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食品毒理学练习题(20081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71289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毒理学练习题(20081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毒理学练习题(20081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毒理学练习题(20081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毒理学练习题(20081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毒理学练习题(20081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毒理学练习题(2008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农林大学食品毒理学练习题(20081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练习题1 选择题(1)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A毒素 B细菌 C病毒 D各种化学物质(2)毒理学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机体的_ 。A.有益作用 B. 营养作用 C. 治疗作用 D. 有害作用 E. 以上都是(3)下列各种化学物质中,不属于外来化合物的是A农用化学品、工业学品 B药物C食品添加剂、日用化学品 D营养素和必需微量元素(4)下面哪一项不是毒理学体外试验的特点:A. 影响因素多,不易控制。 B. 可进行某些深入的研究。C. 节省人力、物力、花费较少。 D. 不能全面反映化学物毒作用。E. 不能作为毒性评价和危险度评价的最后依据。(5)下面哪一项不是现代食品安全性评价原理的先驱A. 世界卫生组

2、织(WHO) B.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C. 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 D.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6)毒物是A对大鼠经口 LD50500mg/kg 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7)有关毒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毒性是一种物质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B 毒性高的物质,需要较大的数量,才呈现毒性C 只要达到一定的数量,任何物质对机体都具有毒性D 接触途径和方式,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可影响物质的毒性E 决定毒性的因素是与机体接触的剂量(8)有关化学物质是否产生毒作用,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A

3、物质的化学性质 B 接触的途径C 接触的剂量 D 接触的方式(9)影响化学毒物毒性的关键因素是:A. 接触途径 B. 接触时间C. 接触速率 D. 剂量(10) CO 中毒后引起的昏迷病人,有些在恢复数周甚至数月后可突然发生严重的脑病,以下哪种概括更为合适:A、局部作用 B、不可逆作用C、过敏性反应 D、迟发作用(11) 下列哪一项效应属于量效应:A. 尿中 -ALA 的含量 B. 中度铅中毒C. 动物死亡 D. 持续性肌肉松弛 E. 正常细胞发生恶变(12) 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多的曲线形式是A直线型曲线 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 S 状曲线 D非对称 S 状曲线(13

4、) S-曲线的特点是A曲线开始平缓,中间陡峭,最后又趋平缓B曲线开始平缓,中间平缓,最后陡峭C曲线开始陡峭,中间平缓,最后仍平缓D曲线开始陡峭,中间陡峭,最后平缓(14) 剂量-反应(效应)曲线是:A.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构成比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B. 以表示反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效应的构成比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C.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构成比为横坐标,以剂量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D.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E.

5、 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横坐标,以剂量为纵坐标绘制散点图,可得到一条曲线(15) 影响化学物质经呼吸道吸收的因素是A肺泡的通气量与血流量之比 B溶解度C气血分配系数 D以上都是(16) pKa 为 4.2 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A胃 B十二指肠C小肠 D结肠(17)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肠道 B唾液C汗液 D肾脏(18) 能沿浓度梯度扩散,需要载体参加但不消耗能量的转运方式称为A简单扩散 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 D滤过(19) 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A 肝 B 肾 C 肺 D小肠(20) 化学毒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哪项重要条件A

6、 水溶性 B 脂溶性 C 水溶和脂溶性 D 分子量小于 100(21) 化学毒物在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22) ADME 过程指得是:A 氧化、还原、水解 B 生物转运 C 生物转化 D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23) 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的供体是:A. 硫酸酯 B. UDPGAC. 乙酰辅酶 A D. PAPS(24) 最常见的吸收途径有:A、胃肠吸收、呼吸道和皮肤吸收B、胃肠吸收、呼吸道和静脉注射部位吸收C、胃肠吸收、静脉注射部位和皮肤吸收D、呼吸道、皮肤和注射部位吸收(25) 随着时间的延长,外来化合物的在体内出现分布的原因是:A、器官或组织的血流量B、外来化

7、合物的重吸收过程C、外来化合物的亲合力D、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特殊转运(26) 肝肠循环的毒理学意义在于:A、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外来化合物毒作用的性质C、外来化合物毒作用持续的时间D、外来化合物的代谢解毒(27) 毒物的吸收是指:A、毒物进入胃肠道B、毒物随血液到达各组织器官C、毒物从染毒部位进入血循环D、毒物从血循环进入靶细胞(28) 外来化合物的排泄过程是指:A、外来化合物的解毒过程B、外来化合物的重吸收过程C、外来化合物的再分布过程D、外来化合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29) 主动扩散和易化扩散(载体扩散)的共同特点是A需要载体,逆浓度差,不需要耗能B顺浓度差,

8、需要耗能,需要载体C需要载体,可饱和,可有竞争性抑制D需要耗能,可饱和,需要载体(30) 气体和蒸气经呼吸道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溶性大的气体和蒸气易在上呼吸道吸收,水溶性小气体的蒸气易在下呼吸道吸收B气体和蒸气经呼吸道吸收,主要通过简单扩散C血/气分配系数越大,越易经呼吸道吸收D脂水分配系数越小,越易经呼吸道吸收(31) 关于贮存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如外来化合物在基本器官组织因通透性和亲和力高,就可在该器官组织浓集B外来化合物浓集部位就是此化合物的靶器官C如化合物浓集部位不呈现毒性作用,就称此器官组织为贮存库D贮存库的存在可降低血毒物浓度,减少急性中毒的可能性E贮存库中毒物,在某些条件变

