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总体评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128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8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总体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总体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总体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总体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总体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总体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体检报告的总体评价(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监护体检报告 总体评价分析职业健康监护的定义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 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 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 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 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 ,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 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 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禁忌症的定义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 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 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 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 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 病理状态。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职业健康

2、监护档案管理 职业健康检查岗前岗中离岗应急的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 病危害接触史; 2.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 结果; 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 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的健康资 料。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岗前、岗中、离岗和应急的健康 检查职业健康检查属于预防性健 康体检的范畴,是预防医学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在职业健康监护 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中的上岗前检查是为了了 解准备就业工人健康的情况,便于安排 适当工作,及时发现就业工人中的高危 人群,根据就业禁忌症要求安排工作, 上岗前的健康监护资料还可以做为前瞻 性

3、调查的依据,并可以与以后的在岗期 间和离岗时的资料对照,及时发现职业 病危害,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 动者不得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 业。岗中:在岗期间的检查是已在本岗位工作期间 ,根据接触毒物的不同和根据劳动者出 现频率较多的重要症状、体征, 通过流 行病学分析运用临床检验、特异性检验 指标确定监护检查的项目,也就是做一 些针对性的检查,发现职业禁忌或者有 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应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对需要复查 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 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离岗:离岗时检查也是职业健康检查的一 个重要部分办法中明确指出: 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时职

4、业健康 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 订立的劳动合同。应急:应急的健康检查是指在劳动者遭受或可 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时,应组织其进 行健康检查或医学观察。其目的是为了 及时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急性职业病或 健康损害,以便早期治疗,防止出现严 重职业病,保护工人健康。一般适用于 应急救援或发生事故后的体检。职业健康监护的工作程序1.用人单位根据相关法律制订本 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计划。职业健康监护的工作程序2.用人单位选择并委托具有职业健康检查 资质的机构对本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 素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为了系 统的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用人单位可选 择相对固定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负责本 单位的

5、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职业健康监护的工作程序3.用人单位制定职业健康检查年 度计划,签订委托协议书。内容 包括: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 类、接触人数、健康检查的人数 、检查项目、检查时间和地点等 。职业健康监护的工作程序4.用人单位在委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本 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职业 健康检查的同时应提供以下材料:用人 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种类和接触人数、职业病危害因 素监测的浓度和强度资料;产生职业病 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和材料;职 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及其 他有关资料。职业健康监护的工作程序5.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进行汇总,并按照委

6、托协议的要求,在 规定的时间内向用人单位提交健康检查 结果报告。内容包括:检查结果;检出 的可疑职业病的劳动者、有职业禁忌及 出现异常情况人员的名单和处理意见; 根据需要,结合作业环境监测资料,分 析发生健康损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干 预措施、建议和需要向用人单位说明的 其他问题等。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1.早期发现职业病、职业健康损 害和职业禁忌症;2.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 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3.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作业环境 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 程度;4.识别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高 危人群;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5.进行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 环境条件,改

7、革生产工艺,采用 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对职业病患者及疑似职业病和 有职业禁忌人员的处理与安置;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6.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7.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 病防治对策服务。健康监护评价的定义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工作场 所监测资料,对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危害程度、防护措施效果等进 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职业健康监护评价依据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 生部第23号令) 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评价依据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4.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卫生部第24号令)5.

8、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劳动保 护条例(国务院第352号令)职业健康监护评价依据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6.职业病目录(卫生部、劳动保 障部、卫法监发2002108号)7.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 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的原则科学性 实用性 前瞻性 指导性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的目的评估劳动者健康状况 预测劳动者健康趋势 筛选职业病高危人群 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 评价干预措施效果职业健康监护评价的内容-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与评价 -建议和处理意见:根据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与评价 和作业环境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而得出的。 1.分析劳动者健康损害和职业接触的因果关系; 2.指出在职业病防护,管理及

9、个人防护方面存在 的问题; 3.提出改进意见和干预措施及加强个人防护的建 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评价应遵循法律严肃 性、科学严谨性和客观公正性。 必要时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健康监 护评价。即通过动态的观察劳动者的健康 状况给以相应的评价,结合作业环境中职 业病防护设施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改进意见和干预措施等,达到评价防治职 业病效果之目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包括总结报告和体检结 果报告: 总结报告:受检单位、应检人数、实检人 数、受检率、体检时间和地点,发现的疑 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其他疾病的人数 和汇总名单、处理建议等。职业健康检查结

10、果报告体检结果报告:对每份体检表由医师填写体检结论并签 名。体检发现有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 、需要复查者和其他疾病的劳动者要出具 体检结果报告,包括受检者姓名、性别、 接触有害因素名称、检查异常所见、结论 、建议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个体体检结论: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对劳动者个体 的健康状况结论可分为5种: a.目前未见异常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检查指标均 在正常范围内。 b.复查检查时发现单项或多项异常,需要复查确定 者,要明确复查的内容和时间。 c. 疑似职业病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或可能患有职业 病,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d. 职业禁忌症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的患者,要写

11、明 具体疾病名称。 e. 其他疾病或异常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 些检查指标的异常。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健康资料具有敏感性。不适当的或不正 确的收集健康资料对工人个人可能会有 严重的和长期的影响。因此,健康相关 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必须在具有良 好的质量控制系统中进行,这是十分重 要的,这样既保护了工人个人的隐私, 也可以保证健康监护资料不被用于歧视 性的目的,或不被用于损害工人的利益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1.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主要是指职业健康 检查记录、健康评价和健康监护报告及 所有相关的原始资料和档案(包括电子 档案)。 2.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收集的劳动者健 康资料只能用于以保

12、护劳动者个体和群 体的健康为目的的相关活动,应防止资 料的滥用和扩散。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3. 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应该遵循医学资料的保 密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应注意维护资料的完 整和准确并及时更新。 4. 劳动者有权了解自己的健康资料,并有权 得到资料的复印件。向工人解释结果时,应 考虑工人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 5.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以适当的方式向用人 单位、劳动者提供和解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信息,以促进他们能从保护劳动者健康和维 护就业方面考虑提出切实的改进措施。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6.在应用健康监护资料评价劳动者对某 一特定作业或某类型工作是否适合时, 应首先建议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和加强个 体防护,在此前提下才能评价劳动者是 否适合该工作,同时劳动者健康状况和 工作环境都在随时发生变化,所以判定 是否适合不应该只是一次性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报告格式介绍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