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鲁教版选修4《城市化及其进程与特点》课件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92200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鲁教版选修4《城市化及其进程与特点》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3鲁教版选修4《城市化及其进程与特点》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3鲁教版选修4《城市化及其进程与特点》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3鲁教版选修4《城市化及其进程与特点》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3鲁教版选修4《城市化及其进程与特点》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鲁教版选修4《城市化及其进程与特点》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鲁教版选修4《城市化及其进程与特点》课件1(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探究一: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的不同解释人口学: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社会学: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即由乡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市生活方式经济学:产业结构的转换过程,即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地理学:人口与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 市地区的过程人口城市化地域城市化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的标志 衡量城市化 水平的指标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972万1449万883万上海城市人口比重1990年2000年2009年 城市人口数量(万) 883.61449.01792 总人口

2、数量(万)1334.71641.01921.3 城市人口比重(%)66.288.3 93.3上海人口就业结构1990年2000年12.3% 11.5%29.3% 42.7%58.4% 45.8%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 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促进劳动力从一向二 、三产业逐渐转移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化的意义项目意义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3、,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 想、观念探究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你选择城市的理由?就业机会多,机遇多 ;基础设施完善;医疗,卫生,教育,娱乐等服务周 到。城市化的动 力拉力因 素推力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娱乐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农村人口增长快 , 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 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 灾害影响大城市化的动力原理城市农村2. 2. 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产业产业产业产业影响影响第一第一产产产产 业业业业第二第二产产产产 业业业业第三第三产产产产 业业业业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

4、动力过剩 ,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 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 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 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安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安 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 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 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探究三:城市化的特点几千年前

5、几千年前1818世纪中叶世纪中叶二战结束二战结束现现 在在缓慢发展缓慢发展加速发展加速发展( (起步起步) )空前发展空前发展时间时间18001800 年年19001900 年年19501950 年年19901990 年年20002000 年年 城市城市 人口人口 比重比重2.5%2.5%13.3%13.3%28%28%41%41%50%50%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 速上升。速上升。世界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特点806040200100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时间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化示意图城市化水平低,发 展缓慢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

6、 ,城市化加快城市化水平很高,城 市人口增速减缓。伦敦的伦敦的 城市扩展城市扩展城市化阶阶段水 平发发展速 度地域扩扩 展趋势趋势常见见的问题问题初期阶阶段中期阶阶段后期阶阶段低缓慢缓慢城市规模小,城市问题不突出;城市 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分异不明显较高快快速 扩大郊区城市化、住房紧张、交通拥挤、 劳动力过剩、城市环境恶化高慢或 停滞继续 扩大大城市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 有些国家推行再城市化)易混辨析: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逆城市化:大都市区人口外迁,移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 和小城镇。再城市化:城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市中心衰 落

7、区,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加上移民的影响 ,使得市区内人口增长。中心 城区城市 郊区乡村 或小 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城市空洞化时间:时间: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期开始年代中期开始发生空间: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 国家国家 含义: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 现象现象 表现: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 量增多。量增多。 讨论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讨论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

8、象产生原因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城市产业因地租不断上扬,而迁往郊区或其他小城镇。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利 的服务。1. 城市化起步2. 城市化水平3. 城市化速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1. 城市化起步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起步早起步晚2. 城市化水平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水平高水平低3. 城市化速度发 达 国 家 :发展中国家:速度(慢快慢)速度(慢快)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比较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点比较项项目类类 型所处处 的阶阶 段起 步 时

9、时 间间目 前 速 度发发 展 水 平城市 人口 比重与经经 济发济发 展的 关系现现状与问题问题发发达国家发发展 中国家后期 (饱 和期 )早中期 (发 展期 )晚变 缓加 快高低大小相 适 应 不 相 适 应大都市带出现 ;出现现象逆 城市化出现虚假城市化和 滞后城市化现象; 人居环境下降;大 城市发展迅速四、我国的城市化1、我国城市化进程A、1949年,城市化水平为10.6%;B、建国初期,城市人口增长较快;C、20世纪60-70年代,城市人口增长缓慢;D、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与部分国家城市化速度比较中国与部分国家城市化速度比较起止年代城市人口比重增长长幅 度(%)经

10、历时经历时 间间年均提高百分 点英国1720-184020401200.17法国1800-190020401000.2德国1785-18652040800.25美国1860-19002040400.50苏联苏联1920-19502040300.67中国1980-20102040301.50A、起步晚,目前速度快,水平较低。2、特点B、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 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中心 城市发展较快,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 对滞后;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西部地区 城市化水平比较低。2、特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动力产业结构变动人口流动城市建设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

11、展关系与工业化的关系【P40活动第一题】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 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 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 促进工业化的进程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 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圈4), 完成56题。1.可知该市( )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2. 可推测该市 ( )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即学活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