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教育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8241841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教育与教育学(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定义填空、选择广义狭义 二、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填空、选择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萌芽阶段特点 二萌芽阶段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及著 作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孔 子教育作 用教育对象教育目 的教育内 容教学原 则与 方法道德修 养的 方法教师观社会 个人 “有教无类” 德才兼 备的 君子文化知 识 道德教 育因材施 教立志有 恒学而不 厌启发诱 导自省自 克诲人不 倦学思结 合身体力 行以身作 则谦虚笃 行改过迁 善爱护 学 生学 记记 教育 作 用教育 制 度 和 学 校 管 理教学 原 则论教

2、师为国 家 培 养 人 才学制 与 学 年课内 外 结 合师严 道 尊教学 进 程 和 考 察 标 准教学 相 长 预时 孙 摩 长善 救 失 启发 诱 导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政治学伦理 学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论演说家的教育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一创立阶段的特点 二创立阶段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及著 作填空、选择、判断、简答教育的 作用 和目 的教育适 应自 然的 原则班级授 课制统一学 制和 学年 制学科课 程教学原 则夸美纽纽 斯 大教 学论 社会人是他整 个教 育思 想体 系的 根本 性原 则直观性 循序渐 进 启发 巩固性教育目的教育内

3、容洛克教育 漫话绅士体育、德育、智 育教育 目的培养 自然 人的 途径各个 年 龄 阶 段的 教育 卢卢梭 爱 弥儿 培养 自然 人自然 的教 育 人的 教育 事物 的教 育教育目的要素教育裴斯泰洛齐齐 林哈德与 葛笃德促进人的能 力的发展教育学 的理 论基 础教育 目 的课程 体 系教学 方 法教育性教 学原则教 师 权 威赫尔巴 特 普通 教育 学心理学 选择 目 的六种道德 目 的教育 本 质教育 目的课程 与教 材教学 五步 骤儿童 中心 论杜威 民主 主义 与教 育生长活动 课 程 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填空、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

4、民主主义 凯洛夫:教育学 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 其核心教育思想是集体主义教育;平行 教育原则;前景教育原则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 苏霍姆林斯基: 布鲁纳: 布鲁姆: 瓦根舍因: 皮亚杰: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派别:德国的实验教育学 ;德国的文化教育学;美国的实用教育学;法国 的制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系统科学的 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填空、选择 一、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利托尔洛、沛西能 主要观点:教育是个生物学的过程,生 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二、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孟禄 主要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

5、对成年人的无 意识的模仿。 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第二节 教育的发展填空、选择 一、原始形态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的无阶级性、平等性 教育内容简单 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二、古代学校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作为 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有阶级性,与生产 劳动脱离。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道统性、专制性、 刻板性、象征性。 三、现代学校教育 一形态:从社会性质上,分为资本主 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分为工业社会的 教育和知识社会的教育 二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

6、生 产性、科学性、世俗性、国际性、终身性 第三节 当代中国教育 一、历史定位:1903年 二、发展 一发展历程: 新中国初期的教育:1945-1952 1953- 1957 1958-1966 “文革”十年的教育 改革开放后的教育 二发展现状 三、改革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填空、选 择、判断说明、简答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对教 育的制 约经济发 展制约着教 育事业发 展的物 质基础政治制度 决定着 教育的 社会性 质文化影响着教 育的价值取 向科技的发展促 进了现代教 育的科学化 过程经济规 模和速度制 约着教育事业发 展的规模

7、和速度决定着教 育的领 导权教育的课程内 容科技的发展变 革着现代教 育的课程设 置和内容体 系经济结 构和布局制 约着教育事业发 展的结构和布局决定着教 育管理 体制学校的育人模 式科技的发展变 革着现代教 育手段、方 式和方法经济发 展通过对 人 才和知识的需求 制约着教育目标 的设定决定着社 会成员 的受教 育权利教育的历史传 统经济发 展水平制约 着学校的课程设 置与教育内容决定着教 育标准 和有关 教育内 容 简答: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第二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 政治文化科技教育在社会 发展中的 作用教育再生产 劳动 力教育促进 人的政 治社会 化传递 -保存 文化传播科技

8、教育再生产 科技教育培养 现代 政治、 法律人 才传播-交流文 化创新科技教育推动现 代经济 的 知识化过 程教育促进 现代 政治民 主化选择 -提升 文化创造-更新文 化 判断说明: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填空、选择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先导性、全局性 、基础性地位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处于优先发展 的战略重点地位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填空、选择 一、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概述选择、填空、 简答 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 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二

9、、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内发论孟子弗洛伊 德威尔逊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多因素相互 作用论辩证 唯物主 义观 点 第二节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选择、填空、判断说明 一、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二遗传素质的作用性质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1、社会环境对人发展作用的表现:环 境是人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 提供对象、手段、资源和机遇等;人是在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2、主要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家 庭环境;大众传媒 二环境作用的性质与特点 1、环境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复杂性 。 2、

10、环境虽对人的发展起重大的影响作 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三、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判断说明、简答、论述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 进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特殊性 二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具体作用 :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 力量、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二、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 的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选择、填空、判断 说明 一、概念 二、意义和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 有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衡量和评 价的重要标准 三

11、、影响教育目的制定的因素 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是确 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二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三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理论选择、填空 一、西方教育目的理论:宗教本位、社 会本位、个人本位 二、我国古代教育目的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培养能够 维护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政治人才 三、西方国家的教育目的 欧洲中世纪教育目的 西方国家的近现代教育目的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选择、填空、判 断说明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目的的历 史演化 一发展演变情况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思想观点 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素质教育 一内涵 二基本观

12、点 三提出和发展 四实施 第四节 我国中小学的培养目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二、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选择、填空 一、教育制度的内涵 二、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根据发展历 史划分学校教育的 层次学校教育的类 别结构学校教育 的形式学校 教 育 制 度 类 型古代学制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全日制现代学制初等教育职业教育半日制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业余制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三、影响教育制度的因素:政治、经济、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学制发展因素 第二节 现代学制的确立与发展一、古代学制中国古代 学制古希腊西方中世 纪 古代学 制官学斯巴达教会学校私学雅典世俗学校书院中世纪

13、大 学 二、中国现代学制的确立与发展选择、 填空、简答 一旧中国的学制 1901-1911年的清末发展阶段:1902年,壬 寅学制。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 制。 1903年,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一 个现代学制。 1912-1922年的民国初期发展阶段:1912年 ,壬子癸丑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新学 制、六三三学制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与发展 三新时期的学制改革 三、西方现代学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产生的动力和原因 二形成的两条途径 三三种基本类型的学制 单轨学制 、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 四二战以后的新发展 1、重视学前教育 2、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 限延长 3、高等教育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