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阳光心态如何塑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56963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X 页数:13 大小:8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阳光心态如何塑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员工阳光心态如何塑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员工阳光心态如何塑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员工阳光心态如何塑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员工阳光心态如何塑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阳光心态如何塑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阳光心态如何塑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财富在增加,感觉拥有的却在减少;楼宇越来越坚固,心灵却越来越脆弱;路越来越宽,胸怀却越来越窄当物质不再匮乏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心灵依旧阴霾一片?第一部分:道不尽的烦恼(一)目标漂移甲乙两人一同去看风景。甲率先说,我要比你早看到,于是他快走了一步。乙不甘示弱,便快走了两步。甲又快走了 4 步,乙则快走了 8 步。最后两人由看风景变成了赛跑。我们现在的目标不是为了享受生命,而是为了获取“名利“,并且始终在同周围的人比较。我们不在乎自己的状态如何,而在乎别人的状态不能比自己更好。由于总有不如别人的地方,因此便产生了无尽的烦恼,被迫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知当年的衣料多为棉制品,并不结实,缝缝补补是家长

2、便饭无限的摩擦与竞争中去了。(二)无止境的欲望一个案例是这样设计的:智者问牧羊人:“你为什么要放羊?“牧羊人回答:“为了攒钱娶媳妇。“智者又问:“娶媳妇干什么?“牧羊人回答:“生孩子放羊。“这个案例嘲笑牧羊人没有远大的志向,认为他应该有雄心壮志,力争拥有牧场、羊群,做庄园主。本来这个牧羊人很知足,在外界的诱导下他开始为拥有牧场和做庄园主努力了。但是没有足够的牧场,他只能放羊娶媳妇生小孩,这等于让他处于饥饿状态又不让他吃饱,激发了他的欲望又不能满足他,他从此就无法感觉幸福了。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不能满足无限的欲望,欲壑难填的人只有郁闷。知当年的衣料多为棉制品,并不结实,缝缝

3、补补是家长便饭(三)竞争导致心态糟糕参与竞争等于给自己加压。人就像是弹簧,有压力就会反弹,压力越大反弹越强,但是压力过大则会被压垮。适度竞争可以使人产生活力,但过度竞争则会使人身心疲惫。人类社会引入了太多的动物法则:狼道、刺猬道、狐狸道、老鼠道、蚂蚁道。人们在向动物学习,引入森林规则、末位淘汰、弱肉强食,而人性法却正在减少。畸形的竞争破坏了和谐文化,更主要的是破坏了人的心智模式。有人质疑过去那种“一帮一,一对红“是否真的可以实现,因为别人进步难免会使自己落后而遭淘汰,结果内外皆是对手,处在人群中彼此相互戒备,置身于中相互不团结,终日惶恐不安。知当年的衣料多为棉制品,并不结实,缝缝补补是家长便饭

4、(四)物质日益丰富,心灵日益沙漠化西方的竞争文化在中国促进了 GDP 的提高,却导致了我们幸福感的下降。由于生活目标的迷失,很多人的心灵正走向沙漠。人们对衣食住行缺乏兴趣,甚至对吃喝玩乐都提不起精神,把每天必须参加的高档饭局定义成“应酬(愁)“,等于牺牲了心灵幸福去换取 GDP。第二部分:创造幸福之旅阳光心态阳光心态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喜悦、乐观向上、愉快、生机勃勃、沉着冷静,是一种精神优势和无形的力量。它会激发出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产生内聚力,创造和谐。在阳光心态的作用下,一个人可以达到马斯洛关于健康心理的要求: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知当年的衣料多为棉制品,并不结实,缝缝补补是家长便饭了解自

5、己,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的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关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发泄和控制情绪;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发挥个性;不违背社会规范而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阳光心态也可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心理健康的七方面标准:智力正常;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心境良好;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正常;主动适应并改造环境;人格健全统一;心理发展符合年龄特征。人的最高追求是快乐与幸福,人为了快乐与幸福而去获得财富与权力。但是人在获得权力和财富的过程中不一定快乐,获得权力与财富以后也可能没有快乐和幸福。如果通过获得阳光心态先让自己快乐和幸福起

6、来,在此基础上再求得财知当年的衣料多为棉制品,并不结实,缝缝补补是家长便饭富和权力,这就具备了超脱的态度,也使人多了一条通往快乐和幸福的路径。老子说: “知足者富。 “不知足可以使人进步,知足可以使人获得幸福感。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心,会永远不知足,也就不会获得幸福感。如果一个人不豁达客观,就会有无数的烦恼,而且会导致健康出问题,形成肉体和精神的不良循环。姜尚说:“以铒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国,国可拔。以国取天下,天下可毕。“你用诱饵钓别人,别人也用诱饵钓你。你在钓谁?谁在钓你?一个人既要吃到诱饵,又不能使诱饵吊死,所以必须想开点、看淡点,“淡泊然后求之“。 标签:职业心态素养知当年的衣料多为棉制品,并不结实,缝缝补补是家长便饭相关课程:职业态度与敬业精神、阳光心态与和谐人生、 阳光心态,优秀员工激励会2fk0f9c4d 移动弹窗广告联盟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