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15803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北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北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北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北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现代文阅读 设问及回答1、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解释是什么 设 问: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含义(包括“丰富的含义”)? 回答: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的语言明确化;将需要解说的句子分解,对应解说。温馨提示:句式一致 2.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 选 、文中内容的归纳和 概括写什么设问:文章通过哪些事情来写作者深刻的感悟有哪些?作者认为(看来)这样说(写)的原因是什么?回答:理清文章思路,确定有效答题区间。与问题对应的关键词、关键句。注意语言标志。重要的词句往往出现在 显眼位置上,并反复出现。温馨提示:忠实文本3.作品结构的分析、 思路的把握为什么写设问: (句、段、材料)作用用意为

2、什么写?回答:布局谋篇的需要。 内容和形式(手法语言和结构) 温馨提示:注意问的是什么材料?(如 诗文?如写人)材料有什么特点? 注意问题出现在哪?(如开头、题目)4、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 和艺术形象的鉴赏怎样 写设问: 1、有什么妙处?(好处) 2、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语言特点回答: 指出怎样写 为什么写(内容和形式) 有什么效果(文本-读者) 温馨提示:关注写法5、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 解、分析和概括 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 什么? 作者怎样的心境 作者怎样的认识和情感?特别注意:抒情性的语句。议论性的语句。评价性的语句。 经典试题回顾 2010海淀期中:小鸟,你好!

3、 18怎样理解“在鸟语花鲜的清晨,我的心空 了、净了”中“空了、净了”的含义?(3分) 要点: “空了、净了”指清空了杂念、净化了心灵(1 分), 达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2分) 19. 从全文来看,本文以“小鸟,你好”为题,有 什么妙处?(5分) 要点: 以“小鸟,你好”这样的问候语为题,亲切、灵 动,能更好地体现作者与自然和生命的对话与交 流(2分);(形式)(题目本身) 文章多处提到“小鸟”,小鸟是作者描绘的自然 物中最具生命活力的代表(或小鸟是触发作者感 悟的最重要的形象)(1分);以“小鸟,你好”为 题,能更好地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传达出作 者在感受到生命的

4、力量、生命的活力之后发出的 对生命的问候(2分)。(内容)*主旨(全文) 2010海淀期末:菊痴 17小说第八段,用四个“必”,写出了老菊 头怎样的心理?四个“必”连用,有怎样的表 达效果?(5分) 第一问要点:视绿荷为“命根子”;担心 正宗绿荷不是自家独有;对其它绿荷品种 不屑,以拥有正宗绿荷而自傲。(3分) 第二问要点:语气极其肯定,突显了老菊头 唯恐正宗绿荷非己独有的心理。(2分) 18小说结尾说“老菊头倾注一生心血养之护之 的所谓御菊亲本、正宗绿荷就此绝种” 。请结 合全文谈谈这一结尾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要点: 和前文中绿荷的茁壮美丽形成强烈的反差, 增强悲剧效果; 含蓄地揭示了

5、正是老菊头偏执的喜爱、狭隘 的占有,才导致了绿荷绝种这样的悲剧;引 发了人们对正确的爱的方式的思考;表达了 作者复杂的情感态度:否定老菊头的做法,同 情老菊头的遭遇,惋惜绿荷的绝种。(答出三 个要点,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2分) 2010海淀一模(水之经典)17文章第两段加点词语“现实”和“净”有什 么丰富的含义?(5分) 答案要点:“现实”是指都江堰之水流淌过的这 片平凡土地,是都江堰灌溉农田、哺育人类这 种最实际的功用。(2分)(意思对即可) “净”是九寨沟之水清澄透明、纤尘不染的干净 ,是九寨沟远离尘嚣、静静存在的清净,是这 水让人洗却尘俗、坚守贞操的纯净。(3分)( 意思对即可)18.作

6、者对都江堰和九寨沟的水分别作了怎 样的高度概括性评价?这两处水给了人们 什么启迪?(6分) 答案要点:第一问:都江堰的水,是一种入世 的现实的水。(1分)九寨沟的水,是一种出 世的艺术的水。(1分) 第二问:这两处水,能启迪人们正确认识物质 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 怎样的生活(2分)。都江堰的水,让人们懂 得必须尽快在现实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实现自己的价值(1分);九寨沟的水,使人 们懂得不能让心灵被尘俗淹没,要在繁杂的 现实中保持精神的高洁(1分)。2010海淀二模怀念老陆18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从文中看,老陆从各种意味深长的事物中 找到了小说艺术的哪些

7、“玄机”? (2)作者在文中写老陆的“迂”,用意何在? 答案要点:(1)小说要讲究情节曲折,意蕴丰 厚,结尾余味无穷。(2分) (2)写出了老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恪守谦让之 礼,不知变通的特点,还表现了老陆为人的真 诚质朴,凸显了他的可爱。(3分)19文章结尾写作者画画,妻子评画,有 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要点:形象地再现了老陆的人格、气质 ,照应了文章的开头。表达了作者对老陆 的深沉的怀念之情,点明题旨,抒情含蓄, 韵味悠长。(每个要点3分,要注意必须结合 文章简要分析)2010高考题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文章第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 似乎与海棠

8、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 缘”吗?为什么?(3分)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 18第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 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 2011海淀期中柳信 17请解释“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 自己绿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作为园中花木的幸存者,无论人间历经 怎样的变故或灾难,柳树总是尽自己的 本分用枝头的绿意传递着生机与希望。18.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8分)作者写母亲去世后大猫被打死这件事,有何用 意?(3分) 要点: 与小猫死后的情境呼应(或形成对比),作者已 永远失去母亲的安慰了,进一步强化了失去母亲 后的极度悲伤的情感(2

