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如何进补宣传栏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71453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冬季节如何进补宣传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冬季节如何进补宣传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冬季节如何进补宣传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冬季节如何进补宣传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冬季节如何进补宣传栏(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专栏中医专栏秋冬季节如何秋冬季节如何“进补进补”秋冬时节,不少人忙于进补,但有些人对如何进补不甚了解,抱着“人补我也补”的心态胡乱进补,结果浪费了金钱,还补出一身病痛。下面为您解答几个秋冬进补的关键问题。 一、一、为为什么要在秋冬季什么要在秋冬季节进补节进补?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脏腑的运行与四时气候的变化是相参合的。秋冬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选择在秋冬进补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秋冬气温开始下降,人体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生理上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分布于消化道的血液增多,消化腺、消化酶分泌也增多,人体的消化机能增强,食欲旺盛,体内高热量食品需求量增加,这时进补容易将补品中的营养蓄积起来

2、,用于补日后充身体所需。故有“秋冬进补,来春打虎”之说。二、什么是二、什么是“虚不受虚不受补补”?进补的目的在于“补其不足”。如果补之不当又或补之太过则会导致“虚不受补”现象的发生。如有些人进食人参、鹿茸、党参、黄芪等补气补阳药后出现牙龈浮肿、口舌起泡、心烦不眠、鼻衄、便秘、烂嘴等“上火”等现象;有些人进食当归、熟地、阿胶、红枣等补阴补血药后出现腹部饱胀、大便溏稀、甚则腹痛等胃肠积滞症状,这些都是“虚不受补”的现象。因此,秋冬进补必须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选择适合的补品,并以徐徐进补为宜,切忌骤补频补。三、不同体三、不同体质质的人如何的人如何进补进补?气虚体气虚体质质是指元气不足,肮脏功能衰弱,抗

3、病力不强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为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则气促,面色萎白,易于感冒,食欲不振,汗多动则更甚,或脱肛、子宫脱垂等。秋冬进补宜用人参、白术、黄芪、党参、紫河车、淮山、栗子、牛肉、鸡肉等。血虚体血虚体质质是指营血不足,濡养功能减弱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无华,唇色淡,心悸多梦,健忘失眠,大便干燥,妇女经量少、色淡,血象检查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等。秋冬进补宜用小红枣、熟地、阿胶、黑芝麻、首乌、荔枝干、龙眼肉、红萝卜、乌骨鸡、猪肝、海参、菠菜等。阴虚体阴虚体质质是指阴精偏衰,机能虚亢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为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口干饮冷,虚烦不眠,便干尿黄,甚则盗汗,颧红,

4、男子梦遗滑精,女子月经先期、色暗量等症状。秋冬进补宜用冬虫夏草、西洋参、燕窝、百合、玉竹、黄精、银耳、水鸭、水鱼、乌龟、鸡蛋黄、牛乳、蜂蜜等。阳虚体阳虚体质质是指阳气偏衰,机能减退,热量不足、抗寒力弱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为面白少华,形寒肢冷,四肢不温,腰膝冷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男子阳痿、不育,女子宫寒不孕等。秋冬进补宜用鹿茸、熟附子、杜仲、巴戟、鹿肉、羊肉、狗肉、麻雀、鹌鹑、鳗鱼、虾、淡菜、韭菜等。瘀血体瘀血体质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有瘀血内阻病理基础的体质状态。易患中风、胸痹、出血等病。主要表现为面色晦黯,容易出现瘀斑,易患疼痛,口唇紫黯,舌有瘀斑或瘀点,女性多见痛经或闭经

5、。秋冬进补宜用田七、丹参、山楂、黑木耳、香菇、莲藕、红糖、玫瑰花、益母草等 。痰湿体痰湿体质质是指水湿内停而致痰湿凝聚的体质状态。若痰湿泛于肌肤则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色黄胖,眼胞浮肿,面部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若痰湿停于内则见胸闷,痰多,口甜黏腻,身重不爽。秋冬进补宜用白术、淮山、茯苓、苍术、炒扁豆、眉豆、鲫鱼、鲤鱼等。四、什么情况下不宜四、什么情况下不宜进补进补?1、感冒者不宜进补,以免滞邪入里,加重感冒的症状。2、胃肠不适者(便秘、腹泻、食滞)不宜进补,此时胃肠的吸收功能差,所进补品不能被有效吸收,补了也白补,造成浪费。3、炎症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如手术后发热期间、慢性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等)不宜进补,过度进补会增加感染或拖延病情的机会,应等炎症消除,病情稳定后再进补。五、五、进补进补是否要忌口?是否要忌口?为了避免药食相克和配食禁忌,更好地发挥补品的作用,秋冬进补要注意适当忌口。如人参忌与黑豆、萝卜、茶叶等同食;水鱼不宜与苋菜、鸭肉、兔肉等同食;鸡蛋、螃蟹忌与柿子同食;党参、茯苓、茯神忌与醋同食;猪肝忌与荞麦、豆酱同食;蜂蜜不宜与生葱、莴苣同食;熟地黄、何首乌忌与葱、蒜、萝卜同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