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6968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瓦楞纸箱淀粉胶的粘合原理胡志敏/2011年11月1日第一篇:淀粉的化学与物理特性 淀粉的颗粒结构和特性 淀粉的化学特性 淀粉的糊化过程第一节 淀粉颗粒结构和特性 1. 淀粉的形态结构 不同来源的淀粉,其形状和大小都不相同。玉米和高粱淀 粉颗粒在形状和大小方面非常相似,颗粒平均直径15m, 形状为多角形和圆形。小麦有两种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淀粉 颗粒,大的2540m ,扁豆形;小颗粒510m,呈球形 。研究表明,小麦两种类型淀粉的化学组成相同。2. 淀粉的晶体结构 淀粉粒由支链淀粉分子和直链淀粉分子组成。淀粉粒的形 态和大小可因遗传因素及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但所有 的淀粉粒都具有共同的性质,即结晶

2、性。玉米淀粉电镜扫描图 小麦淀粉电镜扫描图完整淀粉颗粒具有三种类型 X衍射图谱,分别为A ,B, C型。大多数谷物淀粉呈现A 型,玉米也呈现A型;马铃 薯、其他根系淀粉和老化淀 粉呈现B型,其他豆类淀粉 呈现C型。直链淀粉包合物晶体的X 衍射图谱呈现V型,此结晶 形式在天然淀粉中不存在, ,只在淀粉糊化后与类脂物 及有关化合物形成复合物后 产生。第二节 淀粉的化学特性 一、颗粒淀粉的化学组成 1.水分 淀粉粒含水量取决贮存环境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一般 在10% 17%范围。PH在5-7。淀粉水分含量与空气中的 相对湿度有关,在相对湿度20%时,淀粉含水量56%; 在绝干空气中相对湿度为零,淀粉

3、水分含量也接近零。 不同品种淀粉的含水量存在差别。玉米淀粉分子中的羟 基自行缔合的程度比马铃薯淀粉分子大,剩余的能够通 过氢键与水分子相互结合的游离羟基的数目相对减少, 因而含水量低。可认为玉米淀粉分子小,位阻小,易于 自行缔合,水分子不易进入内部,从而导致玉米淀粉的 含水量较低。2脂类化合物 谷类淀粉(玉米、小麦、高粱、大 米)中的脂类化合物含量较(0.8 0.9%),马铃薯和木薯淀粉的脂类 化合物含量则低得多(0.1%)。 玉米淀粉含有0.5%的脂肪酸和0.1% 的磷脂,小麦淀粉则含有0.4%游离 脂肪酸和0.4%的磷脂。 脂类化合物分子可以与直链淀粉分 子形成一种包合物,如图。谷物淀 粉

4、中存在的直链淀粉脂类包合物会 抑制谷物淀粉颗粒的膨胀和溶解, 使其糊化温度提高。同时,脂类与 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的物质 是表面活性物质,会起泡。所以, 淀粉中脂肪含量最好控制在0.5%, 最高不要超过1.0%。含脂量过高, 要适当使用氧化剂来解决。3含氮物质 淀粉中的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含量在0.5%左右,不能 超过1%。蛋白质含量高对淀粉的加工利用有许多不利的 影响,蛋白质分子与淀粉会形成网状结构,并与胶水中碱 起反应,影响淀粉的糊化和胶水的流动性。此外,蛋白质 含量过高,在淀粉糊化中还会产生颜色、气味、臭味和泡 沫等,影响淀粉胶的外观与使用质量。4灰分 天然马铃薯淀粉灰分含量相对较

5、高,其灰分主成分是磷酸 盐基团,而其他品种淀粉的灰分就相对较低。淀粉中的磷 主要以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木薯淀粉含磷量最低,马铃薯 淀粉含磷量最高,它是以共价键结合于淀粉中。带负电荷 的磷酸基赋予马铃薯淀粉一些聚电解质的特征,尽管离子 电荷不高,但在水溶液中排斥类似的电荷,使马铃薯淀粉 具有低的糊化温度、快速润长、淀粉糊的粘性高和膜的透 明度高。二、淀粉的分子结构 1、直链淀粉 直链淀粉是以脱水葡萄糖单元间经-1,4-糖苷键连接而 成的链状分子,呈右手螺旋结构。每六个葡萄糖单位组成 螺旋的每一个节距,螺旋上重复单元之间的距离为 1.06nm,在螺旋内部只含氢原子,是亲油的,羟基位于 螺旋外侧。当淀

