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38440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0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戏剧(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八世纪的启蒙主义戏剧启蒙主义戏剧产生的背景、特点、 代表作家与作品一、启蒙主义的含义与内容 (一)含义 启蒙主义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后欧洲资产阶级的第二 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 帜,以先进的思想教育群众,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的各个领域对封建社会的一切观念形态展开了全面的 清理与批判,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 和理论条件,因而有“启蒙”之名。启蒙运动是文艺复 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它继承了人文 主义者的理想,要求从教会束缚下解放个性,而且比 人文主义者更进一步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社会的 全部上层建筑,其目的是推翻封建政权,建立资产阶 级政权

2、。因此这一思想文化运动也是政治革命运动。 (二)内容 1、启蒙运动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 宣扬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反对专制暴政。 从中世纪以来,欧洲教会仍是主要的封建堡垒,它宣 称神权和君权是至高无上的,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帝 王权力是神授的。启蒙主义肯定世界是物质的,国家 权力属于人民。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和宗教容 忍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对抗天主教 权威和宗教偶像。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深入 ,它反封建的范围更广,从道德伦理扩大到整个上层 建筑;反封建的目标更明确,直接以推翻封建制度为 目的,更带有政治色彩。2、启蒙运动宣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3、。自由、平 等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法国在18世纪有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天主教教士, 第二等级是贵族,第三等级是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 平民。资产阶级不满政治上的无权地位,反对贵族特 权,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出天赋人权的理论 ,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自由和 平等是人的天性的最高表现。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 专制统治和贵族特权。自由、平等的理念是启蒙运动 中最鲜明、最有号召力的两面旗帜。3、启蒙运动崇尚“理性原则”。 启蒙思想家所强调的理性与古典主义者有着本质的区 别:古典主义所谓理性,是和情感、情欲相对的概念 ,认为人的情欲会破坏理性,因而要求以理性支配意 志,

4、以意志支配感情,以突出公民义务,建立君主专 制下理想的道德规范,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封建国家整 体利益。启蒙主义则提出铲除封建王权的口号。启蒙 运动把理性与人的天性(即自由平等)联系起来,要 求按人的天性建立未来社会,即自由平等的“理性王国 ”。要求人们思考并否定现存的一切制度的合理性,用 理性检验所有的旧制度、传统习惯和道德观点;不承 认任何外在的权威,宗教、社会、封建国家制度都受 到最无情的批判。他们真诚地相信封建主义制度一经 铲除,全体人民将普遍享受自由平等的幸福生活,他 们真诚地相信自己是为了全人类而奋斗的。 4、宣传普及和提倡科学、文化和教育,用以改造社会 。在对民众进行启蒙的同时,把希

5、望寄托在教育统治 者身上,幻想他们接受教育后成为开明君主,实行开 明政治。二、启蒙主义文学的特点 (一)政论性和哲理性。 启蒙文学家经常在作品中插入一定的政论成分,用流 畅而富于雄辩的纯理性的散文语言,宣扬启蒙思想, 探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作者写作的目的往往是为 了阐明某种政治主张和哲学思想。因此,政治倾向性 鲜明,教育目的明确。致使一些作品说教过多,忽略 了人物性格刻画,把人物作为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犯 了概念化的错误,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 启蒙主义文学主张表现现实生活,特别注意描写平民 的日常生活,塑造平凡的普通人的正面形象,表现人 性的复杂性。古典主义

6、要求用古代题材,写王公贵族 ,写普遍人性,把好的和坏的品性都放到极端的程度 来描写。启蒙主义不借古代题材发挥,他们着重反映 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描写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和崇高 感情。 (三)启蒙主义绝大多数用散文写作,很少用诗体进 行创作。狄德罗提出以散文代替韵文,以求和现实生 活更加接近。他们用民间故事和人民的语言,使之为 民众所理解。古典主义要求创作首先为宫廷服务,迎 合贵族趣味,轻视民间和世俗文学。十八世纪启蒙作家创造了一些新体裁,如哲理小说、 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游记体小说等,使小说文 体变得多彩多姿,为19世纪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戏剧方面,启蒙作家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正剧(又 称

