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18080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3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考试命题的意见与建议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王艳春 02486902239一、如何考化学基础知识 二、如何考化学基本技能? 三、如何获取与运用命题的情景 素材? 四、如何考查科学探究? 五、如何命题?五、如何命题?l(一)确立化学试题的命题原则: 1、以课标为依据的原则三个版本, 取其共同,体现平等的考试;2、以考纲为基础的原则学 习领会考纲的基本思想与要求 ;l(1)正确发挥考试指导教学的作用,注意 能力立意命题,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 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l例1:(十一市10题)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 用途是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lA小苏达能中和过多的胃酸

2、B干冰可作致冷 剂lC金刚石可装要钻探机的钻头上 D氧气能供 给呼吸l例2:(十一市11题)室温时,不饱和的食盐水在 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后,有少量晶体析出。对于该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A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B溶质的质量减小lC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液变成饱和溶液 l(2)面向全体学生,加强考查初中化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考试内容选择上 ,应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 化学问题及对学生今后可持续性学习发展 有用的知识。l例3:(十一市18题)回答下列问题:l蔗糖放到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水变甜 了;l为什么汽油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洗洁精 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渍。l(3)命题中,要避免

3、繁、难、偏、怪 题,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题目,淡 化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加强对化 学实验的考查。l例4:(十一市22题)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 相关问题:l(1)A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原因 ;l(2)B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 ;l(3)C实验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 ;l(4)指出D实验中的错误 。l(4)强化初中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 科学技术的联系,考查学生化学科学素 养及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 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选取 试题的素材,试题的情景应真实、有意 义。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获取信 息的能力,在知识表述中运用化学语言 的能力。l例5:(十一市12题)下列实验方法

4、正确的是( )lA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B用颜色判断塑 料的毒性lC用燃烧的方法区别羊毛和涤纶 D用闻气味的 方法区别味精和食盐l例6:(十一市19题)在分析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 时,有下列三种判断。请你简要分析它们的正误: 如果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错误,请举出一个否 定它的实例。l(1)必须选择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原料 l(2)必须加热 l(3)必须使用催化剂l例7:(十一市24题)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 律后,小明和小华来到实验室,他们用下图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 液反应是符合质量守恒的。l(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l(2)实验结束后,在整理仪器时小明发现 ,原来氢氧化钠

5、是盛放在敞口的容器中。于 是,他对刚刚完成的实验产生了疑问:l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如果氢氧化 钠溶液已经变质,“变质”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仍然符合 质量守恒定律。l查找资料部分铜盐的溶解性表(20)l(3)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l设计实验怎样确定氢氧化钠是否变质?l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解释与分析假如氢氧 化钠已变质,请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其它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l“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 么仍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l(5)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有 指向性),注重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尊重和促进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l例8:(十一

6、市16题)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l(1)有金属单质参加的置换反应 ;l(2)有三种物质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l(3)不发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其它化学反应 。l例9:(十一市17题)燃烧的条件给我们提供了灭火 的依据。请你举出三个应用不同原理进行灭火的实 例:例10:(十一市20题)目前,随着国际市场石 油价格的不断攀升,能源问题受到了全世界 的关注。下图是1998年我国化石燃料开采年 限示意图。该图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应该 怎样做(写出两点)。(6)要控制试卷的难度,设置好试题的梯度 ,要有利于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水平,要体 现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两种功能。3、不回避回避的原则重点知识重

7、点考。l4、有利于减负的原则让复习时侧重偏难题 的老师后悔l5、协同合作原则每一个题都是我们共同研 究完成的l6、认识一致原则防止意向性命题,每一道 题都是我们共同认可的l7、从学生利益出发原则一切为了学生考虑 ,让学生尽量得分。l例11、(辽宁十一市21题)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铜丝 和生锈的铁丝:方 法实验过 程现象与结论物理方法化学方法l24题的答案:“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均不 变;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过程 中没有气体逸出;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 应,反应物均存在于烧杯中。 l 以上答法均给分。l如果答氧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符

8、合质 量守恒定律,不给分。(二)试题的编制与评析1、每编一题,由编题人讲解,其他人必须给 予改编,并同时做答案(注意有不同的解法 ),以保证不出错,不出个人原型题。l例12:锅炉或水壶水垢所含的主要成分是lA. CaCl2 B. CaCO3 C. Ca(OH)2 D. CaO 答案:Bl点评:该题有科学性问题,水垢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而题目则只让学生选碳酸 钙一种物质,这等于给了学生一个错误的信息 ,不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l例13:关于实验室用碳、氢气、一氧化碳分别还原CuO 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lA. 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都属于置换反应lC. 都必须用酒精灯加热