6、粉在水中加热达到糊化温度时,直链淀粉 从淀粉中游离出,溶于水中,呈线形。每个-D-吡喃葡萄糖基环呈椅式构象,一个-D-吡喃葡萄糖 基单元的C2上的羟基与另一相邻的-D吡喃葡萄糖基单元的 C3上的羟基之间常形成氢键使其构象更为稳定。直链淀粉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它能与碘、有机酸、醇形成 复合物,这种复合物称为螺旋包合物。淀粉溶液中加入正丁 醇可以沉淀出直链淀粉,醇与直链淀粉形成不溶性复合物。2支链淀粉 支链淀粉支叉位置是以-1,6-糖苷键连接,其余为-1,4- 糖苷键连接,约4%5%的糖苷键为-1,6-糖苷键。支链淀粉分子中侧链的分布并不均匀,有时很近,相隔1个 到几个葡萄糖单元;有的较远,相隔4

7、0个葡萄糖单元以上。 平均距离2025个葡萄糖单元。据报道支链淀粉的相对分子 质量达到108。玉米和小麦淀粉的直链含量约为28%,马铃薯淀粉为21 %,木薯淀粉为17%,高直链玉米品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达70%,而糯玉米淀粉直链淀粉只有1%。同一品种的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组成比例基本相同。 3分离方法 玉米和小麦淀粉的直链淀粉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分离开来 ,如醇络合结晶法、硫酸镁溶液分步沉淀法和其他方法等 。醇络合结晶法是利用直链淀粉与丁醇、戊醇等生成络合 结构晶体,易于分离。支链淀粉存在于母液中,这是实验 室中小量制备的常用方法。硫酸镁分步沉淀法,是利用直 链和支链淀粉在不同硫酸镁溶液中沉淀差异

8、,分步沉淀分 离的。 4性质差异 直链和支链淀粉在若干性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直链 淀粉与碘液能形成螺旋络合物结构,呈现蓝色。支链淀粉 与碘液呈现紫红色。 直链淀粉难溶于水,溶液不稳定,凝沉性强;支链淀粉易 溶于水,溶液稳定,凝沉性弱。直链淀粉能制成强度高、 柔软性好的纤维和薄膜,支链淀粉却不能。 第三节 淀粉的糊化原理 一、淀粉的糊化 淀粉混于冷水中搅拌时成为乳状悬浮液,称为淀粉乳浆。若 停止搅拌,经一定时间后,淀粉粒全部下沉,上部为清水。 由于淀粉颗粒羟基间直接形成氢键或通过水间接形成氢键的 原因,虽然氢键力很弱,但足以阻止淀粉在冷水中溶解。淀 粉在冷水中有轻微的润涨(直径增加1015%

9、),但这种润 涨是可逆的,干燥后淀粉粒恢复原状。若将淀粉乳浆加热到一定温度(各种来源的淀粉所需温度不 同,一般6080) ,水分子可进入淀粉粒非结晶部分,与 部分淀粉分子相结合,破坏氢键并水化它们。随着温度的再 增加,淀粉粒内结晶区的氢键被破坏,淀粉不可逆地迅速吸 收大量的水分,突然膨胀大原来体积的50100倍,原来的悬 浮液迅速变成粘性很强的淀粉糊,透明度也增高。冷却后淀粉粒的外形已发生了变化,大部分都已失去了原有 的结构,小部分的直链淀粉分子则溶出,以至于颗粒破裂, 最后乳液全部变成粘性很大的糊状物。虽停止搅拌,淀粉再 也不会沉淀。这种粘稠的糊状物称为淀粉糊,这种现象称为 糊化作用,发生此

10、糊化现象所需温度为糊化温度。糊化作用的本质是淀粉中有序(晶体)和无序(非晶体)态 的淀粉分子间的氢键断裂,淀粉分子分散在水中形成亲水性 胶体溶液。继续增高温度有更多的淀粉分子溶解于水中,淀 粉全部失去原形,微晶束也相应解体,最后只剩下最外面的 一个不成形的空蘘。如果温度在继续升高,则淀粉粒全部溶 解,溶液粘度大幅度下降。因此,淀粉糊中不仅含有高度膨因此,淀粉糊中不仅含有高度膨 胀的淀粉粒,而且还有被溶解的直链分子、分散的支链分子胀的淀粉粒,而且还有被溶解的直链分子、分散的支链分子 以及部分微晶束。以及部分微晶束。第二篇:纸箱行业玉米淀粉胶 玉米淀的质量要求 玉米淀粉胶的配置方法 玉米淀粉各配方

