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6355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74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课件基因的分离定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 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 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 的论文。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Mendel, 1822-1884)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选豌豆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都是 纯种,结果可靠易于分析。(2)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杂交 试验的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孟德尔发现,豌豆的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 于区分的性状,例如,豌豆中有高茎的(高度 1.52.0 m),也有矮茎的(高度0.3 m左右) ;有结圆粒种子的,也有结皱粒种子的。像这样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

2、 型,叫做相对性状。例:豌豆的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羊 的白毛和黑毛;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等 。 分析:羊的白毛和长毛是不是相对性状?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解释: PF1F2子一代子二代 亲本母本 父本 杂交 自交P2.杂交试验:人工异花传粉正交:高茎 矮茎反交:矮茎 高茎(如果将一种交配或传粉称正交,则将父母本 互换后的交配或传粉称反交)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称基因)决定 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

3、 大写字母(如D)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 制的,(如矮茎)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在 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开,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又恢复成对。显 性基因(D)对隐性基因(d)有显性作用。所以F1表 现显性性状。由基因型不同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显性基因: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纯合子: 由基因型相同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杂合子:三、验证(测交实验)1.目的:F1隐性纯合子测定F1的基因组成2.分析:如果解释正确,则应有 Dddd1Dd1dd的结果3.

4、试验:F1矮30株高34株矮 4.结论:证明F1的基因型为Dd证明F1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发生分离四、实质(1)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上(2)等位基因 随同源染色体分 开而分开,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 下一代 (3)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相同位置上 ,控制着相对性状 的基因在杂合子 的细胞中,等位 基因分别位于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 ,具有一定的独 立性,在杂合子 形成配子时,等 位基因随着同源 染色体的分开而 分离,分别进入 两个不同的配子 ,独立地随着配 子遗传给后代。3、基因型与表现型:.不完全显性和共显性.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 系:表现型 = 基因型 环境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紫 茉 莉 花 色 的 遗 传混 花 毛 马4、交配类型: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表示;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的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 表示;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杂交);回交:杂种子一代与亲本或亲本基因型相同个体的杂交。六、应用:1.杂交育种2.医学上的应用:人类遗传病预防 一对基因的遗传组合 杂交育种中的连续自交及相关计算公式(育种年限长,理论上后代不会全是纯合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