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7099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Collection And Treatment Of Blood SampleKEY POINTS1.Collection of blood sample.2. Announcements of sample collection. 3.Action principle and suit range of anticoagulant.4. Use dosage of anticoagulant.主要内容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第二节 抗凝剂的选择和应用第三节 血液标本的保存与处理 第一节 血液标本的采集一、标本的采集方法1、分类全血:用于细胞计数、分类、形态观察;血

2、浆:全血去除血细胞,用于血栓止血检测;血清:全血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液体,用于生 物化学、免疫学检测等。2、采集方法(1)毛细血管采血法:微量检测(the collection of capillary blood) 采血部位:耳垂或手指末梢(2)静脉采血法:(the collection of venous blood) 用于血沉、免疫、生化等检测项目部位:以肘部静脉为主(3)动脉采血法:血液气体分析( vacuum tube for blood collection)部位:深部动脉如股动脉、桡动脉等。二、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标本采集时应规范操作,以减少误差; 毛细血管采血时应避开伤损部位,避免

3、挤 压皮肤,血液应自然流出; 静脉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不宜太长; 动脉采血后应立即与空气隔绝,阻止血气 交换。 二、标本采集的质量控制 容器要洁净干燥,避免强力振荡引起溶血;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 抗凝的标本其比例要准确,必要时需修正; 尽量避免输液时采血,因可干扰测试结果; 注意:严禁在静脉输液管中采集血液第二节 抗凝剂的选择和运用抗凝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或抑制血 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的活性,以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 抗凝剂: 钙拮抗剂、肝素。概念抗凝原理: 使用方法:草酸钠0.1mol/L和血液1:9。 优点:溶解性好,价廉。 缺点:对凝血因子保护功能差,影响凝血 因子;形成草酸钙

4、沉淀物,影响自动凝血 仪器的使用。 使用范围:逐步被淘汰。一、草酸盐抗凝原理:与钙离子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 使用方法:配成109 mmol/L的浓度和血液 1:9,106 mmol/L的浓度和血液1:4。 优点:对凝血因子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缺点:血液中溶解度低,抗凝作用较弱。 使用范围:止血学检验、血沉、输血保养 液(毒性小)。二、柠檬酸钠(枸橼酸钠)三、乙二胺四乙酸(EDTA)盐 抗凝原理:生成可溶性的鳌合物。 使用方法:15g/L EDTA和血液1:10。 优点:对红细胞和白细胞形态影响小。 缺点:影响血小板的聚集。 使用范围:全血细胞分析和血细胞比容测 定,不适用于出凝血实验和血小板

5、功能。四、肝素抗凝原理:加强抗凝血酶作用。 使用方法:肝素钠1g/L与血液1:10。 优点:抗凝能力强、不影响血细胞体积、 不易溶血、能耐高温。 缺点:引起白细胞聚集,使白细胞计数降 低,不利于制备血涂片,价格昂贵。 使用范围:红细胞脆性实验,科学研究等 。第三节 血液标本的保存与处理保存:血液学检验标本,室温2d; 分离以后的血浆2030室温中储存4h; 4冰箱可储存1d,-80冰箱可储存30d; 生化检验和免疫学检验的标本4冰箱可 储存1周。处理原则: 血液标本在不抗凝情况3060min凝固后 析出血清; 血凝测定,应充分抗凝后尽早离心分离 血浆,在2h内完成测定或4冰箱中保存 ; 血液形态学检验的抗凝标本应放置在室 温中,不宜冷冻,14h内无影响,但应 及时制作血涂片。 第三节 血液标本的保存与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