7、严肃喜剧)这一新的戏剧形式。正剧的首创者是狄 德罗和莱辛,它抛弃了古典主义的框框,把喜剧悲剧 因素统一起来,以第三等级为主角,着重在作品中探 讨严肃的社会问题,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常事,并 运用日常口语,从而使戏剧更加贴近生活和时代。三、伏尔泰 (16941778)十八世纪声望最高的启蒙作 家。共写下50余部剧作,其中27部悲剧是主要部分 。 伏尔泰的悲剧师承高乃依和拉辛,又受莎士比亚的影 响。他第一个把莎士比亚戏剧介绍到法国。他的悲剧 均为 5幕诗体剧,情节虽然比较复杂,但并不违背三 一律。其中有出自古希腊神话传说的俄狄浦斯王 (1718)、古罗马历史题材的布鲁图斯(1730)和 凯撒之死(

8、1735);有借鉴莎士比亚奥赛罗 据基督教历史故事写出的扎伊尔(1732);中国 孤儿(1755)则取材于元杂剧赵氏孤儿。 伏尔泰致力于把悲剧作为传播自己哲学思想的讲坛, 他的悲剧形式上是古典主义的,内容却贯穿着启蒙主 义精神。他在布鲁图斯这部描写古罗马共和派与 贵族派之争的政治悲剧里,宣扬反对专制政体、牺牲 个人利益的崇高理想。罗马共和党元老布鲁图斯的儿 子把祖国出卖给被驱逐出境的罗马暴君,布鲁图斯毫 不犹豫地判处儿子死刑,在儿子被处决后,他说:“罗 马自由了,这就成了!” 这部剧作激起法国人民对专 制暴政的仇恨,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起了很大作用 。在札伊尔中,反对宗教狂热,主张不同信仰彼此

9、 共存。作品叙述了伊斯兰教的苏丹奥洛斯曼和女基督 教徒札伊尔相爱的故事,宗教偏见在这对情人之间引 起了一连串的误会,终于导致悲剧的结局。 伏尔泰从事戏剧创作,其目的是把戏剧作为宣传武器 ,用来激起法国人民向封建专制制度、宗教狂热作斗 争。他的悲剧以曲折有趣的情节和先进的政治内容吸 引观众,在十八世纪起到传播启蒙思想的重大作用。 四、狄德罗(1713-1784)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戏 剧理论家。 狄德罗的戏剧,尤其是他的戏剧理论,在18世纪的法 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意味着古典主义的终结,宣 告了资产阶级戏剧观的诞生。 狄德罗的戏剧理论著作 主要有关于私生子的三次谈话(1757)和论 戏剧诗(

10、1758)。 (一)要求艺术平民化,明确提出戏剧是反封建斗争 的有力武器。主张用符合资产阶级的市民剧来代替为 封建宫廷服务的古典主义戏剧。 (二)提出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戏剧体裁:正剧。 针对古典主义关于悲剧和喜剧的严格界限和两者不能 混淆的观念,明确指出:在悲剧与喜剧之间有一个宽 广的领域,可以创造并发展多种戏剧类别。他把这种 类别称为“严肃戏剧”、“严肃喜剧”、“家庭悲剧”。这 种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第三种戏剧类型、亦即后人 所谓的“正剧”。古典主义认为悲剧表现“崇高”的感情 ,应当反映王公贵族的生活,喜剧用以讽喻世态人情 ,讥笑的对象则是第三等级,结果资产阶级在戏剧中 成为受揶揄的对象,

11、资产阶级人物只有在喜剧里才有 一席之地。狄德罗指出,喜剧和悲剧在任何等级里都 会产生,资产阶级和平民同样具有“崇高”的感情,应 在舞台上表现他们。 (三)指出戏剧要起教育民众的作用,剧作家要关心 现实,反映现实。由此出发,他提出了现实主义戏剧 的基本原则。他的理论大大促进了欧洲现实主义戏剧 的发展。 狄德罗的戏剧理论和创作是对封建贵族戏剧观的否定 。他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了顺应时代变 革需要,适合资产阶级利益,旨在打动观众并使之受 教育的现实主义的戏剧理论。五、博马舍, (1732-1799) 法国最优秀的启蒙戏剧家 。代表作“费加罗三部曲”。 (一)塞维勒的理发师(又名防不胜防)共

12、4 幕。此剧描写封建的老医生霸尔多洛强迫养女罗丝娜 和自己结婚,罗丝娜却爱上了年轻的阿勒玛维瓦伯爵 (化名为兰多尔),伯爵依靠他的旧仆人费加罗的帮 助,冲破霸尔多洛的防范,获得爱情结合的故事。 1、剧情梗概 第一幕 伯爵为追求可爱的罗丝娜从马德里来到塞维勒,在街 上遇到原先的仆人费加罗。费加罗告诉伯爵,当初伯 爵给他介绍陆军部队药房管理员的差使后,因为他喜 爱作诗而被部长辞退。当他从事创作时,批评家、书 店老板和检查员又让他创作受阻,最后他改行做了理 发师。 在临街的一座楼上,罗丝娜让手中的一卷纸脱掉落到 街上,伯爵机智地把纸条捡起。罗丝娜在信中问伯爵 到底是什么身分,有什么意图。霸尔多洛将临

