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杨炆沁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95110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岁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杨炆沁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0-3岁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杨炆沁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0-3岁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杨炆沁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0-3岁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杨炆沁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0-3岁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杨炆沁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岁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杨炆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杨炆沁(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时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 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 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 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 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 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实现的。一、关于社会性发展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 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社会性社会性发展社会性社会性发展二、社会性发展的内涵沙菲尔在他构筑的儿童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心 理体系里包括:情绪,对周围亲人的亲密关系 ,自我概念,社会技能,性别角色,以及以攻 击性、利他性为核心的道德发展(Shaffer, 1989) 。 社会性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弗洛伊德心理发 展阶段论;俄国维果茨

2、基和美国米德关于个体 心理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假说;班杜拉的社会 学习理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习性学 理论等。研究0到3岁婴儿社会性的发展的重要性社会性发展在0 3岁早期教养发 展阶段具有极其 重要的作用,它 是生命个体从自 然实体转为社会 实体的开端,是 个体心理发展的 一个极为重要的 方面。 社会性发展也是儿 童心理发展的重要 方面,它对一个人的 人格、心理健康、 学习、智力发展等 具有重要影响。现 代社会所需要的人 才,不仅应当具有健 康的身体、聪明的 智慧、丰富的知识 经验,更应具有良好 的人格、个性品质 和社会适应能力。 个体是怎样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具有人类

3、生理结 构的生物人,出生几个月后,孩子就会 对人有反应,看到有人来了就高兴得手 舞足蹈,开始找人,身边没有人就开始 哭叫。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他们逐渐 熟悉妈妈的声音、妈妈的脸,产生“认 生”现象,见到妈妈就高兴,陌生人要 抱一抱时就哭了随着孩子的长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教给孩子备种行为 规则,孩子一天天地变得“懂事”,并逐渐能够“管住”自己。 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后,在老师的教育下,孩子 们逐渐接受社会的备种道德行为规范,并将这些 道德规范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加以自觉地遵 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有益于人民 的人。这就是一个生物人逐渐发展 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亦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

4、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亲子关系、同伴 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 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既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 内容(人际关系),又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重要影响因素;性别角色是作为一个有特定性别 的人在社会中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社会性的主 要方面;而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则属于儿童 道德发展的范畴。03岁婴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的发 展、交往行为、亲社会行为、生活适应四个方面 。这四个方面既独成一体又互有联系。 自我的发展自我认识 从婴儿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来看,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主体自我的认识,表现在了解自己动作与动作结果的关系

5、;区别自己与 他人,表现在了解自己身体感觉、身体器官名称及自己名字。使用语言表 示自我,表现在知道哪些东西属于自己,能表达自己的欲望,用“我”表示 自己;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表现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懂得害羞,为自己 骄傲。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在婴儿出生后第二年就已经出现。婴儿开始意识到自己是 独立于外部世界的,自己的行为具有自主性,而且可以导致某种预期的结 果。自我控制发展良好的婴儿,其社会化进程将更为顺利。 自我控制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延迟满足,表现在可短时等待食 物或换尿布时不哭闹;外抑制出现,表现在当成人说“不”时,可马上抑制 不合适的行为;内抑制出现,表现在能主动抑制有诱惑力的欲望,不

6、去做 成人不允许的事,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欲望;坚持性行为出现,表现在启动 一件事并能坚持做完,如始终遵守某一规定,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 。交往行为从婴儿交往的对象来看,可以分:亲子交往同伴交往亲子交往母婴之间的交往具有紧密感情联系的先天基础。婴 儿所赖以生存和生长的母婴之间的感情纽带是无可 取代的。母婴依恋的建立对婴儿的发展有着深远的 影响。依恋的发展从无到有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依恋萌芽,表现在对亲人爱抚行为作出反应 ,能用自己的行为唤起亲人注意。第二,依恋高峰 ,表现在紧密追随亲人,表现出强烈地独占欲。第 三,依恋牢固,表现在安全感完全建立,在亲人不 在的情况下,能与陌生人玩耍。第

7、四,依恋巩固, 表现在社交探索行为的出现,如在亲人陪伴或注视 下,可与陌生人玩耍有关依恋的研究1、依恋概述 婴儿在同照顾者的广泛接触交流中,建立 了特殊的感情联系,这种感情联系被称为 依恋(Attachment)。由于婴儿的照顾者 多为其父母,尤以母亲居多,故又称为亲 子依恋。依恋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 生3个月) 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6个月) 第三阶段:依恋关系明确期(6个月24 个月)第四阶段:目标调节阶段(24个月以 后)。 2、依恋的研究方法:陌生情境法(SS):Ainsworth等人所创Q-set:Waters和Deane提出 成人依恋访谈:由

8、main等人所创3、依恋类型A类型:回避的(avoidant)。这类儿童对母 亲在 场或不在场影响不大。其接受陌生人的安 慰就像接受母亲的安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 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又称“无依恋的儿童 ”。 B类型:安全的(Securely attached)。这类 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 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边 。 C类型:反抗的( resistant)。这类儿童逢到 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 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的极度的 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 他安全探究的基地。亲子互动亲子互动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

9、,近几 年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热,主要研究集中 在这几个方面:1、亲子互动影响因素的 研究,包括父母的各种特征,如父母的教 养方式、受教育水平等;儿童的特征,如 气质、性别等;父母的社会网络与社会支 持系统。2、亲子互动与儿童心理和行为 发展的关系,如与同伴关系、认知发展、 问题行为的关系等。同伴交往 婴儿期的社会交往主要在与父母或其他关系密 切的成人之间发生,然而与同伴的交往在一岁左 右已悄然出现。根据心理发展顺序,婴儿早期的 同伴交往行为似乎在遵循一个固定的程序进行。 具体来说,要经历以下阶段:以客体为中心,婴 儿之间的交往集中在玩具和物品上而不是针对对 方,他们互不理睬,或偶尔注意对方,相

