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之比较优势理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14292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学之比较优势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之比较优势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之比较优势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之比较优势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际经济学之比较优势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学之比较优势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之比较优势理论(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第一节 引言 一、国际贸易理论需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一)贸易基础: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何 在?(二)贸易模式:如何开展贸易(品种、数量) ?贸易利益如何分配?二、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一)起源重商主义思想(16-17世纪)(二)基石比较优势论(18-19世纪)(三)深化要素禀赋论(20世纪上半期)(四)完善当代国际贸易理论(20世纪下半 期)第二节 重商主义思想 一、重商主义的起源 (一)重商主义起源于15世纪的欧洲,16-17世纪进入 全盛时期,18世纪后开始衰弱。(二)代表人物包括海尔斯(英)、斯坦福德(英) 、孟克列钦(法)、托马斯孟(英,英国得自对外 贸易的财

2、富)二、基本理论观点(一)金银(货币)即是财富,财富即是金银( 货币)(二)一国所拥有的金银(货币)越多,该国就 越富有,越强大。(三)实现国家富强的最佳手段就是要努力保持 国际贸易顺差。二、政策主张(一)严禁金银出口(早期重商主义)(二)奖出限入(三)国家垄断对外贸易,大力发展出口工业。案例研究2.1:托马斯曼的重商主义贸易观点三、基本评价(一)重商主义迅速发展了英法等国的工商业,促进 了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二)金银(货币)并非财富的唯一形式,财富也并 非来源于流通领域,人类的生产活动是财富的根本源 泉。(三)“经济民族主义”,“零和博弈”,同时也必定阻 碍资本主义经济

3、的进一步发展。案例研究2.2:重商主义在21世纪仍然活跃第三节 绝对优势原理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 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 质与原因的研究。 一、绝对优势论的主要内容当一国相对于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更 高的劳动效率(或称绝对优势),但在另一种商品生 产上劳动效率较低(或称绝对劣势),那么,两国就 可以通过专门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 一部分来换取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这样,资源 会被更有效地利用,而且进行分工和贸易的双方都会 受益。二、理论线索:劳动生产效率差异生产成本差异 商品价格差异国际分工与贸易国际贸易利益三、绝

4、对优势论的理论模型:22模型(图例)绝对优势论的模型分析(2x2模型) 分工前酒毛呢英国120人/年 (1单位)70人/年 (1单位) 葡萄牙80人/年 (1单位)110人/年 (1单位)绝对优势论的模型分析(2x2模型) 分工后酒毛呢英国0190/70 2.7单位葡萄牙190/80 2.375单位0绝对优势论的模型分析(2x2模型) 贸易后(1:1)酒毛呢英国1单位1.7单位葡萄牙1.375单位1单位四、政策结论:自由放任,即政府不应该干预经 济生活(包括国际贸易),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双 方获得贸易利益。五、基本评价 (一)首次从生产领域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为 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二

5、)明确肯定国际贸易能为贸易双方带来贸易 利益,从而为各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 依据。(三)没有解释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 优势(劣势)时,国际贸易能否继续开展的问题 。第四节 比较优势原理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工业革命时 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于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 赋税原理。 一、比较优势论的主要内容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 上较之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仍有可能进行互利贸 易。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 品(或称比较优势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 比较大的商品(或称比较劣势商品)。即所谓“两优 取其重,两劣择其轻”二、比较

6、优势论的模型分析:22模型(图例)三、政策结论:自由放任,实施自由贸易政策。案例研究2.3:蜡烛工人的请愿比较优势论的模型分析(2x2模型) 分工前酒毛呢英国120人/年 (1单位)100人/年 (1单位) 葡萄牙80人/年 (1单位)90人/年 (1单位)比较优势论的模型分析(2x2模型) 分工后酒毛呢英国0(100+120) /100=2.2葡萄牙(80+90) /80=2.1250比较优势论的模型分析(2x2模型) 贸易后(1:1)酒毛呢英国12.2-1=1.2葡萄牙2.125-1=1.1251四、基本评价:(一)完善发展了比较优势论的体系,为英国倡 导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二)

7、该理论未对国际贸易的交换比例如何确定 做出合理的解释。(第四章内容)(三)22模型的缺陷,例如没有考虑货币因素 和多商品、多国家情况等。(四)存在理论上的例外情况,即当一国在两种 商品的绝对劣势(优势)程度完全相同时,将不 存在互利贸易的可能。五、对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经验检验1952年,麦克杜格尔对比较优势论进行了经 验检验,使用了英美两国25个产业的生产率和出 口数据。图2.4:美国与英国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结论:图中的点清楚表明了劳动生产率和出 口间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比较优势论的正确性 。FIGURE 2-4 Relative Labor Productivities and Co

8、mparative Advantage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第五节 比较优势论的现代经济学解读所谓西方经济学的“庸俗化” 比较优势论分析工具的“科学化”一、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的确定(一)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取决于投入 商品生产的劳动量,即意味着(1)劳动是唯一生产要 素。(2)劳动是同质的。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二)机会成本论/比较成本原理1、机会成本:一种商品的成本是生产1单位此种商 品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生产量。2、22模型中,当一国在某种商品生产上具有较低 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在该种商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二、生产可能性

9、曲线与边际转换率(一)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PPC):指一国使用 其所有资源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最大数量组合 (的连线)。表2.4:英美两国小麦、布匹的生产可能性组合图2.1:英美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FIGURE 2-1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United Kingdom.(二)两种商品的机会成本 1、小麦的机会成本:即每多生产一单位X(小麦 )商品而必须少生产Y(布匹)的数量。 MRT= Y/X=|PPC斜率| (PPC为直线表明两种商品的机会成本固定不变 ) 小麦:美国2/3;

10、英国22、布匹的机会成本:即PPC斜率的倒数。 布匹:美国3/2; 英国1/2三、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图2.1)(一)假设商品价格等于成本,则小麦(对布匹) 的相对价格(符号Pw/Pc)=小麦的机会成本。同理, 布匹(对小麦) 的相对价格(符号Pc / Pw )=布匹的 机会成本。 美国Pw/Pc =2/3; 英国Pw/Pc= 2 美国Pc / Pw= 3/2; 英国Pc / Pw =1/2(二)22模型中,两国相对商品价格不同,即体现 为不同的比较优势,从而构成互利贸易的基础。FIGURE 2-2 The Gains from Trade.四、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图2.2) (一)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美国专门生产小麦,英国 专门生产布匹。(二)分工后:整个世界小麦、布匹的总产量均比贸 易前有所增加。美国新生产点(180w,0c),英国新 生产点(0w,120c),世界(130w180w;100c 120c)(三)贸易后:假定70w换70c,两国消费量均比分工 贸易前增加。美国(90w,60c) (110w,70c); 英国(40w,40c) (70w,50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