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60356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5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v教学目的: 1、了解 唐宋两代诗词的特点 2、让学生掌握鉴赏 写景诗的方法,并能 学会怎么鉴赏写景诗 .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作者: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田园山水诗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 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 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 来朴质感人。王孟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 诗的代表人物。其中王维的成就最高,王 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能将绘画的原理 与技巧灵活的运用到诗歌创作中。 v作者介绍v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汉族。本名浩然,字 浩然

2、,世称孟襄阳。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 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 诗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襄阳南门外 背山临江之涧南园有他的故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 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 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 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 ,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 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开元二十二年(734), 韩朝宗为襄州刺史,约孟浩然一同到长安,为他延誉。 但他不慕荣名,至期竟失约不赴,终于无成。开元

3、二十 五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居。 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 适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 发逝世。 孟浩然和隐居隐居本是那时代普遍的倾向,但在旁人仅仅是一个期望,至多 也只是点暂时的调剂,或过期的赔偿,在孟浩然却是一个完完整 整的事实。在构成这事实的复杂因素中家乡的历史地理背景,或 许是很重要的一点。在一个乱世,例如庞德公(东汉名士)的时代,对于某种特别 性格的人,入山采药,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但生在“开 元全盛日”的孟浩然,有那必要吗?然则为什么三番两次朋友伸 过援引的手来,都被拒绝,甚至最后和本州采访使韩朝宗约好了

4、一同入京,到头还是喝得酩酊大醉,让韩公等烦了,一赌气独自 走路呢?正如当时许多有隐士倾向的读书人,孟浩然原来是为隐 居而隐居,为着一个浪漫的理想,为着对古人的一个神圣的默契 而隐居。在他这回,无疑的那成立默契的对象便是庞德公。孟浩 然当然不能为韩朝宗背弃庞公。鹿山不许他,他自己家园所在, 也就是“庞公栖隐处”的鹿门山,决不许他那样做。v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 寂寞,惟有幽人自来去。v 这幽人究竟是谁?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 己?恐怕那时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为心理上他 早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历史的庞德公给了他启 示,地理的鹿门山给了他方便,这两项重要条件 具备了,隐居的事实便

5、容易完成得多了。实在, 鹿门山的家园早已使隐居成为既成事实,只要念 头一转,承认自己是庞公的继承人,此身便俨然 是高士传中的人物了。总之,是襄阳的历史 地理环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于布衣的。孟浩然毕 竟是襄阳的孟浩然。 v鉴赏写景诗的方法v如: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 变化。v(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v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 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6、明、暗对比(“野径云俱 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 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 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 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 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v (二)例、山居秋冥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解说:本诗主要描写了几幅图画,刚下过雨,山上清新空阔,到了晚上,秋 意很浓。明月照在松林间,

7、清泉在石头静静的流着。竹林哗哗,是浣女归来 了。莲花摇动,是渔船归来了。随着天气变化,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淡,这优 美的山景可以让人们留下欣赏。全诗主要在渲染一种优美、宁静的生活。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试着用自 己的话说出文章大意。v注释 1.桐庐江是钱塘江流经桐庐县境的部分。 广陵:即扬州,又称维扬。旧游:老朋友。 2. 建德:桐庐的邻县。这里泛言桐庐、建德一带江 域。非吾土:不是我家乡 3.海西头:指扬州。 4.忆旧游:怀念扬州的老朋友 v在山水景物的描写中,融入游子飘泊之感。由于 心情孤寂,山水也不免染上一层凄凉冷清的色彩 。一般文学史家都称道孟诗清淡,但此诗并不淡 ,清是冷清、凄清,也不是清

8、新恬淡。此诗的情 感很浓,意境很阔大,颇具盛唐风神。 孟诗五 律最多,七言只有十余首。他被称为田园诗人, 但其实田园诗并不多,最多的还是山水诗。 v翻译: 山色昏暗听猿猴啼叫声声都带着悲愁 ,苍江夜里水流湍急。风吹得两岸的树发出 声响,月光照着江中这一叶孤舟。建德不是 我的故乡,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还是把我这 两行热泪,寄给遥远的海西头的朋友。 赏析v 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 独感。 v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 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 ,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 觉猿啼似乎

9、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 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 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 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象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 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 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 。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 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 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 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必然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 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

10、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 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请思考: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 样的感受呢?“v“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 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 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 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 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 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 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 想凭着沧江夜流,把自己的两行热泪带向大 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造成作者这种凄恻的感情的原因有哪 些呢?v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 友,恐怕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 四十岁

11、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 作长途跋涉的 。v然而作者却不露痕迹,说说你的看法。“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 ),这种漫游,就不免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 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 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 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 咏”,不习惯于 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 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 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 。另一方面,如果真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 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 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思考: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我们注意以外, 诗

12、人在用笔上 有什么特点? v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 “愁”、“急”二字给人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 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象是脱口而出,跟朋友谈 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看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 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 这首诗,根据诗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 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 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不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 补这种联系,肯定会分外显得吃力。现在头一句着一个“ 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一“急 ”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 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 “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 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 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 ,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 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v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 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 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 不过分冲动的感情,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 ,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 一特色。 v请同学们齐读此诗,感受其优美的 意境,并背诵。诗情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