9、 D. 都有亮红色物质生成l答案:Bl点评:该题设计不太严密,题目认为三个实验都必须用 酒精等加热,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炭还原氧化铜也可用 酒精喷灯来加热;其实实验室的加热设备并不只是上述 两种,有条件的,电炉也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不错方法 ,在偏僻的农村,若没有酒精灯,其他方便的代用方法 ,只要能完成实验,也未尝不可。l 题目的设问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的限制。l 另外,“碳”一字应用“炭”较好。l例14:下列是同学们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见的错 误:lA化学式写错 B缺少反应条件 C不符合金 属活动性顺序lD不具备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E未配平l请将各种错误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化学反应方程 式后的括号里:l

10、(1)Fe+ZnSO4=FeSO4+Zn ( )l(2)H2+O2=H2O ( )l(3)NaCO3+Ca(OH)2=CaCO3+NaOH ( )l(4)Na2SO4+CuCl2=2NaCl+CuSO4 ( )l点评:本题给出的五种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常见错误中 ,C、D两种情况都属于反应不能进行,不符合客观事 实中的具体错误类型,和其他三种情况不属于同一个 层次的错误。分类不够科学。l参考答案中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3)的错误为A、E。 而事实上,当化学方程式书写中出现化学式写错的错 误后,再强调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已没有意义。对本 题来说,由于碳酸钠化学式书写错误,根本就不可能 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11、错误E是由错误A引起的,因此如 果有学生只答A,而没有答出E,被扣分是不合理的。l本题过于注重学生是否记住化学方程式常见书写错误 有几条,而不是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 注意的问题,并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去l2、编题之后,必须检查是否符合命题原则和 基本要求。例如今年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区 分度要服从导向(减负,不是把学生考住)。 也就是说,当试题的区分度很好,但它与导向 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不可保留。l例15:在家中要向细口瓶中倾倒液体但又找不 到漏斗及替代物的情况下,你可以怎样做?l3、编题之后,必须检查是否是市面上的成题。l4、编题之后,必须估算不同水平学生解答完整 试卷所用

12、的时间。l5、整套试题完成之后,必须检查难易程度,坡 度,区分度情况是否合适。l今年的试题基本是以去年为参照的。题量不能 超过去年,易中难比例由去年的6:2:2变成7 :2:1。组织者提出,在答题的最初10分钟内 不能出现难题。l6、具体到每个题,都必须检查:l(1)数字、文字、图形上的字母数据、标点等 是否有错;l(2)题意是否清楚、严谨l例16: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是lA. NaOH、HCl B. BaCl2、Na2CO3lC. NaCl、Na2SO4 D. CuSO4、KOHl答案:Cl点评:该题题干语言叙述含糊不清,未能表 达出命题者的意图,学生难以作答。“下列各 组物质相

13、互间不能发生反应” 的意思是指A、 B、C、D四组物质之间的关系,而非命题人 的本意各组内两物质之间的关系。应改 为“下列各组内两物质相互间不能发生反应的 组是”。l 题目的含糊陈述在考场上是对学生思维状 态的最大影响。l例17: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使氧化铜还 原的是 lA. 氢气 B. 碳l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l答案:Cl点评:命题人不能正确利用语言的否定与肯定关系 阐述题意,所陈述的题目条件外延错误。题问“在一 定条件下不能使氧化铜还原的是”,事实上A、B、D 三物质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使氧化铜还原,都 在许多条件下不能使其还原。按题目所述的要求,A 、B、C、D四物

14、质都能找到不能使氧化铜还原的一 定条件。 l 若考生以前未练过类似题目,则必然选四项都为 答案。 l 另外,B 中“碳”一字应改为“炭”。l(3)选择题的选项是否合适l例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l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l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lC.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l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l答案:Bl点评:该题所设的答案选项无明确的错误所在,因为对 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方式,特别是在 描述现象的程度方面,更难以完全统一。题目中将硫的 燃烧现象描述定为错误的,这不合适,硫在空气中燃烧 时的火焰明亮与否,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

15、的描述,课 本的描述也只是相对较准确。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自 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但考试却要求背过 课本的描述,这是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l例18:为验证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可选出 的一组物质是lA. AlCl3溶液 、FeCl溶液 、CuSO4溶液lB. Fe、Cu、AlCl3溶液lC. Fe、AlCl3溶液、CuSO4溶液lD. Cu、AlCl3溶液、FeCl2溶液l答案:Cl点评:该题语言叙述含糊,没有交代清楚具体的实验方 法,答题人不知选用的一组物质与什么组合进行实验, A项似乎表示要用几种金属单质进行实验,但B项又给 出了金属单质。总之命题人要的题目解答还是建立在题 海中已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