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8156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二语文期中考试(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压缩语段-新闻类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2 2、明确、明确新闻类新闻类压缩语段的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几种类型; 3 3、掌握、掌握新闻类新闻类压缩语段的压缩语段的解题方法解题方法。一、新闻相关知识(二)、新闻的要素(一)、新闻的含义及特点新闻必须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四个要素。(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有时有背景资料)、 结语四部分。1、标题一般包括引题(肩题、眉题)、正题、副题(子题)。主标题 标题中最主要的部分,用以概括、说明 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 想。是新闻标题中的最核心部分,即发 生了什么。 (在整个标题

2、中所用字号最大,居于最 显著的位置。)引题引题,位于正题之上,常用于交代 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提示 意义等,以引出主题 。 (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导主题的 辅题,又称肩题或眉题,字号小于 主题) 副题主要用事实对主题作补充和解释,常 用于补充交代一些次要事实,以弥补 正题的不足。(位于正题之下,字号 小于主题、引题)2、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 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3、主体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4、结语它用于揭示事实的意义,指出事件发展的趋向。二、新闻类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二、新闻类压缩语段的几种类型1、拟写新闻标题2、拟写一句

3、话新闻3、拟写新闻导语4、新闻点评拟写新闻标题(主标题)明确格式:对象+事件子弟兵帮助新疆新添三条公路石原慎太郎遭日本媒体批评我国最长湖底隧道在武汉开建 解题思路:(1)筛选信息(如有导语关注导语)找出新闻的陈述对象。找到新闻的主干,即主体事件。拟写新闻标题(2)组织语言,压缩成句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对象 事件)。 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 息(方法、措施、意义等)。 符合字数要求 ,末尾不用标点。拟写新闻标题解题思路此外,拟写新闻标题还要必须注意几个 具体的问题。 1. 关于时态的问题。新闻中大多数写的 是已经发生的事,但标题一般采用现在 时。新闻消息中

4、的“昨日”“前日”“ 曾经”“已经”等表示过去的时间,在 标题中一般是要省去的,目的是增加新 闻的新鲜活泼的气氛,给人以强烈的时 代感。少数新闻报道是报道即将发生的 事件的,标题中一般用“将”字表示, 即表示未来的时态。2. 关于语态的问题。一般采用主动语 态而不采用被动语态,这是因为主动语 态便于从正面直接表达作者的立场、观 点和态度,容易做到明确、简洁、生动 、有力。3. 关于标点的问题。引题末尾(指最 后一个字的后面)可用问号、叹号、冒 号和破折号;主题末尾,可用问号和感 叹号;副题末尾可用感叹号和问号。练习1、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限14 字内。3月3日下午,澳门经济司、财政司和 水

5、警稽查队联合行动,公开销毁了在最近 两年中缉获并已完成了行政或司法检控 程序的盗版光盘约100万张。这是澳门官 方首次采取这种行动。 答案:澳门官方首次公开销毁盗版光盘对象:事件:澳门官方公开销毁盗版光盘首次练习2、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 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 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 立的牙病防治组织。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 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 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

6、 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 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 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 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 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对象事件标题: 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 综合演练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以下两题: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以下两题:1、拟写拟写标题(不超过10字)2、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30字)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 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 人员的分级督捕,自 7月1日至8月1 日 ,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疑人缉 拿归案。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 部署

7、。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 1990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 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 疑人和罪犯,进行全面调查,将查出的 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 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标题:北京公安缉拿逃犯211名一句话新闻: 7月份北京公安采取“网上作战”分级 督捕等措施缉拿逃犯211名。事件时间对象诗歌鉴赏古人登楼、登高,每多感慨。王粲登楼,怀念故土。 杜甫登楼,感慨“万方多难”。 许浑登咸阳城西楼有“一上高城万里愁”之叹。 李商隐登安定城楼,有“欲回天地入扁舟”之感。 尽管各个时代的诗人遭际不同,所感各异,然而登 楼抒感则是一致的。 这首词一开始即写登楼所见。在词

