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11362 上传时间:2018-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邢台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邢台一中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历史试题第 I 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40 题,每题 1.5 分,共计 60 分。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 。下列主张属于道家的是( )A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B “施行不可以不慬,见有鬼神视之”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 D “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2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 、 “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 。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C秉承

2、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3 荀子强国篇:“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孙卿子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轻慢) ,古之吏也。 ”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人尚未摆脱边地陋俗 B秦国社会治理井然有序C秦国成为最强的诸侯国 D郡县制巩固了中央集权4 齐民要术:“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意为窄) ,劳欲再。犁廉耕细,牛复不疲;再劳地熟,旱亦保泽也。 ”以上材料不能反映( )A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B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注意

3、改进生产工具5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传统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代以后尤其是历经宋明理学的发展,更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忠、孝、廉、节”6近代学者钻研墨经 ,发现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许多实地实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2”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 ”这说明( )A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 B战国学者普遍主张求真务实C传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 D唯物与

4、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7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秦朝驰道的修建( )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 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8 “一朝天子一朝臣” ,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 “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 , “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婆婆” 。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 )A农耕生活 B传统观念 C儒家思想 D自然现象9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 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故常散而不

5、能聚,弱而不强。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 ”由此可知春秋时期A分封制完全被县邑制取代 B中央集权雏形已经出现C各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天子不再直接统治臣民10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 ,认为“道之大原于天” ,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以下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最佳理解是( )A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B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的迷信思想和法家的思想C强化君权神授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D新儒学融合阴阳五行迷信思想和“德治”思想11据古籍记载: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

6、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可灌溉,亦可排涝。此记载所涉农具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曹魏 D唐朝12 云梦秦简载:“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 ”由此可见,秦朝强调( )A以德治民 B以能取士 C以法治国 D以德课官13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3虞不出则财匮少。这段话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耕经济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A呈现多元化结构 B农业是其根本点C小农经济为主体 D农与工商虞并举14博弈论中有一个叫“帕累托改进”的经济学概念,意思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

7、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下列最可能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商鞅以土地私有取代井田制度 B杨炎以两税法取代租府调制C王莽以“王田”取代土地私有 D王安石以青苗法抑制高利贷15 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C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D削弱地方权力,中央集权16、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

8、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搞清楚,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钱宝琮认为科研应该适可而止 B中国古代科学缺乏理论性深究C 九章算术的实用性相对有限 D数学知识很难适用于生活实践17据统计,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年)国家控制的人口是 1699 万人,其中纳税人口只有 237 万人。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人口猛增,农税锐减 B土地兼并加剧,依附关系松弛C税收制度混乱,官吏腐败 D经济重心南移,人口大量南迁18宋太祖在建隆三年八月下诏:“诸道法司参军,皆以律疏试判” ,并形成制度。宋神宗时,科举考试增加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苏东坡也

9、曾表示:“读书万豢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这说明宋代( )A文官政治日趋完善 B明法慎行,德主刑辅C行政权司法权合一 D政治清明,法律健全19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 “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 , “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 ”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 )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 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4C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 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20中国古代战争比例变迁表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 清 北方 87% 76% 61

10、% 68% 50% 29% 26% 南方 13% 24% 39% 32% 50% 71% 74% 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根据表格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从整体看来古代战争分布南北大体平衡B宋以后的战争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C民族矛盾突出的时期战争明显变多D战争爆发的频率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呈正比2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迁的一条主线是内廷机构的不断放大、外迁。下列变化过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从分封制的实行到郡县制全面推广 B从中书门下的出现到内阁的产生C从中外朝的设立到三省六部的形成 D从南书房的设立到军机处的出现22某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从唐诗诗句中分析唐朝历史面貌,下列

11、分析最为恰当的是 唐诗 唐朝历史面貌 A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创立了科举制 B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朝重视城市管理,实行市坊分离 C 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唐朝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D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民族交往影响了唐朝社会生活 23 宋书记载, “(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5A当时已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B江南

12、地区的工商业发展起来C南朝政府仍推行重农政策 D重视兴修水利农业产量提高24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科目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说明科举制度越来越受重视 B是社会底层乐于接受的选官制度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从历代科目变化可看出用人取向25明朝时“田中事,田主一切不问,皆佃农任之” ,地主与佃农之间, “交租之外,两不相问” 。此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A地主与佃农间存在雇佣关系 B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C佃农拥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 D

13、租佃制抑制了佃农的生产积极性26 明太祖宝训理财记载:“洪武十九年(1386 年)三月戊午,太祖谕户部臣曰:善理财者,不病民以利官,必生财以阜民。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樽节有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民不废耕,女不废织使游惰皆尽力田亩 。 ”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A记载了明朝初年的商业政策 B折射出明朝初年经济状况不佳C体现了朱元璋的重农抑商思想 D说明明朝初年曾采取休养生息政策27 “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 ”这表明( )A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 B朱元璋具有极为强烈的小农意识C皇权强化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 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28晚明徐光启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