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313356 上传时间:2018-07-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主要内容1、细胞水平上的代谢调节酶水平上的调 节2、细胞色素P450酶系与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细胞代谢l细胞是生物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细 胞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l细胞代谢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代谢 。物质代谢l物质代谢是生物体实现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自我更新以及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保证各 种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的化学基础,是生命的 基本特征。l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两方面,并 处于动态平衡。代谢调节l机体各种物质代谢为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有条 不紊的进行,不断对各种物质代谢的强度、方 向和速率进行精细调节,即代谢调节;l代谢调节是生命的重要特征。代

2、谢调节分为三个层次: 1、细胞水平调节2、激素水平调节3、整体水平调节细胞水平的代谢调节各类酶在细胞中有各自 的空间分布,或是与细 胞的某些结构(膜、颗 粒或纤维)相结合,或 是存在于胞液内,从而 使酶催化的代谢反应得 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而 且相互协调和制约,收 到精确的调节。一、细胞内酶的隔离分布二、关键酶的变构调节l某些物质能与酶分子上的非催化部位特异地结 合,引起酶蛋白的分子构象发生改变,从而改 变酶的活性,这种现象称为酶的变构调节。l生理意义:代谢终产物反馈抑制反应途径中的酶,使代 谢物不致生成过多。使能量得以有效利用,不致浪费。 使不同的代谢途径相互协调。 三、酶的化学修饰调节l酶分

3、子肽链上的某些基团可在另一种酶 的催化下发生可逆的共价修饰从而引起 酶活性的改变,这个过程称为酶的酶促 化学修饰。l特点: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是可逆的酶促应, 在不同酶的作用下,酶蛋白的活性状态 可互相转变 。具有放大效应,效率较变构调节高。 磷酸化与脱磷酸是最常见的方式。 四、酶量的调节1、酶蛋白合成的诱导和阻遏2、酶蛋白的降解细胞色素P450酶系与代谢性药物相互 作用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s)是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的超家族,它 参与内源性物质和包括药物、环境化合物在内的 外源性物质的代谢。主要存在于肝脏、肠道中;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和线粒体内膜上,作为一种 末端加氧酶,参与了生物体内

4、的甾醇类激素合成 等过程。 CYP3A4CYP1A2CYP2E1CYP2D6CYP2CCYP2A6与药物代谢相 关的P450酶系代谢性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s)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同时或前后序贯用药 时, 在代谢环节产生干扰作用,使疗效增强甚至 产生毒副作用,或使疗效减弱甚至治疗失败。药物间相互作用中最常见的原因是CYP450s的 诱导和抑制。l酶的诱导可增加生物转化率,从而降低药物的 浓度,通常表现为药物作用降低;若代谢形成 活性药物则可增加药物的作用或毒性。l酶的抑制可增加药物的浓度,延长药物作用时 间,引起药物毒性反应的增加。l酶的诱导或抑制数量有个体差异,种族、年龄 、疾病、基因

5、的多态性,诱导剂的半衰期和剂 量,以及肝功能等都对其有影响。CYP450s的诱导l当一种药物通过同一种或不同种酶的途径刺激 合用药物的生物转化时即发生诱导,如利福平 可诱导CYP3A4、CYP2C9,CYPlA2。l诱导剂通常对特定的CYP酶有专属性。有时, 一种药物除可对其他药物产生诱导作用外,也 可诱导自身的生物转化,如乙醇既是CYP2E1 的诱导剂,又是该酶的目标物。诱导机制l DNA转录水平增强。肝细胞浆中芳香烃受体 由两个亚单位组成,能以较高的亲和力与多环 芳香烃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转移到细胞核内激 活编码特定CYP的结构基因,从而使DNA转 录水平增强。lmRNA增加以及蛋白质翻译效

6、率增加。诱导机制l酶蛋白稳定性增加。通过触发CYP蛋白的调节 亚基使酶蛋白空间构象发生改变,从而稳定酶 蛋白。l双向诱导调节机制。是一种特殊的诱导机制, 即有些诱导剂使某种CYP先受抑制,随之出现 诱导,多次给药后诱导与抑制耦联发生,最后净 效应使CYP水平升高。诱导机制l通过核受体介导(AhR,CAR,PXR,PPAR) 。参与药酶诱导的核受体,与相应的配基结合 和激活,受体-配基复合物结合到靶基因启动区 域的相应单元上,调节相应蛋白的mRNA转录, 进而调节蛋白的表达。CYP450s的抑制l药物进入体内大约有73是通过代谢消除,而 这其中的3/4是由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因此 CYP45

7、0s的抑制作用是引起药物相互作用最 主要的原因之一。l酶抑作用的产生有赖于抑制剂的半衰期、抑制 剂血浓度达稳态时间和被抑制药物血浓度达到 稳定所需时间lCYP450s的抑制分为三种:竞争性抑制、非 竞争性抑制和不可逆转的抑制。竞争性抑制l发生在两种以上药物竞争同一种酶时,其临床 意义主要由药物的相对浓度和其他多种特异性 因素决定,如西米替丁和环内沙星都CYPlA2 对茶碱代谢的抑制剂,但西米替丁对茶碱代谢 的抑制作用比环丙沙星大得多。l有些药物可与不同的P450酶相结合或作为 其竞争性抑制剂,如奎尼丁可暂时将异喹胍 的快乙酰化转为慢乙酰化,但奎尼丁本身却 不被CYP2D6代谢,而是被CYP3A

8、4代谢。非竞争性抑制l某些药物经CYP450代谢活化后成为抑制性化 合物,再与CYP450形成相对稳定的复合物,使 CYP450处于一种非活性状态,由于作用时间相 对较长,这种相互作用具有更大的临床意义, 如大环内酯类药物,特别是红霉素及其前体药 物与CYP3A4形成P450-MI络合物而抑制 CYP3A4的活性,从而降低某些也经CYP3A4代 谢的并用药物的清除。不可逆转的抑制l其机制可能与P450-MI络合物形成有关,如葡萄 柚汁中的呋喃香豆素类对CYP3A4的抑制作用, 引起钙通道阻滞剂、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环孢素、特非那丁,西沙必利等的血药浓度 明显增加所造成的毒性反应。总结l药物在体内代谢,不论是何种方式,均有酶的参与 。与药物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细胞色素P450酶 系,由于P450酶所催化的相反应是药物在体 内代谢的关键步骤,其活性决定药物的代谢速率, 与药物的清除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代谢某种药 物的酶缺乏或受抑制时,可使该药物的血药浓度 升高,半衰期延长,导致毒副反应,两药被同一酶代 谢或其中之一被另一酶的抑制剂或诱导剂影响时 ,均可导致药理效应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