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81332 上传时间:2017-03-1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呢? 想 一 想 说 一 说 呼吸系统 1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的常见病: 占内科疾病 25% 肺癌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肺结核 肺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特发性肺纤维化 ( 社区获得性肺炎 均有增高的趋势 。 呼吸系统疾病 1、发病率: 逐渐增加 2、死亡率: 在城市:第 4位,占 在农村:第 1位,占 22. 46% 呼吸 系统常 见症状 体征 1、 咳嗽 咳痰 最常见 2、呼吸 困难 3、发热 4、咯血、 胸痛 5、紫绀 ( 1)定义: 咳嗽: 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借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气道内异物。 是机体的反射性保护。 最常

2、见症状 咳痰: 是借助咳嗽将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从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一、什么是咳嗽、咳痰呢? 气道疾病: 咽炎、喉炎、气管 扩、肺癌 肺实质和胸膜疾病: 肺炎、肺脓肿、胸膜炎、气胸 理化因素: 异物、粉尘、刺激性气体 心血管疾病: 左心衰竭 其他: 食管反流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药物、精神 性 2 咳嗽咳痰常见病因: 咳痰小结: 肺炎球菌肺炎: 铁锈色痰 慢支: 白色泡沫或粘液痰 支扩、肺脓肿: 黄色脓性,量多 肺水肿: 粉红色稀薄泡沫痰 发作性咳嗽: 咳嗽型哮喘 ( 3)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炎症异物肿瘤如:支气管肺癌 呼气性呼吸困难 挛 。 如:慢支、支哮、阻塞性肺气肿 混合性呼吸

3、困难 气也困难 如:重症肺炎、胸腔积液 ( 1)吸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 : 吸气显著费力,重者有“三凹征”,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哮鸣音。 病因 : 喉、气管、大支气管管腔狭窄或不全性阻塞。常由炎症、水肿、痉挛、异物及肿瘤等引起。 身体状况 ( 2)呼气性呼吸困难 特点 : 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 病因 : 肺组织弹性减退、小支气管痉挛或狭窄所致疾病。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身体状况 咯血 ( 1)定义: 指喉及其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咳出。 ( 2)四大病因: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癌 你能区别咯血与呕血吗? 咯血 呕血 病因 肺结核、支扩、肺脓肿、肺癌

4、、肺炎、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血液病等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瘙痒、胸闷、咳嗽等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色 鲜红 棕黑、暗红、有时鲜红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食物残渣、胃液 反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除非咽下,否则没有 有,可为柏油样大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 出血后痰性症状 常有血痰数日 无痰 大叶性肺炎 定 义 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 (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改变。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理分充血期、实变期和消散期。 3 全身症

5、状 起病急骤、寒战、高热、体温可在数小时上升至3940 ,多呈稽留热,伴有全身酸痛、疲乏无力、呼吸频率增快。 呼吸系统症状 主要为咳嗽、咳痰( 铁锈色 )、患侧胸痛。 16 症状 视诊 急性面容、颜面潮红、鼻翼扇动,呼吸困难、发绀、常伴口唇疱疹。患侧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 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 17 体 征 叩诊 病变部位呈浊音或实音。 听诊 支气管呼吸音和响亮的湿啰音,管样呼吸音,听觉语颤增强,胸膜摩擦音。 18 正 位 片 正 常 大叶性肺炎 定 义 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晚期则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弹性减退、膨胀充气,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22 慢性支气

6、管炎与肺气肿 大气污染 随着工业化,污染的大气中有很多有害的物质。 吸烟 吸烟与慢性发病密切相关。 感染 是慢支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多为细菌性感染。 遗传因素 24 病 因 慢性炎症,蛋白酶 慢支导致管腔狭窄和不完全阻塞,通气受阻。 炎症波及肺泡壁,支气管弹性纤维、软骨等致支架结构破坏;炎症侵犯血管内膜,加之肺内压力上升,使毛细血管变细和闭塞,血供障碍等可使肺组织弹性下降。 炎症及吸烟等因素能使肺内蛋白酶解水,特别是弹性蛋白酶增加,这些酶可致肺实质的大分子断裂,使肺泡壁破坏。 慢支及长期吸烟者抗蛋白酶系统的活性受到抑制,所以容易发生肺气肿。 25 发病机制 慢支的主要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咳、痰、喘

