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烹饪不当反致癌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76896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蕨菜烹饪不当反致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蕨菜烹饪不当反致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蕨菜烹饪不当反致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蕨菜烹饪不当反致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蕨菜烹饪不当反致癌 近年来,被称为“长寿菜”的蕨菜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但近日网上却传出蕨菜致癌的说法。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称, “蕨菜致癌”有着坚实的科学证据支持。 记者了解到,这篇文章最早发表于 2010 年,而本报当年也曾经选登,并率先提醒过新鲜蕨 菜致癌的风险。南京的专家表示,国内已有研究表明蕨菜有诱癌和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 但偶尔吃一下可以,但一定不要生吃。A 曾被称“长寿菜”含胡萝卜素矿物质,可以安神活血蕨(蕨菜是它的嫩芽)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几种植物之一,许多地方把它的嫩芽当作蔬 菜,也从根中提取淀粉。蕨菜也称长寿菜,是野生植物,素有“山菜之王”的美称。每克 蕨

2、菜含胡罗卜素 1.6 毫克、维生素 C35 毫克及多种矿物质。中医认为,蕨菜味甘,性寒, 有清热、利湿消肿、安神、活血、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发热、痢疾、黄疸等。但是近日,微博上流传起“蕨菜致癌”的说法。记者发现这则消息来自于 10 月 20 日 的生命时报 ,撰文者是科学松鼠会成员、清华大学生物化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 程博士云无心。云无心在文中说,一百多年前,人们注意到蕨这种植物能够造成牛的中毒。大量食用 的牛,最快的会在几周之后死亡。而吃得不那么多的,会导致白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 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症状。许多研究用老鼠等各种动物做实验,证实了蕨这种植物确实能够 导致动物的癌变。B 研究

3、证实会致癌幼嫩部分含“原蕨苷” ,破坏 DNA 促肿瘤生长记者了解到,这篇文章最早是在 2010 年,由民间科学组织“科学松鼠会”在互联网上 发表。本报生命周刊也曾经专门刊登过此文,并予以解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 主任陈磊垚告诉记者,早在 1994 年 03 期的贵阳医学院学报中,就有有关“蕨菜致癌” 的药理学研究记载。数位专家用新鲜甜蕨和苦蕨、处理甜蕨和苦蕨干粉饲养大鼠 7 个月, 实验结果表明蕨菜有诱癌作用和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科学证实,蕨菜中的“原蕨苷”可能是导致上述症状的罪魁祸首。而实验发现,原蕨 苷还可以跟氨基酸反应,也可以破坏遗传物质 DNA。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中都有,而人

4、吃 的蕨菜蕨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不过,新鲜的蕨菜又苦又涩,大部分人吃前一般要 把新鲜蕨菜用草木灰、碱水或焯水等方法进行处理。不过,这样的处理只是降低原蕨苷的 含量,而不是彻底消除。提示我们一个健康误区为适应恶劣环境 野菜往往“有毒”云无心博士在早期发表的文中指出, “假如一种人工合成的物质或者加工食品有这样的 劣迹尤其是致癌能力,它一定会被口诛笔伐,拉出去枪毙。但是,蕨菜是一种古老 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所以人们对它的宽容能到纵容的地步。 ”南京的专家表示, “纯天然”并不能等同于“健康”和“安全” 。一些野菜为了适应野 外的恶劣环境,在长期的生长繁衍过程中,会产生某些毒性物质,以抵御外来侵害。有些 野菜对某些毒素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如香椿可吸附亚硝酸盐。如果野菜的毒物含量较多, 严重可致人死亡。而且现在的野菜大都长在郊区的废弃地。这些废弃地很可能是工业废地,土壤中重金 属含量高,野菜的重金属含量也会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