8、人眼前展开的是无边 秋色,万里夕阳。秋天是冷落萧条的季节。宋玉在九 辩中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 而变衰。”杜甫在登高中也说:“万里悲秋常作客。 ”所以古人说“秋士多悲”。当离乡背井,作客金陵的朱 敦儒独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楼,纵目远眺,看到这一片萧 条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又值黄昏日 暮之时,万里大地都笼罩在恹恹的夕阳中。“垂地”,说 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晖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没在苍 茫的暮色中了。这种景物描写带有很浓厚的主观色彩。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朱敦儒就 是带着浓厚的国亡家破的伤感情绪来看眼前景色的。他 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南

9、宋的国事亦如词人眼 前的暮景,也将无可挽回地走向没落、衰亡。作者的心 情是沉重的。 下片忽由写景转到直言国事,似太突然。其实不 然。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国事,则上下两片 暗线关连,意脉不露,不是突然转折,而是自然 衔接。“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 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 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 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 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 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 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 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 结句“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悲风

10、,当然也是作 者的主观感受。风,本身无所谓悲,而是词人主 观心情上悲,感到风也是悲的了。风悲、景悲、 人悲,不禁潸然泪下。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重 要的是忧国之泪。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 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 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 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本题考查意象的作用,在走向高考的114页 有详解。 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 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 3分)。 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分 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分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

11、缨”用了什 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6分) 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 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1 分) “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 逃往事(1分),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 “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 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文言文 趣解:志趣和识见 爱藉 i ji 爱惜,吝惜。 蒲鞯 垫在牛背上的蒲草垫子,借指所骑的牛 按辔 谓扣紧马缰使马缓行或停止。 旬月 1. 一个月。2. 十个月。3. 十天至一个月 。指较短的时日。 赍 1. 怀抱着,带着:志而没(m)(志未遂 而死

12、去)。 2. 把东西送给别人:发(资助)。赏。 盗粮(把粮食送给盗贼,喻帮助敌人做坏事)。 3. 旅行的人携带衣食等物:“行者,居者送” 。 襟带襟带(襟帶) 1. 衣襟和腰带。2. 谓山川屏障环绕,如襟似带 。比喻险要的地理形势。 3. 比喻切于实用,不可暂离之物。 4. 比喻贴近 之处。 穷1. 缺乏财物:则思变。 2. 处境恶劣: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 当越坚定)。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 诗就写得好)。 3. 达到极点:形尽相。兵黩武。 4. 完了:山水尽。日暮途。 5. 推究到极点:追 徇 1顺从,曲从:私(为了私情而做不合法的事) 。情(徇私)。 2. 同“殉”。 3. 对

13、众宣示。 干 1. 触犯,冒犯,冲犯:扰。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 3. 关连,涉及 馆谷 居其馆,食其谷。指驻军就食。 泛指食宿款待 借指塾师的束脩或幕宾的酬金 教私熟或任幕宾 骤 1、快跑:驰。 2. 急,疾速,突然:骤雨初歇 3、屡次 背诵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穷岛屿之萦回,即冈峦之体势。 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仿句 公式 A 的 B ,你何必与 C 的 D 比 E 呢?你自有你的 F 。 关系:A和B的关系:修饰与被修饰C和D的关系:修饰与被修饰B和D的关系:同类,大与小或者优与劣E和F的关系:同系列的基础上对比或者能 抗衡。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 字有你的活力 。 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 自有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 自有你的璀璨。 路边的野花,你何必与高贵的牡丹比雍容呢?你 自有你的淡雅。 林间的小路,你何必与城市中马路比繁华呢?你 自有你的清幽。 沙漠的红柳,你何必与漫舞的樱花比炫丽呢?你 自有你的婆娑。 山间的野花,你何必与高贵的牡丹比鲜艳呢?你 自有你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