13、街的窗 锁上,并预备明天秘密举行婚礼。伯爵告诉费加罗,半年前在马德里他偶然见到貌若天 仙的罗丝娜,前不久打听到她的身份,于是就来到塞 维勒,天天在这儿仰望着临街的窗,却进不了她的家 门。费加罗告诉伯爵,他可以帮他恋爱成功,因为他 是霸尔多洛医生的理发师、外科医生、药剂师。 第二幕 罗丝娜询问费加罗,刚才在街上和他谈话的是谁。费 加罗告之,是他的一个穷亲戚,名叫兰多尔,这个青 年爱着她。罗丝娜要费加罗将一封信给兰多尔(伯爵 )。罗丝娜的音乐教师巴齐勒前来告诉霸尔多洛,那 个在马德里寻找罗丝娜的伯爵到塞维勒来了,霸尔多 洛托付巴齐勒给他准备好明天婚礼的法律事项。在费 加罗的策划下,伯爵装成一个喝醉

14、了的骑兵来到霸尔 多洛家,要求供给食宿,霸尔多洛表示他半年前去了 马德里一趟,免除了招待士兵的义务,但伯爵却乘机 将一封情书给了罗丝娜。 第三幕 伯爵扮成巴齐勒的学生来到霸尔多洛家,他称巴齐勒 病了,老师托他来告诉医生,那个伯爵已走。伯爵在霸尔多洛的监视下给罗丝娜上音乐课,费加罗 则要求为霸尔多洛剃胡子,霸尔多洛把一串钥匙交给 费加罗,让他去取工具,费加罗偷到百叶窗的钥匙, 伯爵告诉罗丝娜半夜里逃跑的计划。霸尔多洛听到伯 爵和罗丝娜的对话,他气得发疯,伯爵溜走。 第四幕 霸尔多洛决定晚上就结婚,巴齐勒告诉他公证人只能 在明天才能来,因为费加罗的侄女今天要出嫁。霸尔 多洛怀疑费加罗参与了阴谋,他

15、交给巴齐勒一把前门 的钥匙,要巴齐勒现在就去请公证人来。他自己守着 罗丝娜的房门,谁也不让进出。 罗丝娜在房里坐立不安。霸尔多洛告诉罗丝娜,那个 青年人并不爱她,他是费加罗和一个伯爵收买的人, 为的是坏她的名誉。罗丝娜请求霸尔多洛的原谅,同 意和他结婚,并告诉他,那伙人偷走了他的钥匙,一 会儿要从百叶窗跳进来,霸尔多洛对罗丝洛的回心转 意很高兴,他离开罗丝娜急着去布置埋伏。这时,伯 爵和费加罗跳进来,罗丝娜谴责伯爵的欺骗行为,伯 爵这才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时,巴齐勒和公证人 走了进来,伯爵贿赂巴齐勒,巴齐勒在证书上作为证 人签了字。公证人却误以为有同名同姓的两个罗丝娜。结婚手续 刚刚办完,霸

16、尔多洛带着法官和警察走了进来,但法 官证明结婚手续齐全并已生效,他还要求霸尔多洛交 代清楚代管的被监护人的财产问题。霸尔多洛机关算 尽,一败涂地。 2、人物形象 霸尔多洛是个诡计多端、粗暴、吝啬的资产者,他满 脑子封建思想,反对一切新生事物,憎恨“思想自由、 万有引力、电气、信教自同、种牛痘、金鸡纳霜、百 科全书、正剧。”他用暴力和愚昧控制养女罗希娜并企 图强迫她和他结婚。 罗丝娜是一个向往自由、不甘心受奴役、自觉地为婚 姻自主权而斗争的女性。她说:“我孤苦伶仃,被人软 禁,遭受一个非常可厌的男人的折磨,难道想要打破 奴隶的枷锁就是罪恶吗?”霸尔多洛讥笑当今的女性没 有道德感,看到男人就喜欢,罗丝娜愤怒地回答:“假 如只要是个男人就可以讨我们的喜欢,为什么您却让 我讨厌得这么厉害呀!” 剧中仆人费加罗聪明机智、乐观自信。是一个已开始 觉醒的、充满活力的法国第三等级的代表。他当过贵族老爷的跟班,养马场的兽医,写喜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