9、动时,又可游离到血液中,引起再次中毒(32) 外来化合物的肠肝循环要影响A外来化合物毒作用发生的快慢B外来化合物的毒作用性质C外来化合物毒作用持续时间D外来化合的代谢解毒(33) 关于外来化合物经肺排泄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经肺排泄B经肺排泄的主要机理是简单扩散C经肺排泄速度取决于在血流中溶解度、通气量和肺血流量D血/气分配系数高的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快E肺通气量增加,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增加(34) 生物转化反应通常的产物是A 细胞内分布更多B 更可能产生副作用C 比原化学物质更不易溶解D 比原化学物质更易溶解(35) 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 皮肤是较好的屏障,

10、但不少外来化合物可经皮肤吸收引起毒效应B 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主要经表皮细胞,经皮肤附属器吸收的较少C 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可分为穿透阶段和吸收阶段D 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机理有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E 一般来说,脂/水分配系数较高,分子量较小的外来化合物易通过皮肤吸收(36) 影响外来化合物经皮肤吸收因素很多,错误的是A外来化合物的经皮肤吸收速率与其脂/水分配系数成正比,与分子理成反比B不同部位的皮肤吸收速率不同,与角质层厚度成反比C皮肤完整性被破坏,可使经皮肤吸收增加D有机溶剂(如二甲基亚砜)可增强皮肤角质层的通透性,促进经皮肤吸收E劳动强度大、高温环境等,可引起大量出汗,减少外来化合物经皮肤

11、吸收(37) 关于外来化合物经肺排泄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经肺排泄B经肺排泄的主要机理是简单扩散C经肺排泄速度取决于在血流中溶解度、通气量和肺血流量D血/气分配系数高的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快E肺通气量增加,化学物质经肺排泄增加(38) 自由基具有下列特性A偶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B奇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有顺磁性C奇数电子,低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无顺磁性D偶数电子,高化学活度,生物半减期极短,无顺磁性(39) 下列各种类型自由基中,哪种类型是最主要的:A、以氢为中心的自由基 B、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C. 以硫为中心的自由基 D、以氧为中

12、心的自由基下列属于非酶性抗氧化系统的是:A、SOD 和 Vc B、GSH-Px 和 GSHC、GSH 和 VE D、SOD 和 VE(40) 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A电离度B熔点C挥发度D以上都是(41) 苯环上一个氢被烷堪取代,基毒性发生改变A苯对造血功能主要是抑制作用,而甲苯为麻醉作用B苯主要从呼吸道,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而甲苯没有C苯中毒产生过量的儿苯酚胺刺激心肌细胞发生心室颤动,而甲苯没有D苯为致癌物,甲苯为工业毒物(42) 研究化学结构与毒性效应之间关系的目的是A寻找毒作用规律,有助于通过比较,预测新合物的生物活性B预测毒性大小C推测毒作用机理D以上都是(43) 在环境中

13、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机体怎样变化:A.皮肤收缩、呼吸加深B.皮肤扩张,呼吸减慢C.皮肤收缩,呼吸加快D.皮肤扩张,角质层水合作用加强E.皮肤扩张,呼吸加快(44) 下列正确的为:A.不管有多少碳原子,烷、醇等碳氢化合物碳原子越多则其毒性也越大B.颗粒越大分散度越大, 则毒性越强C.一般来说,化学物水溶性越大,毒性愈大D.分子量越小越易通过膜孔,因此小离子物质较易通过膜孔E.毒物在使用情况下不稳定会降低其毒性(45) 毒理学体外试验常选用A大鼠和小鼠 B果蝇C游离器官,细胞,细胞器 D鸟类(46) 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A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B初断乳,性成熟,初成年C初断

14、乳,初成年,性刚成熟D初成年,初断乳,性刚成熟(47) 急性毒性是A机体连续多次接触化合物所引起的中毒效应B机体一次大剂量接融化合物后引起快速而猛烈的中毒效应C机体(人或动物)一次大剂量或 24 小时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死亡D一次是指瞬间给予动物 快速出现中毒效应(48) 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动物的原则A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接近的动物B易于于饲养管理C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价格低廉D以上都是(49) 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A灌胃 B喂饲C吞咽胶囊 D饮水(50) 小鼠一次灌胃体积通常为A15ml/10gB0.21.0ml/10gC15mlD0.11ml

15、E5ml 以上(51) 毒理学试验中溶剂的选择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除了A 受试物溶解后稳定B 本身无毒C 与受试物不发生反应D 不改变受试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E 不被机体吸收(52) 所谓胚胎毒性作用是指A 生长迟缓,功能缺陷B 生长迟缓,致畸作用C 功能缺陷,致畸作用D 致畸作用,致死作用(53) 化学物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A 有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B 无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C 有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D 无致畸敏感期,计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54) 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 着床期B 胚泡形成期C 器官发生期D 胎儿期(55) 进行致畸试验,动物接触受试物的时间应在哪个阶段A胚泡形成阶段B着床阶段C器官发生期D胎儿发育阶段E哺乳期(56) 进行致畸试验过程中,一般在分娩前 12 天将受孕动物处死检查,为什么?A母鼠分娩经常造成胚仔死亡B胎仔出生后畸形会发生变化C动物右将其娩出的畸形幼仔吞噬或击毙D剖易于观察E工作量小(57) 关于基因突变的碱基置换,描述错误的是ADNA 的嘌呤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BDNA 的嘌呤换成另一嘧啶,称为颠换CDNA 的嘧啶换成另一嘌呤,称为转换DDNA 的嘧啶换成另一嘧啶,称为转换(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