 求掌握的八种方法进行赏析,是鉴赏诗 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词多处采用借代手法,“金兽”指兽形 铜香炉,“东篱”指菊园,“黄花”指菊 花。“人比黄花瘦”还采用了比喻、拟 人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强诗 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注意点更多的

11、时候,鉴赏诗歌要兼顾内容和形 式两方面,即便是单独赏析某一方面, 在表述的时候,也应当牵涉内容和形式 。 赏析诗歌时,要注意看注释,并联想时 代背景及作者的生活经历等。但也不. 能胡乱联系。诗歌的韵律、平仄、格式 等常识有时也会纳入赏析范围,但仅限 于一般性了解,不会做更多更深要求。三.练习:试全面赏析下面这首 宋词:西江月 刘过(南宋) 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 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都人齐唱 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参考这是刘过写给当时的宰相韩佗胄的一首贺词。宁宗嘉 泰四年(1204),韩佗胄主持议定伐金之举,得到 辛弃疾等许多爱国志士的支持,但又希望作好战前 准备,以期夺取全胜。在这首词的上阕中,词人认 为朝堂上有许多善于运筹帷幄的谋臣,边防上有着 无数枕戈待旦的将士,正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 的北伐条件,应当立即誓师北伐。下阕,进一步歌 颂韩佗胄说,今天你身居相位,来日北伐胜利,定 将得到皇帝的优厚封赏,并赐以传之久远的爵位和 封地。这里,虽对韩佗胄未免推崇过分,但渗透于 字里行间的爱国热情和胜利信心却感人至深。全词 豪迈激昂,而以文入诗,收到增强气势的效果,亦 颇有创意。同时也表现了辛派词人的突出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