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获得作文的自由——基于儿童的作文教学策略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1.命题激活 • 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 了这一头,就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 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 ! • 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 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 么题 2.贴近现场 • 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 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 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 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 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 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 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虚实相生 •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 ,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 端 • 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 则是创作问题 • 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 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 想力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指导具体 • 改变我们自己,才能改变作文教学的现 状好的语文教师,常常用50种办法来 指导1个孩子,而不是用1种办法来指导 50个孩子 • “问题指导”,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是正 确的作文思维路径,思维的改变必然带 来作文的飞跃。
5.读写结合 • 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 而无实质的意义 •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 • 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 出自己独特的感想 • 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 • 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 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及时反馈 • 游戏里的教育秘密 • 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 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 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 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 子期待的视野 7.教师下水 • 语文教师如果自己不读书、不写作,就很难准 确把握写作的秘密,很难真切体会写作的甘甜 苦乐,更难理解作文困难学生的特殊心境 • 我们反对迷信权威、盲目崇拜,但是作为语文 教师,以自身的写作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与信 赖,进而把学生引上热爱写作的康庄大道,实 在是一种教学的智慧这种智慧的名字就叫“ 影响”! 8.限时作文 • 适度的紧张可以使人集中全部心智,迸 发出最大的潜能,达到最佳的写作状态 • 紧张的作文过程,可以让学生真切地获 得一种“高峰体验”而作文的内在动 力,就源自学生这种积极的写作体验。
限时作文,不但让学生习得一种作文的 良好习惯,而且获得一种作文的内在动 力 9.抱有希望 • 我们要坚信:不是孩子不会写,而是孩 子缺少足够的时间练习写 • 只要我们耐心地等待,迟开的花一样鲜 艳!对学生,我们要永远抱有希望 10.等待……• 不要奢望用一种办法可以“包打天下” • 不要奢望穷尽所有的方法与策略 • 不管哪一条策略,我们都要切合孩子的 作文心理,让孩子自如地用自己的话语 方式进行更规范地表达,而不是要孩子 “邯郸学步”,患上“失语症”让孩 子成为孩子,这应是作文教学策略中的 策略! 谢 谢!联系方式: wjszxfg@ 新浪网:薛法根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