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17037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和划分方法(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与划分方法刘树伟 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考古学家在巴比伦发现动物肝标本 模型,认为它是在30004000年前 巴比伦王朝的僧侣们用作卜卦的工 具。 2000年以前,我国黄帝内经中 ,对于肝的名称、大小、位置已有 记载。称实质性器官为脏,肝脏的 功能为“收藏”。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6世纪以前,欧洲一直根据Gallen( 131200)观察动物所得,认为人 肝是一个分叶肝。 16世纪,Vesaleus(15141564)通 过尸体解剖,认识到人肝不同于动 物肝,是一个整体性的器官。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654年,Glisson研究了

2、肝内管道, 发现门静脉、肝动脉和肝管被一共 同的结缔组织鞘所包裹,“Glisson系 统”一词由此而生。 1882年,Rex采用腐蚀铸型新技术, 研究了哺乳类动物肝和人肝的血管 系统,发现门静脉的分布出现明显 的区域性。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898年,Cantlie根据门静脉的分布,认 为左、右半的分界线应在肝的胆囊窝, 由此出现了“Cantlie线”的概念。 19091919年,Ruge和De Burlet试图在 人肝的表面找出相当于分叶肝中的所谓 主要肝裂,但未取得预期结果。 Martine(1920)、Segel(1923)、Menikoff(1923)等研究了肝内管道的分布。一、

3、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一直到1940年以后,人们受到肺段划 分的启发,肝叶、肝段的研究才形成 高潮,也促使肝外科进入了新纪元。 国外有:Hjortsjo, Elias & Petty, Healey & Schroy, Gans等。 国内有:孟宪民、黄翠庭、姚家庆、 凌凤东、韩永坚,吴孟超、夏穗生、 廖亚平等。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使用过的方法有:解剖剥离、腐蚀铸 型、X线造影、管道色素注射和水冲 法等。 关于肝叶、肝段的划分,观点众多, 但国内多采用韩永坚的两半肝、五叶 、四段划分法。一、肝叶、肝段的研究历史 1954年,Couinaud根据Glisson系统的分支 与分布和肝静脉的走行

4、,分肝为左、右半 肝、五叶和八段 。 1989年,Couinaud又把尾状叶(段)右 侧、下腔静脉右前方和右侧附近的肝组织 称为段 。 目前,国际上多采用Couinaud肝段划分法 ,并认为它是最为完整和具有实用价值。 二、肝叶、肝段的概念 Glisson系统的分布 肝静脉的走行Couinaud肝段 尾状叶();左外叶(,);左内叶();右前叶(,);右后叶(,)。肝段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正中裂median fissure: 又称主门裂或 Cantlie线,内有肝中静脉走行。正中 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壁至胆囊切 迹中点的连线;在肝脏面,经胆囊窝 中份,越横沟入腔静脉沟。 依正中裂划分的左、

5、右半肝并不等大 ,右半肝通常大于左半肝,约占全肝 重量的60%。 正中裂在肝前缘的位置多不恒定,经胆囊 窝中点左侧者约占51.4%,经胆囊窝中点者 约占42.3%,经胆囊窝中点右侧者约占 6.3%。 正中裂的位置多不通过肝门静脉的分叉点 ,经分叉点左侧者约占74.5%,经分叉点者 约占12.7%,经分叉点左侧者约占12.7%。 正中裂多呈一直线,但也可呈不规则的曲 线。此裂所在平面与肝门平面约成6080 夹角,角的开口向左,为50125。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左叶间裂left interlobar fissure: 又称 脐裂,内有左叶间静脉和肝门静脉左 支矢状部走行。 左叶间裂在肝膈面为肝

6、镰状韧带附着 线左侧1cm范围内与下腔静脉左壁的 连线;于脏面,为肝圆韧带裂和静脉 韧带裂。 左叶间裂所在平面与肝门平面约成45 夹角,开口向左。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左段间裂left intersegmental fissure: 又称左门裂,内有肝左 静脉走行。 左段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左 壁至肝左缘上、中1/3交点的连线 ,转至脏面止于左纵沟中点稍后 上方处。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右叶间裂right interlobar fissure: 又称右门裂,内有肝右静脉走行。 右叶间裂在肝膈面为下腔静脉右壁 至胆囊切迹中点右侧的肝下缘外、 中1/3交点的连线,转至脏面,连 于肝门右端。

7、右叶间裂大多呈弓形,但也有少 数呈直线形。 此裂为一接近水平位的斜裂,其 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约成3045 夹角,角的开口向右。因此,右 前叶膈面大而脏面小,右后叶则 相反。 三、肝叶、肝段划分法 右段间裂right intersegmental fissure : 又称横裂,在脏面为肝门右端至肝 右缘中点的连线,转至膈面,连于正 中裂。 此裂相当于肝门静脉右支主干平面, 既分开右前上段 (段)和右前下段 (段),又分开右后上段(段) 和右后下段(段)。 四、肝段研究新进展 1995年以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和 MRI技术的发展及肝外科的进步,人 们对活体肝内管道的解剖有了新的认 识,对Couinaud肝段提出了质疑。那 么对肝段划分究竟有哪些新的进展, 且听下回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