11、成分的作用 瓦楞纸箱玉米淀粉胶常用术语第一节:玉米淀粉的质量要求一、玉米淀粉原料质量要求外观: 气味正常,颜色白或略带微黄细度: 98-100目含水量: 不超过14.0%蛋白质: 0.5%,不超过1.0%脂肪: 0.5%,不超过1.0%灰分: 不超0.1%酸度: 20cc/100g二氧化硫:0.004% 二、玉米淀粉胶水质量要求 颜色呈米黄色半透明状; 稠度在4-6度左右; 流动性:在温度60以下时为12秒; 粘着力:初粘5-8分钟,全粘15-20分钟; 干燥时间:自然气温下约2小时内。 第二节:玉米淀粉胶的配制方法(1)氧化法(流行冷制法,也可采用高锰酸钾0.6%+适量的氯化镁+适量的亚 硫

12、酸钠,或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配料高瓦纸纸板两面施胶 高瓦、蜂窝纸窝纸 芯 蜂窝纸窝纸 板用胶水 100081.56%100076.13%100072.96%双氧水 70.57%161.22%201.46%淀粉 18014.68%25019.03%30021.89%烧碱 221.79%251.90%282.04%干燥催化剂100.82%151.14%151.09%硼砂 70.57%7.50.57%7.50.55%消泡剂 0.10.01%0.10.01%0.10.01%合计1226.1100.00%1313.6100.00%1370.6100.00%(2)双槽加热法 对于多层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所

13、采用的玉米淀粉胶配方与 单台单面机是不一样的要求粘合剂有足够的强度并且快干。 采用双槽加热发可以满足次要求。第一步:载体淀粉(糊化淀粉 熟浆)的制备1.在载体反应罐中放入剂量好的水,加热30-35 2.将一定量的淀粉投入主体罐中,边放边搅拌约3分钟。 3.搅拌均匀后把浓度一定的烧碱溶液分三次加入载体罐中,边加边搅拌约 15分钟。 4.加热反应物到一定的温度,一般为65-70,制得呈米黄色透明状糊液 ,载体淀粉(熟胶粘剂)即制得。第二步:主体淀粉(生淀粉 生浆)的制备1.在主体反应罐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加热至30-35。 2.将一定量的淀粉投入主体罐中,边放边搅拌。 3.搅拌均匀后,将硼砂用热水溶

14、解后加入,搅拌至全溶。 4.将载体中制得的“熟胶粘剂”渐渐加入主体罐中,并边加边搅拌。 5.将“熟胶粘剂”与主体罐中的生胶粘剂搅拌均匀后,即制得半透明状的半 糊化胶粘剂,通往储存罐内,便可通往机台使用。注意事项 因烧碱具有强腐蚀性,所以加入烧碱溶液时一定要缓缓注 入,防止碱液溅出,造成人员被烧伤 因烧碱溶解过程中放热,所以加入烧碱溶液时一定要缓缓 注入,防止因过快加入导致淀粉被烧坏 因制胶过程中倒入淀粉导致扬尘,所以一定要戴口罩第三节:玉米淀粉胶各配方成分的作用1、水(占比76%-82%,或水粉比5.0-7.0:1.0) (1)淀粉颗粒在制成淀粉乳液、加热(600C)膨润、不可逆糊化50- 1

15、00倍的主要溶剂; (2)是淀粉胶各配方成分(糊化剂、氧化剂、氧化催化剂、交联剂、 架桥剂、安定剂、干燥催化剂、消泡剂)的主要溶剂。2、糊化剂NaOH(用量0.5-1.0%,为玉米淀粉的3.0-3.2%,木薯淀 粉的2.7-3.0% ) (1)与淀粉中羟基结合,破坏淀粉氢键聚合力,加快淀粉颗粒膨润; (2)水解淀粉糖苷键并氧化-OH为-CO,增加淀粉颗粒溶解性与渗透 能力; (3)去除淀粉中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对淀粉影响,增加溶解性; (4)将淀粉糊化温度从720C降到580C。3、氧化剂-高锰酸钾、双氧水和次氯酸钠(1)直链淀粉是以D-葡萄糖单元间经-1,4-糖苷键(支链淀粉是以 -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糖。在氧化剂作用下,糖苷健发生裂 ,生成-OH和-COOH等低粘度可溶性固形物,降低粘度和凝沉性。(2)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氧化程度可控,自身可作指示剂,反应 时间短。胶水的粘度、粘性、流动性和稳定性好。与其他氧化剂比 较,在仓储与使用过程中比较安全,操作简单。但是,生成的MnO2 有较深的颜色。(3)双氧水作为氧化剂(0.1-0.4%),生成胶水的粘度、粘性、流 动性和稳定性好,但是,氧化速度相对较慢,要加Fe2SO4、Na2SO3 和NaCl作催化剂,而且氧化程度难控制等。Fe2SO4氧化后生成Fe+3 使胶水产生颜色。而且,双氧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