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612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生物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生物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生物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生物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4章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人教版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教学过程FC学情分析教学反思G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 以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合作,体现以学生 为主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评价。E教学流程教学过程FC学情分析教学反思GD教学目标A教学理念B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 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 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的是以水和无机盐 的跨膜运输为例,说明细胞膜是选 择透过性膜,其中本节的“植物细 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探究”是全书的 第一个“探究”,将为学习后面的 探究活动奠定基础。E教学流程教学过程F教学反思GD教学目

2、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C学情分析 通过初中阶段以及前几章节的 学习,学生对于细胞的分子组成 、基本结构和探究的基本步骤已 有了一定的认识,很渴望在此基础 上进一步探索与细胞功能有关的 知识。E教学流程教学过程FC学情分析教学反思G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D教学目标E教学流程(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2)列举水的跨膜运输,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3)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 2、过程与方法: (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方法,培养

3、学生质疑、求实 、 创新以及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和精神;(2)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尊重 他人; (3)在实验操作中,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教学过程FC学情分析教学反思G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D教学目标E教学流程(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探究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浓度 梯度的。2、难点:(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进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 实验设计和操作。教学过程EC学情分析教学反思F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C教学流程D教学目标3.分析渗透现象,自主构建概念2.问题引领,诱发探究心理1.课前准备,小组制定探究方案4.讨论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7.拓展延伸8.总结与评价5.资

4、料分享,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6.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F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G一、课前准备,小组制定探究方案E教学流程设计意图:明确学习目标,为本节 教学的顺利开展作好铺垫。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F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GE教学流程复习:细胞的边界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设疑:1.细胞物质的进出会不会受到这个边界的限制?2.不同的物质进出的方式一样吗? 3.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 二.问题引领,诱发探究心理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和设置 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 的结合点,启发思维,产生质疑, 激发探索新知的欲

5、望。 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F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GE教学流程三、分析渗透现象,自主构建概念组织阅读书本组织小组讨论与分析自主构建知识 演示渗透现象F教学过程思考与讨论1.渗透作用进行时,蔗糖分子和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是否都通过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通过数量一样吗?为什么?3.漏斗的液面会无限上升吗?为什么?4.如果用一纱布代替半透膜,结果会怎样?原因?5.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 ,结果又会怎样?原因?讨论问题3.4.5,启发归纳得出:2.条件: 具有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不同设计意图:利用动画演示,增强直观感;设 计“问题串”是为了以

6、问题驱动学习,引导学 生自主、探究、合作,最终完成对知识的主动 建构。 讨论问题.,启发归纳得出:1.渗透作用:水分子顺着相对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现象 。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F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GE教学流程四.讨论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创设问题情境识图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引导回忆红细胞的有关知识扫描电镜下 的红细胞为 双凹型的椭 球结构F教学过程清水中0.9%生理盐水中10%的盐水中(1)图中所示的红细胞出现了什么 现象?为什么?(2)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 胞一定会由于吸水而涨破吗?(3)你认为红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多 少取决于什么条件?(4)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

7、物 透过细胞膜吗?这说明红细胞的 细胞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什 么膜? 讨论分析清水中0.9%生理盐水中10%的盐水中总结红细胞吸水和失水规律 溶液的浓度小于红细胞内部的 浓度时,红细胞吸水而膨胀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质的 浓度时,红细胞失水皱缩 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质 的浓度时,水分进出红细胞就 处于动态平衡得出结论:动物细胞相当于一个渗透装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 和分析、总结,进而得出科学结 论的能力。 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F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GE教学流程五.资料分享,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意图:培养搜索资料,结合生活 实际,有利于提高生物学

8、知识运用的 能力和学生的科学养素,同时引导学 生善于从生活的实例中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作出假设。 交流与动 、植物细 胞吸水和 失水相关 的实例并 分析尝试从 生活实 例中提 出问题 、作出 假设教师实 物演示 “萝卜 条的吸 水和失 水现象 ”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F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GE教学流程六.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展示参考案例案例交流组织实验与讨论成果交流归纳总结展示参考案例,强调实验细节 探究主题: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2.作出假设: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失水,在低浓度溶液中会吸水。1.提出问题:细胞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 3.设计实验:(1)器材的选择:

9、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质量浓度 为0.3g/mL的蔗糖液、清水、显微镜、刀片、镊子、滴管 、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F教学过程(2)方法步骤:1、滴清水2、取材3、平展4、盖盖玻片制片5、显微观察:先低倍后高 倍6、滴0.3g/mL蔗糖溶液观 察现象7、滴清水再观察现象观察4.预期结果:在高浓度溶液中,植物细胞的液泡会失水 而缩小;在清水中,液泡会吸水而变大。5.进行实验,观察记录: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蔗糖溶液清水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与预期一致,可得出结论7.表达和交流:交流、质疑、解释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同时思考与讨论(1)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它会由于过多的 吸水而涨破

10、吗?若液泡是无色的,哪容易观察到 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吗?这与选材有关吗? (2)什么情况下植物细胞会失水,现象如何?什么 情况下植物细胞会吸水,现象如何?(3)成熟的植物细胞能看作一个渗透装置吗?如果 能,那什么结构可看成半透膜?(4)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与预期相吻合吗?如果 不符合,你认为应当作何解释?1.交流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回答问题1 )成果交流2.汇报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现象与原因(回答问题、4 )2、滴入清水时,又出现 的现象质壁分离复原1、滴入0.3g/ml蔗糖溶液时 ,出现 的现象质壁分离归纳总结:原生质层可看作半透膜。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当

11、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吸水,出现质壁分离复原。所以: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装置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案例的亲身设计、成果交流、师 生点评、案例展示、自我修正以及实验操作、结果分 析等过程的体验,引导学生逐步领悟探究过程的一般 方法与基本思想,从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动手操作 、语言表达、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的具体讨论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求实、质疑、 探索的精神。 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F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GE教学流程六.拓展延伸 1、请尝试把实验药剂改为:0.1g/mL、0.8g/mL的蔗糖溶液或0.3g/mL的KNO3溶液,结果会怎样?2、实验

12、设计:你会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判断植物叶肉细胞是否为活细胞,请你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并预 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设计 实验,拓展视野,巩固知识,进一 步培养学生求实、质疑、探索的精 神。 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F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GE教学流程七.总结与评价一、渗透现象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的一般过程)设计意图:知识系统化,及时引导自 我反馈与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与探究活动。 项 目自评小组互评总评1、能主动参与预习,并制定探究报告 2、能自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作出合理假设 3、

13、制定的实验计划具科学性、可行性 4、积极参与实验操作、爱惜器材 5、能以适当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与结果 6、能就实验真实结果,分析原因并得出相应结论 7、主动参与合作、讨论、表达与交流 8、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备注:按优、合格、不合格等级评比。五项以上优总评优,二项以上不合格总评为 不合格,其他为合格。 附 探究活动评动评 价表 姓名: 班级: 小组长: 年 月 日C学情分析FD教学目标B教材分析A教学理念教学反思教学过程EE教学流程1.本节课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线, 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充分体现 了学生的主体性。2.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活动条件, 激发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本节师生互动场合较多,要求老师 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