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27083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盟会的建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同盟会建立的原因资产阶级革命队伍的不断壮大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分散起义的先后失败,建立统一组织成为 革命党人的共识 孙中山先生个人空前的作用和威望章士钊:“孙逸仙者非一人之名号,乃新中 国之名号”“近今谈论革命之始祖,实行革命之北辰” 陈天华:“吾四万万人之代表,英雄中之 英雄”v同盟会的性质: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 级革命政党。v同盟会的作用: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v为什么说它是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v为什么说它的成立是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有两层意思:一是推

2、 翻清朝的统治,废除清朝推行的民族歧视 和压迫政策;二是独立,即推翻作为帝国 主义走狗的清朝。“反满”是指反对清朝统 治者及其特权,非所有满族人;“反帝”旗 帜不鲜明,只把对帝国主义的仇视集于其 代理人满族统治者身上,反映了民族资产 阶级的软弱性。 民权主义思想“创立民国”,有三层意思:一是进行政治革命 ,推翻帝制;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三 是防止封建君主制复辟。这一主张不仅批判 了保皇派君主立宪的谬论,也打破了推翻清 王朝后,重建汉人君主政体的观念,反映了 人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民生主义思想“平均地权”,通过“核定地价”,改变封建土 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 这种通过“核定

3、地价”在不触动封建土地所 有制条件下,实现土地国有来解决土地问 题,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它表明资产阶 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符 合历史要求的。 n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 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 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 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n1.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含义是什么?n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n2.孙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 命毕其功于一役”?想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n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导致即将到来的社 会革命而提出的。(其民实困)n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防止欧美弊端在中国出现 三民主

4、义的评价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 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 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三 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 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 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革命与保皇的论战派别 代表人物 焦点康有为 梁启超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革命派保皇派孙中山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1906年12月,同盟会会员刘道一 不同于旧式的农民起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扩大了影响,引起各地反清起义的高

5、潮。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n徐锡麟(18731907),字伯荪,浙江山阴(今 绍兴)人。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字璿卿,原名秋闺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小字钰。秋瑾,字璿卿,原名秋闺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小字钰。 浙江山阴浙江山阴( (今绍兴今绍兴) )人人 。“ “为革命而被砍头的第一个女烈士。为革命而被砍头的第一个女烈士。” ”茅盾茅盾可爱的故乡可爱的故乡“ “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秋瑾烈士是中华民族觉醒初期的一 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位前驱人物,她是一位先觉者。” ”19391939年周恩来为其表妹题词年周恩来为其表妹题词“ “勿忘勿忘 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浙东儿女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浙东儿女 争光争光” ”影响最大的一次起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孙、黄领导又称(广州黄花岗起义)(1911广州起义)“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 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 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汪精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