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247216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化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化学复习提纲(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化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l1.体系与环境l 状态函数的特征:l 唯一; Z与途径; 循环过程dZ=0l2.体积功的计算: W体积= P外V(恒外压)l Q(+ 吸), W(+ 体系得到能量)l3.热力学第一定律: 封闭: U = Q + W 公式(1)l4.热力学标准状态:l 标准压力(P=P =100KPa)下 l P 下, 质量摩尔浓度m= m = 1mo1. kg-1l5.反应进度: 意义l 恒温. 恒压过程, 下列物理量的意义与计算方法:l f Hm Sm f Gm l r Hm r Sm r Gm l6.ecc 定律: 反应式可以作为代数方程式运算l及其推广: 公式(2)l 公式(3

2、)l 公式(5)l7.Gibbs 公式 : (任意温度下的函数)l 公式(4*)l8.反应转变方向的温度:l温度为T时rGm,T =0,T转向= rHm / rSm l9.任意条件(非标准)下(热力学等温方程):rG m,T = rGm,T +RT lnQ 公式( 6 )l10.标准平衡常数11. rGm,T 与K T的关系: lrGm,T = -RT ln K T 公式( 7 ) l用于rGm,T 和K T的互相计算l注意: 1)温度T 时的rGm,T必须用Gibbs公式计算l rGm,T = rHm - TrSm 公式(4*)l 2)注意能量单位的统一; l rGm,T 的KJ. mol-

3、1与R 、 rSm的J. mol-1 . K-1l 3) rHm, rSm, rGm大小与反应方程式的系数有 关,且有加和性。 但K T没有加和性。l12.化学平衡的移动(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l 1)浓度、 总压力的影响: 会理论分析和熟悉结论rG m,T = RT ln (Q / K T ) 公式 (8)l 2)温度影响 公式 (9)第二章l1.基本概念: 反应速率、有效碰撞、基元反应、 活化分子、活化能、反应级数及其确定方法l2.反应焓变与活化能的关系: l rHm= Ea 正- Ea 逆 公式( 1 )l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质量作用定律(基元 反应):l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

4、累尼乌斯 (Arrhenius)公式( 2 )公式( 3 ) 经验公式:l与不同温度下 k 的计算(直线关系):l 公式( 4 )l5.T总是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降低活化能, 使 速率加快第三章l1.溶液浓度的不同表示方法:l溶质B的量浓度C(mol . L -1)l溶质B的量摩尔浓度mB(mol . kg-1)l溶质B的摩尔分数公式( 1 )公式( 2)公式( 3 )2. 蒸汽压、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数值:公式(4)公式(5)3. 沸点、凝固点溶液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数值:l4.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 只与 mB有关与溶质为何物无关。l 及:tb、 tf性 质 蔗糖

5、HAc溶液 NaCl溶液 蒸气压 p 蒸气压下降 p 凝固点下降 tf .=. 0 不自发 0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l5.电解池的组成、电极名称、电极反应l 阳极 失e氧化反应 阴极得e还原反应l 阴极:实析的氧化态物质 先放电 l 阳极:实析的还原态物质 先放电l 阳实= 阳理+ 阳l 阴实 = 阴理 阴 公式(6)l6.理论分解电压 V理分= 阳理- 阴理 实际分解电压 V实分= 阳实- 阴实 公式(7) 超电压 V超=V实分V理分= 阴 + 阳 公式(5)8.影响电极反应的因素与电解产物的一般规律 阳理0I0阳阴阴理阳实阴实V理分V实分I阳极阴极7.超电势与电解池的极化曲线l9.金

6、属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及电池极化对腐蚀速率 的影响腐蚀电解池的极化曲线阴实I=0 平衡I0时阴阳阳实阴理阳理E理论E实际腐蚀电池的 极化曲线:10.防腐的主要方法第五章l1.微观粒子运动的一般规律: 波、 粒二象性; 能量量 子化; 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一波函数l2.四个量子数(符号、 名称、 意义、 取值范围); l用量子数(或波函数)表示电子的运动状态(可取的值 )l3.基态原子的近似能级顺序:1s ;2s 2p; 3s 3p ;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 7s 5f 6d 7pl4.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先按近似能级顺序填充, 后重排归层”。 l5.元

7、素周期表与元素的分区,各区元素的价电子。注意的取值 7.原子周期性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Z、半径、电离能I、 电负性、 金属性与非金 属性等的解释(一般规律与特殊性)l6. Z的计算:Z= Z - 第六章l1.化学键的基本类型l2.共价键与价键理论: 键和键,l 键的极性(用电负性数据判断)l3.键参数:键能、 键长、 键角4.杂化轨道理论:杂化的基本类型, 分子空间构 型, 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原则1)有机分子中, C原子都杂化, 因为C总是4价 而不是2价2)化学键数目超过中心原子的单电子数都杂化, 如HgCl2、 BCl33)实测几何构型与VB理论预期不符合时, H2O, NH3 (记住这些特例, 推断其它, 举一反三)l4)用中心原子连接其它原子的数目, 反推等性 SP, SP2, sP3杂化l5. 分子的极性与极化:分子的极性的判断l 偶极矩、 极化率l6.分子间力与氢键:l分子间力(vdW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l色散力为主且普遍存在, l氢键形成的条件方式第七章l1.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位键l2.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l 中心离子、 配位体、 配位数、 内界、 外界 l3.配位化合物的命名l4.配离子的平衡与有关计算祝同学们: 新的一年,新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