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394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3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人教版选修5《中国的地质灾害》课件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据不完 全统计,从有记载到2000年,我国已发生破坏 性地震1009次,其中8级以上地震22次。20世纪 中国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次,其中77.9 级地震 100余次,平均每年1次。震级最大的地震是西 藏察隅的8.6级地震。 一、我国地质灾害形成原因和多发区1、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 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又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 撞的北东边界,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 地质灾害发生。 2、多发区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以及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的主要分布区。二、地震

2、灾害地震规模:以105E为界,西部大于东部青藏、新疆、华北 、台湾华北区、台湾地区地震成因:该处位于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西南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成因:该 区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 的东北边界,地形陡峻,构造断裂活动 强烈。灾情:东重西轻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 市等密集,西部人烟稀少分析图2.8,从数据中找出相关关系:( 19492000年)人口密度400人/KM2的地区 的死亡人数是人口密度200400人/KM2的地 区的 倍;是人口密度100200人/KM2的地 区的 倍。可见,地震死亡人数与人口密度成正比 关系。人口密度以倍数增长,死亡人数则以 级数增长。因此,在我

3、国东部地区,小震也 有可能造成大灾。10100地震灾害是伤亡人口最多,造成社会恐 惧心理最严重的灾害。地震造成的财产损失与地震烈度和财产 的易损性有关。如果巨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在财产密集且抗震能力较差的城市,则会造 成更大的财产损失。在中国造成财产损失最大的地震是唐山 地震。找出唐山地震的震级、震中、经纬度、灾情 (死亡人数、受伤人口、经济损失)。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地震强度大的特点为什么唐山地震的灾情会如此严重?1. 自然原因: 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 震震中位于市内; 与震发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机会少。 2. 人为因素: 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市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 市;

4、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 与人的防震意识有关:防震意识弱P19“案例:北海道强震人员伤亡少 的原因”和:日本的地震防灾计划” ,提到了地震预测和防震意识在防 灾减灾中的作用。试想,如果唐山有周密的地震 减灾预案,会有如此严重的灾情么 ?唐山南投震级级死亡人口受伤伤人口经济损经济损 失7.87.624.2万人2329人16.7万人8722人54亿元92亿美元死亡人口下降、经济损失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地震的预测、建筑 物的加固、人的防震意识等都在加强 ,这样就使得人员的伤亡减少。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 资产密度加大了,灾害的经济损失呈 上升趋势。为什么?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5、:西多东少 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 湾。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 的分布。2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 (2)灾情变化趋势因地震死亡 人数减少,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二、滑坡、泥石流灾害1、泥石流发生的条件山区发生泥石流、在地形、岩石 、植被、气候方面的条件是什么 ? 地形:岩石:植被:气候:坡陡谷深的山区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一)泥石流2.泥石流的时空分布特点: 时间上,爆发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的激发, 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空间上,主要分

6、布在山区冰川泥石流降雨泥石流暴雨激发的黄土泥流暴雨引发泥石流3.泥石流的类型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地 川滇山地黄土高原华北和东北山地(二)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 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A:原斜坡剖面;D:滑坡后的剖面;E:滑动面1、定义:2、我国滑坡形成的原因内在因素:外部因素: 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人类活动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外 表形态3、我国滑坡的分布 以大兴安岭、太 行山、巫山、雪 峰山为界东部:西部:稀疏密集时间分布:表现出常发性, 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中更多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张家口-榆林-兰州-昌都为界,东南密集,西北稀少三、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

7、地区(二)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摧毁农田和房屋;造成人员伤亡; 危害铁路、公路和水利水电工程等思考: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 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08年7月5日上午9时15分左右 ,山西省柳林县成家庄镇石家峁村石家峁沟 道内西侧山坡发生黄土自然滑坡地质灾害, 坡底5间平房被推倒,造成6人

8、被掩埋。 材料二:图1是柳林县附近黄土高原地貌景 观。图1材料二:图2是黄土高原某地苹果丰收景 象。图1 1.山西省柳林县黄土自然滑坡多发生在( ) A.1、2月份 B.4、5月份 C.7、8月份 D.11、12月份 2.下列因素对滑坡的活动强度影响最小的 是( ) A.地形 B.岩性 C.降水 D.气温 3.甲图显示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特征是 , 其成因是 。CD沟壑纵横(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4.黄土高原滑坡灾害会加剧当地 环境 问题。防御黄土高原滑坡等地质灾害应该采 取哪些有效措施? 水土流失 防御措施:加强对滑坡灾害的科学研究,建 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植树种草;建设护坡 、固坡等工程;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 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课堂小结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原因:自然因素:1.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上,此地震震中位于市区2.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人为因素:1.与人口密度有关,百万人口大城市2.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3.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