9、分); 为下文写从柳树那里得到支持、看到希望做铺垫 (1分)。 本文以“柳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分条回答 。(5分) 要点: 柳树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1分); 柳枝透露春的信息、生命的信息,给人以生 机和希望,暗示(喻示)文章的主旨(2分); (题目本身) 以柳喻人,柳树的平常普通恰如像母亲一样 的平凡清白的人,能带给人安慰和坚持的力量 。(1分);(全文) 以柳为线索组织材料,照应全文。(1分)2011期末力度来自放松16(6分)从全文看,文章前三段写作者学琴 的经历和体会有什么作用?(1)答案:为了揭示“力度来自放松”的道理,点明 题旨(1分);以拉琴作比,引出下文(为 做铺垫)(1分);

10、说明文学创作也需要 通过放松达到一定的力度(1分)。 (2)解释”心湖蓄满了,该从笔尖流出来了”这各 个语句的含义。 答案:内心积蓄了丰富的生活的感悟,(思想 与情感就自然)要用笔表达出来了。(3分) 考查文中关键句的含义 落实句中关键词:满、笔、流满:丰富、足够、充实、很多笔:表达出来流:自然的、畅快的17、作者说“力度来自放松”,对作家的创作而言 ,“放松”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要点一:要自然地融入生活,感悟生活。(3分 )要点二:自然地抒发(表达)心中的情感。(2 分) (照抄原文最多给1分)2011海淀一模黑白苏州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1)作者说“苏州大

11、地耸立起一个个大写的人” ,请根据第段的内容,概括这“大写的人”具 有怎样的刚烈品格。(3分) 答案要点:忠贞不屈(爱国忠君),不畏强权, 敢于抗争。(每点1分) (2)文章以“黑白,难道不是苏州真正的魂灵吗 ?”这句话作结,好在哪里?(4分) 答案要点:点明主旨(1分);照应题目(1分 );用反问,强调作者的观点并引发读者思 考。(2分)。 18从全文看,题目“黑白苏州”有哪些含义?(4 分) 答案要点: 苏州的民居建筑、店铺招牌等色彩是黑白色。 (1分) “黑白苏州”蕴含着苏州城独特的历史传承。( 1分) “黑白苏州”蕴含着苏州的文化内涵,是苏州外 在的柔美与内在的刚烈的和谐统一。(2分)

12、2011海淀二模园缘17(1)请分析文中画线语句在小说中的 作用。(3分) 【答题要点】 照应前文适园小记中的相关内容, 写出了胡令行工作生活的环境, 推动情节的发展, 用环境的优美衬托胡令行品行的美好。 (答对3点即可得3分,意思对即可)(2)小说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置足园”?( 4分) 【答题要点】 引出小说的主人公胡令行(1分), 突出了胡令行的才能(1分), 表现了他高雅脱俗的志趣(1分), 用“置足园”来衬托“适园”,为表现他更高的人生 追求做铺垫(1分)。(言之成理即可)18小说结尾说“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适园”。 根据文意解释句中“适园”的含义。(4分)【答题要点】 适园

13、是怡人性情,适人意趣的山水佳胜之处 (2分),是实现人生理想,体现人生价值的 美好之地(2分)。 西城期末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1)开头两段写中原大地上田野的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 (2)如何理解文中“这个世界一直有一种强大的声音试图在告 诉人们,重要的不是大地,重要的不是大地哺育人类的那些 根本的东西”的含意。(4分) 18文中最后一段画线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认识和情感?(4 分) 东城期末 17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简要说明第段作者写旧时的祖父为新添孙儿取名的用意。 (4分) 阅读第段,请你分条概括中国人要有几个名字的原因 。(3分) 18. 通读全文,试

14、举文中一两句话,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4分东城一模 17阅读第段,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煞风景” ? 18.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1)作者在第段引入有关“射日”“逐日”的神话有什么作 用? (2)解释第段中划线句子“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月亮文 化”的含义。 西城一模 17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文章第三段详尽描述了秦腔的音乐、唱腔、语言,有什 么作用 如何理解文章第四段中“秦腔到底又姓秦了”这句话的含意 ? 18.文章第六段描述了作者幻化出的两个图景,表达了作者 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011高考祁连雪 17.作者在文章的开关和结尾均引用了古人的诗句,请 分

15、别说明其用意是什么。(5分) 【参考答案】开头以古诗渲染作者从前的印象,在强烈的对比中 反衬现实真相;起笔大气,在引起下文的同时,也透露出文章特 有的书卷气。 结尾的引用既印证了前文自然景物与生命情感交融的关系,引 发作者的诗句来收束文章,同时又以林则徐寂寥无奈的心境映衬 作者明朗向上的情绪。 【解题思路】作用类题要注意从内容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回答。 18.作者曾说:“雪”是祁连山的“文眼”,其有重要 的作用,请通读全文,谈谈文中“雪”的重要作用具体表 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参考答案】雪是贯彻全文的线索;雪化成水汇成了河流,哺育着河西走廊 世世代代的子孙;雪赋予祁连山以壮丽景观;雪充当的是作者抒发思想感情 和表达历史感悟的载体;雪作为生动鲜明的感性意象,使文章富于艺术感染 力。 【解题思路】先要理清作者行文思路,然后再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手法。 要求: 整理三区期中期末一模题,分类 、分析、研究设问和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