10、互微笑 ,发出声音或出现短暂的注意;简单交往,婴儿 对对方发出的信号能迅速反应,如能模仿对方行 为,进行简单“对话”,为对方拿玩具等;互补交 往,表现在婴儿之间轮流玩玩具、躲藏、追赶等 ,或早期友谊建立,能与别人共享一个玩具(共 看一本图书等),特别亲近某个伙伴,对他人表 现出欣赏等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合作、 分享、帮助、安慰等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 概括来说,03岁婴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有如下 四个序列:第一,非生物性的亲近行为,表现在对人 微笑或表现出友好的行为、受到鼓励暗示后重复做出 讨好行为。第二,与人分享,表现在能与别人共享玩 具,能将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

11、。第三,关心他人,表 现在能根据别人的情绪推断别人的处境,表现出同情 、谦让、援助等行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第四, 理解他人内在情感,表现在经常模仿成人的社会情绪 和行为。如会表现出对洋娃娃的母爱,或医生对病人 的爱,或教师对学生的爱。生活适应03岁婴儿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决定了早期教养的任务是“以养 为主,教养融合”。“以养为主”要求我们在从事早期教养工作的时 候,除了关注婴儿身体本身的健康成长,也应该关注婴儿生活适 应能力的提高,为婴儿最终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关注婴儿本身能力(神经成熟控制能力、语言与认知发展 能力等)的情况下,生活适应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同 时每一方面又

12、可以根据发展序列,分为四个依次发展的序列。第 一,进食,表现在成人扶杯时会用杯子喝水而不是用奶瓶喝水; 用手喂自己固体食物,如饼干等;自己拿杯喝水不会洒出;自己 用勺子吃饭。第二,穿衣,表现在能配合父母穿衣;自己脱帽、 戴帽;拉上或拉下衣裤的拉链;脱去外衣、穿上不用鞋带的鞋; 解开或扣上衣服上的大扣子。第三,梳洗,表现在能模仿用面巾 抹嘴、自己擦鼻涕;自己梳头、洗脸、洗手;自己刷牙;自己能 绞干毛巾。第四,大小便控制,表现在能以声音或手势表示大小 便的要求;自己能坐在痰盂或马桶上完成大小便;白天能及时要 求上厕所;晚上大小便时知道寻求帮助。 婴儿的情绪发展任何改变人与环境关系的因素都将产生情感

13、,只要 这种关系对此人来说是有有意义的。婴儿在成长过程 中与环境有关的行为发展包括达到、爬行、步行,这 些均与情绪的发展密切相关。 当婴儿开始学会爬行之后,可能诱发来自照顾者的 更加积极的情感,如快乐、骄傲等,一旦父母习惯了 儿童新的运动技能,他们就开始鼓励孩子去探索和参 与新的活动,解决新问题。 1、情绪感染(Emotion Contagion)情绪感染是如何使婴儿对一个情绪信号 所携带的快乐的音调和信息敏感的?如果 婴儿能体验到与另一个人所表达的情绪类 似的情绪,他们就有可能在早年发现其他 人 发出的信号的意义。 Hatfield和他的同事(1994)各种情绪 感染产生的机制:有意识的认知

14、过程,无 条件和条件反射,以及动作模仿与反馈。 2、社会信号与行为调节(Social Signaling and Regulation)情绪信号的适当运用取决于两 个方面: 其一是对不同情绪表达的特定 意义的理解,并能据此作出相 应的反应; 其二是对情绪信号的参照本质 的理解,并能将情绪信号与环 境中的特定事件相联系。前者 称为情感特性(Affect specificity),后者称为参照 特性(Referent specificity )。 3、三种社会参照研究程序视觉悬崖实验陌生人实验 新奇玩具 养育问题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采用了家庭观察、实 验室观察的研究方法,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

15、 权威型(authoritative)、专制型( authoritarian)和宽容型(permissive)。 Maccoby和Martin建议养育系统由分开的2个 线性的维度,应答性和高要求性来评定,两 个维度相结合产生了4种养育类型(权威, 专制,宽容,放任)。权威型 高控制,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并坚定实施,对不良行为表示不快 ,对孩子热情,对良好行为积极肯定。 专断性 高控制,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并无条件实施,对不良行为表示愤 怒,甚至严厉惩罚,对孩子缺乏热情。 放纵性 对孩子热情,对良好行为积极肯定。很少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 对不良行为很少批评。(偷针与偷金) 忽视性 对孩子缺乏热情,很

16、少对孩子提出明确要求,亲子交往很少。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1)权威型 孩子独立性、自制力、自信心较强,待人友好。 (2)专断性 胆小,不善与人交往,缺乏自信 说谎 反抗行为 (3)放纵性 缺乏责任感,好冲动,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差。 (4)忽视性 好冲动,具有攻击性,缺乏爱心,容易出现不良 行为。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的培养(1)移情训练听故事、角色扮演,续编故事。 (2)交往技能和行为训练当别人抢你的东西时,该怎么办? 武力推开。喊“讨厌”并拒绝。找老师解决。放弃。 “别抢,一块玩” 游戏:5个孩子分3个苹果,学会分享和谦让 (3)善用精神奖励口头表扬亲社会行为:如帮助别人,通过故事讲道理 ,不要频繁使用“红花”和“五角星”姓名:杨炆沁学号:100051122107班级:10级儿英2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