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及复习建议高三语文复习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一、高考语文命题的基本走势高考语文试卷,从考查的内容来看,分为 五大块下面按照这五大块逐一加以说明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占27分) 9个考点:1.识记 A①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②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2.表达应用 D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③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 合逻辑④扩展语句,压缩语段⑤选用、仿用、变换句式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⑦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这9个考点,在高考试卷中形成两个题群:第一题群,语言基础题4道试题,12分 考常用字读音的辨别如碱、箴、减、感、阐、弹、惮、殚—— 这是常用形声字、多音字、读音的辨别;又如宦、豢、盥、患、幻— —这是常用音同、音近字读音的辨别考常用字字形的辨别如部署、通谍(牒)、质疑、不容置疑、 莫(没)齿不忘、束之高搁(阁)考常用词语的运用实词如莅临、亲临、规划、计划;虚词如又 、再,一再、再三;成语如光怪陆离、雨后春笋、有口皆碑、未雨绸 缪、如数家珍。
考常见病句辨析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 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试题基本特点之二:语言材料多来自现实生活,国内如城市建设 、乡村生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校园变化,国际如台海形势、美 日动态、中东问题等,因此试题的的现实感很强这一题群放在第Ⅰ卷的第一部分,全用选择题 试题的基本特点之一:注重常用、常见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第二题群,表达技能题3道试题,15分这一题群主要考查语言表达技能,如扩写语句、压 缩语段、仿用、变换句式、修辞方法运用等这一题群试题的基本特点是现实性、开放性和综合 性现实性,是指语言材料来指现实,表达的话题也来 自现实;开放性是指考生依据试题的要求,调动生活和 文化积累,自主作答,没有所谓“标准答案”;综合性 是指一道题不是考一种技能,而是兼及几种技能因此 试题有一定的难度 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5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总要求是:“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包括以下考点识记 A①识记中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②识记文学体裁常识③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试题特点(1)主要默写课本规定背诵的名篇中的名句2)默写的诗文语句知名度很高。
与过去不同的是,写景名句,人情味 很浓的名句等,都在名句的范围之内,而不能只注意哲理性强的名句应对这一类试题,只有老老实实地背诵课本规定背诵的片断,并适当向 课外拓展,并且注意把字写正确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三)、古代诗文阅读(27分)古代诗文阅读的总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其中包括古代文阅读 、古代诗歌鉴赏这两项从阅读、鉴赏的角度包含下列考点:1.理解 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 、与、则、者、之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 C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 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古代文阅读4题,19分(1)试题的基本特点:①选择“浅易”的古文语段作为阅读材料所谓“浅易”,从内容上说与写作背景没有更多的联系 ,较少牵涉名物典章制度;从表达上说,以叙述为主,前些 年多选择史传类的文章,近年选材趋于广泛;从语言上说, 文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多为课本中常见的。
②注重文意的理解、分析和概括高考古文阅读的试题,从总体上说有向现代文阅读靠拢 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注重文章内容的理解、分 析和概括,2006,2007年的3道选择题,有1题是考查对文意 的理解、分析的概括的;二是强化语境意识,字词理解和文 句翻译,都强调依据具体语境答题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古代诗歌鉴赏一题,8分古代诗歌鉴赏已经考了很多年,近两年的主要变 化是题型的变化,即曾采用选择题,放在第Ⅰ卷, 现多用简答题,置于第Ⅱ卷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基本特点是:(1)选择“浅易”的古代诗歌作为鉴赏材料2)注重于诗歌本身的理解分析这两年的诗歌鉴赏题,可以看出,试题是从 鉴赏的角度出的,但其基本的出发点是对诗作的理 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作一定程度的鉴赏,包括鉴赏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四)、现代文阅读(31分)现代文阅读的总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 章和文学作品这一总要求中应注意两点:一是阅读材料的类型包括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和文学作品;二是阅读材料的性质,即“一般”,这“一般 ”是指前两类文章专门化的程度不太高,专业的理论色彩不太浓,语言 通俗,专业的名词术语较少,否则不能称为“一般”。
在这一总要求下 有9个考点1.理解 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 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安徽省泾县中学谈学杰3.鉴赏评价 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其实各考点与古诗文阅读要求大致相同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近年来呈现出下列特点:1.阅读材料整体风格趋于平易好懂; 2.阅读材料的内容贴近现实生活;3.试题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表达技巧;4.试题表述趋于简明,指向明确;5.评分标准趋于宽容,答案“意思对即可”与前些年相比,呈现出的这些特点,总体上是有利于考 生得分的,但近几年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Ⅱ卷的文学作品 阅读的得分率未见明显提高,其关键在于基本的阅读能力不 高,尤其是对其中的主要段落没有真正读懂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五)写作(60分) 本项留待以后作专门分析,这里从略安徽省泾县中学杨立新二、复习建议总的来说是夯实语文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高考语文试卷的编制,不仅依据《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而且吸纳课 程改革的精神。
这一点国家考试中心已有明确的表述,因此语文复习要着眼 于夯实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具体地说,应注意下列几点:1.要建三个“30分”的意识高考语文除写作60分而外,有三个“30分”这便是语文知识和语言表 达30分;古诗文阅读和默写30分;现代文阅读30分建立三个“30分”的意 识,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在复习中不能有任何一点疏忽2.积累语言材料,提高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目前中学生识字是、词语积累是明显不足,正确运用的能力更不足,这 在语言基础题和作文中表现得很突出应该尽量增加语文积累3.增加文化积累,丰富文化底蕴,丰富心灵世界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语文,也是考文化学语文,要十分重 视吸纳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来丰富自己安徽省泾县中学谈学杰4.提高读懂古代诗文、现代文的基本阅读能力,要真正 在读懂上下功夫5.提高基本的写作能力这里所读的基本写作能力是指《考试说明》所规定的“ 基础等级”的要求: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 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⑤语言通顺,结 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因为它是“基础”,所以 要重视;也因为有相当一部分高中毕业生还没有达到这样的 要求,因此更要重视。
同时追求发展等级的各项要求如果 只在“发展等级”上做文章,就会“本末倒置”6.利用读本帮助提高语文素养高中语文的《读本》内容相当丰富,从字词积累到阅读 鉴赏,到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可惜许多人却不 知道应该去读去用,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做题上,这是真正 的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