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698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巴黎公社;三是俄国十 月革命;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 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条基本线索:四个重点: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 过各国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马克 思主义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标:(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 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 大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出现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代表人物 国籍主 张圣西门傅立叶欧 文工业革命后,现实生活的 悲惨,产生了对资本主义质疑。法 国英国主张社会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

2、 社会”的预言家提出和谐制度,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 ,组织“法郎吉”协作社“新和谐公社”;进行社会主义实验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诞生思想基础标志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 空想社会主义 ; 共产党宣言1848年主要内容:课本74页意义:课本74页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 课本74页课标:(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 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上的经验教训。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直接原因:公社的性质:公社的革命措施:公社的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 1、巴黎公社 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在政

3、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实行的改革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公社的经验教训客观原因: 巴黎公社寡不敌众。巴黎公社寡不敌众。根本原因: 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法国政治、经济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主观原因: 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 。 1、下列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的代表人物的是 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洛克2、下列不属于共产党宣言内容的是

4、A、要求取得普选权 B、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C、提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 D、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3、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因 为它 A、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B、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C、第一次指出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D、第一次较为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6、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起义”。 其含义是A、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

5、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D、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7、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C、世界上第一个工人政权 D、其失败并非偶然5、巴黎公社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普法战争的失败 B、普鲁士军队包围了巴黎 C、法国政府投降卖国 D、临时政府企图偷袭国民自卫军的阵地(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 立的历史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2、十月革命革命的背景(十月革命最先发生在俄国的原因)1861年农奴制废除以

6、后,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道路,但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制 度,经济上仍非常落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俄国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 2、十月革命革命的经过二月革命 1917年3月8日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即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结果:四月提纲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性 质:结果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临时政府用武力镇压人民的反战游行,激化了矛盾。原 因指导方针: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政府:人民委员会; 文件:土地法令和平法令; 1918春,全国普遍建

7、立苏维埃政权; 1918年,苏俄通过宪法;定国名为苏俄 1922年,苏联成立。 革命的意义:课本79十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的异同点比较项目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相 同 点性质 方式 背景不 同 点领导者权力机构结果影响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都发生在阶级矛盾尖锐之时,与战争有关 (普法战争和一战) 特殊条件下的 自发斗争无产阶级政党支部 的组织领导遭国内外反革命 势力镇压建立起第一个社 会主义国家为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提供了经验教训开辟人类历史的 新纪元公社委员会苏维埃代表大会2、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B、

8、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C、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推动 D、反动统治薄弱,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4、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新开端,是因为 A、使俄国发生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B、 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C、 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D、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 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C、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3、

9、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相同之处是A.都属于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B.都是在社会矛盾尖锐的背景下发生的C.都建立过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D.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民主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无产阶级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领导 旧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年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的十年对峙或土地革时期)年7年抗日战争时期: 年年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年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发展 3、新民主主义革命领

10、导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陈独秀 上海)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成立的条件建立过程一大党的名称、性质、奋斗目标、领导机构二大党的现阶段奋斗目标标志着有了全新的政党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成立的意义革命概况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的蓬勃开展 标志高潮失败教训工人运动领导机构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时间、影响)第一次高潮 时间、起讫标志、教训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合作的政治基础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北伐(1926年7月)指的是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失败的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没

11、有取得革命领导权;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在八七会议上予以纠正)国民革命1、1922年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二大”,中国共产党把现阶段的奋 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这个“现 阶段”是指 A.国共两党合作时期 B.进行武装斗争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民主主义革命阶段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 领导,对“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D、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其最终目标3、促使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根本因素是 A革命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B中共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C新三

12、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制定 D国民党是革命的民主派4、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主要的认识是 A必须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B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 C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D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国共十年对峙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西安事变 1936年12 月12日意义建立军队确立了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文家市决策-由城市转向农村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这是一条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道原因: 遵义会议: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时间、内容、意义 八一宣言: 提出建

13、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长征结束: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1936年10月背景: A、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全民族抗日活动高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民族危机严重,中共将民族利 益放在首位,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的意义:84页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 开创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 A.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 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 C.井冈山具备开创根据地的良好条件 D.基本国情和当时的形势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开始于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14、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3、1935年,长征途中中共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这 充分说明 A.国共两党的矛盾已趋于缓和 B.中共修改了民主革命纲领 C.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 D.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4、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从根本上说是原因 A.民族矛盾的上升 B.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C.张学良的爱国情操 D.中共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课标:(5)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 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抗日战争抗日战争 背景时间19371945 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并对占领区进行 残暴的统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标志)过程防御阶段: 1937年7 1938年10国民党: 正面战场、主要战争共产党: 敌后战场、抗日根据地相持阶段: 1938年10 1945年8月国民党: 由抗日趋向、五届五中全会、 皖南事变 共产党:主战场、全面抗战路线反攻阶段: 1945年8意义:近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中国 收回台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