7、、炎 咳嗽 慢性咳嗽,常持续 3个月以上。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气道内存在的分泌物或异物均可引起咳嗽。 咳痰 咳白色粘痰或浆液泡沫痰,合并感染时痰呈脓性。 喘息 活动时明显 炎 反复发作 26 症 状 早期无明显体征,发作时散在干湿罗音,伴有喘息者呼气延长。并阻塞性肺气肿时有如下体征 视诊: 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 语音共振减弱。 叩诊: 呈过清音,肺下界下移及移动范围减小,心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 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语音共振减弱,心音遥远。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 27 体 征 肺 气 肿 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

8、大细胞、 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30 支气管哮喘 病因 遗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哮喘病人血缘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环境: 环境中的过敏源主要分为吸入性、摄入性、接触性过敏源。 发病机制 气道炎症 变态反应 气道高反应 神经机制 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

9、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 1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12% ,且 200 ( 3)呼气流量峰值( 内(或 2周)变异率 20 % 。 符合 1 4条或 4、 5条者,可以诊断为哮喘。 32 诊断标准 哮喘常突然发作,多先有鼻部刺激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随后出现胸闷、干咳、呼吸困难。 多数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自幼发病往

10、往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可完全缓解。 34 症 状 不发作时无体征。反复发作者可有肺气肿体征。 视诊: 呼气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紫绀;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 触诊: 语颤减弱。 叩诊: 高清音。 听诊: 两肺满布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5 体 征 36 胸膜腔内有较多液体积聚,积液的性质按病因不同可分为渗出液和漏出液两种。 目前多根据 其对蛋白质浓度在 2535g/合以下任何一条可诊断为渗出液 胸腔积液 /血清蛋白比例 胸腔积液 /血清 胸腔积液 少量积液症状不明显,常有刺激性干咳,患侧胸痛,随呼吸加重,喜患侧卧位。 积液 500痛缓解。 中等量以上积液时,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呼

11、吸困难、端坐呼吸。 伴随症状 38 症 状 中等量以上积液,可有以下体征: 视诊:呼吸浅快,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受限。 触诊:气管及心尖搏动移向健侧,语颤减弱或消失,早期可有胸膜摩擦感。 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心、肝浊音界消失。 听诊:呼吸音和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积液上方可闻及减弱的支气管呼吸音。 胸膜摩擦音。 39 体 征 胸 腔 中 等 量 积 液 胸 腔 大 量 积 液 定 义:空气进入胸膜腔 自发性气胸。 单纯型、交通型、张力型 外伤性气胸。 人工气胸。 44 气 胸 明显的诱因。 突感一侧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 强迫体位。 张力性气胸可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47

12、症 状 视诊 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或消失。 触诊 气管移向健侧,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 患侧呈鼓音;右侧气胸,肝浊音界下移;左侧气胸,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 听诊 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颤减弱或消失。 48 体 征 49 肺与胸膜常见疾病的体征 疾病 视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胸廓 呼吸 运动 气管 位置 语音 震颤 音响 呼吸音 啰音 语音 共振 大叶性肺炎 对称 患侧 减弱 正中 患侧 增强 浊音 支气管呼吸音 湿啰音 患侧 增强 肺气肿 桶状 两侧 减弱 正中 两侧 减弱 过清音 减弱 多无 减弱 哮喘 对称 两侧 减弱 正中 两侧 减弱 过清音 减弱 干啰音 减弱 肺不张 患侧 平坦 患侧 减弱 移向 患侧 正常或消失 浊音 减弱或消失 无 减弱或消失 胸腔 积液 患侧 饱满 患侧 减弱 移向 健侧 减弱或消失 实音 减弱或消失 无 减弱 气胸 患侧 饱满 患侧 减弱或消失 移向 健侧 减弱或消失 鼓音 减弱或消失 无 减弱或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