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阅读 品评诗味——古诗词鉴赏之六对比阅读的条件:n一、几个诗人同时就一件事共赋一题;n二、不同时期的诗人同咏一事或一景;n三、二人及多人唱和诗;n四、艺术手法相类似的诗;比较异同-内容篇:n比诗的题材;n比诗中季节;n比诗中情感;n比作者境界;n比艺术效果;比较异同-形式篇:n比较诗歌体式:律诗还是古体诗;n比较表现手法:叙事、抒情还是议论(说理)n比较抒情方式(整体):直接还是间接(借景 抒情,托物言志,融情于景,借典言志抒情, 借古讽今)n比较写景方式:移步换景还是定点观察(上下 、动静、远近、哀乐等)n比较表现形式(局部):意象设置,渲染,点 染,对比衬托,照应,主宾移位等n比较修辞区别;比较一:主旨对比临洞庭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问题:两首诗都写岳阳楼,主旨 分别是什么?答案:孟诗借抒大景表 达对时代的赞美,从而 为他渴望求仕作铺垫 杜诗借景物描写抒发天 地之大而家人难聚,百 姓遭殃的悲痛心情。
《游洞庭五首》(之二 )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波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李白的诗写自己洒脱不羁的情怀;刘禹锡的诗是对洞庭 美景的描绘表达的是对大自然的热爱问题:两篇都写景,表达的情 怀 有何不同?比较二:迁移对比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 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 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 ,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题目: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 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 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同:词句和诗句都表达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 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异:词句表达的不被理解的感叹和年老但志未衰的心境;诗句 表达的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的悲愤比较三:写景方式对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首诗在写景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三两声。
n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n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n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荷”的形 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比较四:意象对比答案:(1)傍晚 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 ”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 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 情,基调活泼有趣比较五:用语对比n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 而作此诗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 “ 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 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答案:n“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 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 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 ,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 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言之成理亦可n(2)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 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 ,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 的情景意思对即可)比较六:两境对比n 寄京华亲故 登崖州城作柳宗元 李德裕海畔尖山似剑芒, 独上高楼望帝京,秋来处处割愁肠 鸟飞犹是半年程若为化作身千亿, 青山似欲留人住,散向峰头望故乡 百匝千遭绕郡城n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 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 ,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 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 的感伤柳诗之“望” : 。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 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 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表达的是: 答案:n(1)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 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 一施援手的急切期待n(2)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 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基础上 展开想象,直接抒发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练习:n阅读下列两首诗,回答问题:n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 下,断肠人在天涯越调】天净沙·秋思n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 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问题:1、方框里的“越调”是什么名?“天净沙”是什么名?2、写出两人杂剧名各一3、两首曲子在语言运用上的相似之处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4、用50字左右的篇幅对第一首曲子的意境进行归纳练习:n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n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二)问题:1、甲乙两诗均属近体诗中的什么?,乙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人? 2、从内容看,甲乙两诗都是抒发了什么情感?而这种感情,甲诗 通过什么来表露,乙诗通过什么来表露?3、甲诗的作者号是什么?从乙诗推知,作者的家乡应该在现在的 哪个省?4、选择其中一首,简析其艺术手法。
练习: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n杜甫《蜀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问题:1、两首诗都属 近体诗中的什么 ?都写到一个著 名人物是谁?2、概括《蜀相 》前四句的意境 《书愤》末句 表达了什么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