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20195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4.1《种群的特征》课件5新人教版必修3)(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习目标1能由实例归纳总结出种群及种群密度的概念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3根据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自主梳理 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 自然区域 内, 同种 生物的 全部个体 。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 体积 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 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 数量 。 (2)调查方法逐个计数法:适合调查分布范围 较小 、个体 较大 的种群。估算法:适合调查分布范围 较大 、个体 较小 的种群。A:样方法 (植物、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a样方形状:一般以 1m2的正方形为宜。 b取样关键: 随机取样,不能 掺入主观因素。 c. 取

2、样方法: 五点 取样法和 等距 取样法。 B:黑光灯法:适合有 趋光性 的昆虫。C:标记重捕法 适合活动能力 强 ,活动范围 大 ,不宜用样方法调查的动物。 2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在单位时间内 新出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特点:繁殖能力强的种群 出生率高,种群增长 快。 (3)研究意义:是 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 的比率。 (2)研究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4年龄组成 (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

3、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数量会 增大。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数量 稳定。 衰退型: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种群数量会减少。 (3)研究意义:可预测种群 数量 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 (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直接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3)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 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三、种群的空间特征1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 置状态或分布。2类型: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 基础自测:D A B A B B取样的关键是什么? 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为

4、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 估算值能更接近真实的情况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样方太少,误差可能较大;样方太多,时间、精力越多。从统计学上看,一定数量的样方即可以保证统 计结果的真实性 。 1. 如图是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双子叶草本苦荬菜 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 体。请将图中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总结计数方 法。内部和相邻两边上 及顶角处的个体 2. 如果调查的是一块苦荬菜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 ,l0个小组各调查一个样方,结果如下表: 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以推测有2个小组的调查结 果不真实,最可能是哪两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上述两个小组的实际数据之和为5株,则 该地块

5、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多少?1、8组计数或取样方法不正确2.7株/平方米步骤:1、取样标记2、放回后充分混合3、再取样4、计数练习 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 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 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计这个 池塘中共有多少条鲫鱼。N 106=2591N=386条N:种群数量 N1:标记个体数 N2:重捕个体数 N0:重捕中被标记数量N=N1N2 N0条件:不能有较多的迁入和迁出不能有较多的出生和死亡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资料分析资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

6、济和 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比上 年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 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 口性别比为120.56。资料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0-9岁的人群中,男性比女性 多出1277万。同时,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到本世纪中叶,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资料三:调查统计显示,临沂市驻地兰山区城区人口53万人,性别 比例为101.35。其中0-1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7.09;15-64岁的 人口占总人口的72.86;65岁及以上的人口总人口的

7、10.07。临 沂城区日流动人口量37万人。流动人口量是市驻地城区总人口的 70.3%。每天流入城区的人口为27.3万人,每天流出城区的人口26.8万人。 (1)根据资料一,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 关系。 (2)请你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年龄结构将是哪 种类型?人口数量将如何变化?是否需要继续执行计划 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直接调节种群的哪个特征?要达到 什么目的? (3)你认为临沂市目前的年龄结构属于哪种类型?未 来人口数量将如何变化?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 因素有哪些? (4)临沂市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 或生理原因是什么?大多数生物种群都倾向于使性别比 例大约保持

8、1:1,如果人为破坏这种平衡,会出现什么 结果?这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应用?根据资料一总结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 的关系。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降低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稳定请你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年龄结构将是哪种 类型?人口数量将如何变化?是否需要继续执行计划 生育政策?计划生育直接调节种群的哪个特征?要达 到什么目的?衰退型减少不需要出生率降低人 口密度你认为临沂市目前的年龄结构属于哪种类型?未 来人口数量将如何变化?影响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 要因素有哪些?稳定型基本保 持稳定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临沂市男女人数基本平衡,出现这一现象的

9、自然 或生理原因是什么?大多数生物种群都倾向于使性别 比例大约保持1:1,如果人为破坏这种平衡,会出现什 么结果?这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应用?男性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精子, 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降低种群 密度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 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 例,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迁出率迁入率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 -预测预测“+”、“-”分别表示增加、减少表示“直接因素”表示“间接因素”跟踪训练 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2、图示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

10、类型。请据图回答: (1)图中乙表示稳定型,甲表示 ,丙表示 。(2)乙型的年龄结构特征是 。(3)甲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 (4)乙型种群密度的发展趋势是 。(5)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 图 所示。为此我们要严格执行人口的 政策。 (6)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鱼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会使鱼群的年 龄组成为图 所示类型。D增长型 衰退型 各年龄期个体比例适中 增大 基本稳定计划生育甲甲课堂达标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的人口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

11、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2、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捕捞, 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解释不正确的(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CD课堂达标如图所示为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构成,据图回答: (1)甲国人口年龄组成属于 ( ) A增长型 B衰退型 C稳定型 D都不是(2)甲国因人口问题会造成 ( ) A就业困难、生活贫困 B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加 C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 D医疗水平降低,住房紧张(3)乙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最主要的是 ( ) A控制人口增加 B提高人口素质 C鼓励多生育 D延长教育年限BCA课堂达标图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种 群A和种群B未来个体数量的 变化趋势是: A_ B_ (2)如果有一种外来生物入侵,并以种群C的幼体为食,这 将使种群C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请在下面的坐标图4-10中 用曲线表示这种变化。逐 渐 增 多 逐 渐 减 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