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下)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81340 上传时间:2017-03-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下)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下)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病毒性肝炎(下)(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毒性肝炎 (下) 学习目标及重点内容提示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 重点掌握重型肝炎临床表现及治疗 , 包括人工肝治疗 。 1、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 病毒标志物 其他: 活检、 诊 断 、肝功能 、 血清酶: 、 血清蛋白检测 、 尿三胆 、 、 肝纤维化指标 、 、 血氨:血氨浓度上升,提示肝性脑病(但 两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判断黄疸性质的指标: 断肝损程度指标: A、 、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检测 、 甲肝: 用 : 血清标志物:抗 +) ,现症感染 ; 抗 -) 抗 +) 过去感染 生免疫 、 乙肝: 血清免疫学标志物: 现症 血清 +)、 +)或 +)

2、、抗 +) 肝内 或 +)或 +) 急乙肝: 失后出现抗 抗 图 急性乙肝血清特异抗原和抗体动态变化 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抗 临床意义 + 急性 ,或急性感染 + + 急性乙肝的早期 传染性强 + + + 急或慢乙肝 . 病毒复制活跃 + + 急或慢乙肝 .+ + + 急或慢乙肝 . 病毒复制低度 . + 平静的 、“窗口期” 测 不出,低滴度既往感染 + + 已过去的 抗 + + + + + 抗 + 感染后免疫或注射疫苗后 . + + 新的不同亚型再感染 . 、 丙型肝炎: 抗 , 早期诊断价值 、 丁型肝炎: 抗 、 戊型肝炎: ( 1)溶血性黄疸 ( 2)阻塞性黄疸 ( 3)感染

3、中毒性肝炎 ( 4)其他原因肝损伤 药物性肝炎 酒精性肝炎 寄生虫性肝病 代谢性肝病 鉴别诊断 (一)急性肝炎 甲肝预后良好,多在 3个月内临床康复 急性乙肝大部分可完全康复,约 1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急性丙肝多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急性丁肝重叠 0%转为慢性 戊肝病死率一般为 1% 2%,最高达 12%,妊娠后期合并戊肝病死率 10% 40% 预 后 (二)慢性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一般预后良好,仅少数转为肝硬化 中度慢性肝炎预后较差,较大部分转为肝硬化,小部分转为肝癌 重度慢性肝炎发展为慢性重型肝炎或失代偿期肝硬化 (三)肝衰竭 预后不良,病死率达 70%以上 年龄较小、治疗及时、无并发症者

4、病死率较低 急性肝衰竭存活者,远期预后较好,多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 亚急性肝衰竭存活者多数转为慢性肝炎或肝炎肝硬化 慢性肝衰竭病死率最高,可达 80%以上,存活者病情可多次反复 (四)淤胆型肝炎 急性淤胆型肝炎预后较好,一般都能康复 慢性淤胆型肝炎预后较差,容易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五)肝炎肝硬化 静止性肝硬化可较长时间维持生命 活动性肝硬化预后不良 治疗原则:休息营养为主,适当护肝药 物, 避免过劳、饮酒和使用损肝药 治疗方法: (一)休息: (二)饮食:清淡、易消化、足热量 (三)药物:属非特异性的辅助治疗,目的是 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与修复, 改善症状及恢复肝功能 1、保护肝细

5、胞膜,促进解毒功能:肝泰 乐、谷胱甘肽、肝得健、疗尔健等 治 疗 2、降酶:甘草甜素、甘利欣、垂盆草、齐墩果酸 3、退黄:茵枝黄、门冬氨酸钾镁、熊去氧胆酸、 思美泰 4、改善微循环: 654妥拉明 5、增强免疫功能:胸腺肽、 疫核糖核 酸、云芝多糖 6、抗纤维化 7、抗病毒: 制: a、 产生抗病毒蛋白,阻断病 毒 b、 激活腺苷酸合成酶,破坏 病毒 c、 免疫调节,增强吞噬细胞 及 干扰素抗病毒机制示意图 前基因 转录酶 负链 胞膜 K + + + _ + 胞核 c 用法及用量:普通干扰素: 3、 3次 /周 3 ( 长效干扰素用法 ) 禁忌症: a、失代偿肝病或肝性脑病 b、自身免疫性肝炎

6、或其他免疫性疾 病史(如尚未控制的甲亢) c、 d、有精神病史 副作用: a、流感样症状 b、白细胞减少 c、消化道症状、脱发、抑郁等 影响 人、女性、 程、 、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 代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 机制: a、抑制 b、参与新的 c、终止新合成前病毒 拉米夫定抗病毒机制示意图 用法及用量: 0.1/d 疗程 1年以上 治 疗 效 果: 0%, 阴转率 20%左右 /1年 存在问题: 药后反跳 (四)重症肝炎的治疗: 原则:早诊断、早治疗、综合治疗 方法:加强支持疗法、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 目的:阻止病情恶化,让病人渡过难关,肝细胞有 机会修复与再生 1、休息

7、与营养 2、支持疗法:输新鲜血浆、白蛋白,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3、护肝治疗 4、促进肝细胞再生 促肝细胞生长素 胰高糖素 胰岛素 前列腺素 5、免疫治疗: 激素的使用问题 胸腺肽 6、防治并发症:肝性脑病 消化道出血 感染 肝肾综合征 6、 人工肝 7、 肝移植 (五)、 淤胆型肝炎: 激 素:可用强的松 40 口服 鲁米那: 30 思美泰: 1 ( 1)、管理传染源: 、 隔离治疗患者 、献血员的管理 、 病毒携带者的管理和治疗 (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 水源、食品卫生的管理保护 、防止医源性传播 、阻断母婴传播 预 防 ( 3)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 甲肝疫苗: a、减毒活疫苗

8、: H ,保护 率 65%左右,(我区 90%以上) b、灭活疫苗: 12周后给第二次, 保护率近 100%,保护期达 10年以上。 乙肝疫苗: A、对象:全体新生儿,学龄前儿童, 医护人员,保育员。 B、方法: 10g( 5g) 0、 1、 6, 3加强一次。 C、保护率: 儿 85%,其他易患者 90 被动免疫: 甲肝:接触者可接种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 乙肝: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联合使 用高滴度( 可提高保护率至 95% 适于暴露于 阻断母婴传播 小结 1.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思考问题 1、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2、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3、目前乙肝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4、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参考书目 1 彭文伟 传染病学 第 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李梦东 实用传染病学 第 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王季午 传染病学 第 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