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课件(区域地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102136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课件(区域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3.1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课件(区域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3.1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课件(区域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3.1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课件(区域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3.1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课件(区域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1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课件(区域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3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课件(区域地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第13讲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要点点击 1.我国的疆域范围特点、地理位置的优缺点。 2.我国主要的邻国、临海及主要的半岛、岛屿及 其自然地理特征。 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布、名称、简称及其地理特 征。 4.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5.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 布。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热点提示 1.联系2011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新闻 ,分析我国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结合外交部设立边界与海洋事务司的目的,考 查我国疆域变化及其地理特征。

2、3.联系2010年各地户籍改革,分析我国的人口发 展方向。 4.联系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 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及其分布特征。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教材图文自读一、辽阔辽阔 的疆域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东东 温带带热带热带 亚亚欧大陆陆朝鲜鲜蒙古俄罗罗斯哈萨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缅缅甸老挝挝越南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海上邻邻国:自北向南依次为为a_、b_、c菲律宾宾、d马马来西亚亚、e文莱、f_6个国家。(2)韩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亚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临临海多:我

3、国东东部自北向南所濒临濒临 的海洋依次是_、_、_和_。内海为为_和_。(4)岛屿岛屿 众多:面积较积较 大的是_、_和崇明岛岛,最大的群岛岛是舟山群岛岛。(5)四大海域的分界线线渤海、黄海的分界线线:辽东辽东 半岛岛老铁铁山角山东东半岛岛蓬莱角。渤海黄海东东海南海渤海琼琼州海峡台湾岛岛海南岛岛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黄海、东东海的分界线线:长长江口北岸启东东角 韩韩国济济州岛岛西南角。 东东海、南海的分界线线:广东东南澳岛岛台湾岛岛 南端鹅銮鹅銮 鼻。 二、34个省级级行政区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三级级行政区划:_(自治区、直辖辖市、特别别行政区)、_(自

4、治州、自治县县、市)、_(民族乡乡、镇镇)。2省级级行政单单位:包括_个省,_个自治区,_个直辖辖市和_个特别别行政区。省县县乡乡23542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1)位置和范围围(如图图)序号行政区简简称省会 吉林省吉长长春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青海省青西宁 陕陕西省陕陕(秦)西安 山西省晋太原 湖南省湘长长沙 云南省云(滇)昆明 福建省闽闽福州 西藏自治区藏拉萨萨 台湾省台台北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顺顺口溜记忆记忆 各省级级行政区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陕甘。云贵贵西四 北上天,内渝台海福吉安。还还有港澳全归还归还 , 中国统统一乐

5、乐无边边。 三、中国的人口和民族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众多的人口 (1)人口特点及问题问题 :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 _,增长长快,_占有量少,社会 负负担重。 (2)人口政策:实实行_,控制 _,提高_。 (3)人口分布特征分布不均 _为为分界线线,以东东人口多,密度 大,以西_,_。 2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组组成:_个民族,汉汉族人口约约占 9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基数大人均资资源计计划生育人口数量 人口素质质以黑河腾腾冲 人口少密度小56 壮族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一律平等大杂杂居,小聚居东东部和中部 西南、西北和东东北金太阳新课标资

6、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考能联动提升我国34个省级级行政区的名称与位置1结结合行政区图图,分成七大片记忆记忆东东北三省黑、吉、辽辽 北部边边疆一自治区内蒙古 黄河中下游四省二市晋、冀、鲁鲁、豫、京、 津 长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苏苏、皖、鄂、湘、赣赣、 浙、沪 南部沿海四省三区(一自治区二特 别别行政区)闽闽、粤、琼琼、台、桂、 港、澳 西北三省二自治区陕陕、甘、青、新、宁 西南三省一自治区一市云、贵贵、川、藏、渝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我国各省区之最纬纬度最高的省(区)黑龙龙江纬纬度最低的省(区)海南 跨经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跨纬纬度最广的省(区)海南 面积积最大的省(

7、区)新疆面积积最小的省(区)澳门门 人口最多的省(区)河南人口最少的省(区)澳门门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澳门门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西藏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云南华侨华侨 最多的省(区)福建、广东东 邻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临临省(区)最多的省(区)内蒙古、陕陕 西 岛屿岛屿 最多的省(区)浙江大陆陆海岸线线最长长的省( 区)广东东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方法突破巧记记我国的省级级行政区及位置 (1)联联想记忆轮记忆轮 廓,仔细观细观 察中国政区图图,你会 发现发现 各省区的轮轮廓与生活中的一些实实物很相似 ,如云南像孔雀开屏,黑龙龙江似展翅欲飞飞的天 鹅鹅,山东东犹如一头

8、骆驼头骆驼 的头头和身, 陕陕西省则则像 一个屈腿而跪的兵马马俑等。见见下图图。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分类记忆类记忆 找特征:查阅查阅 中国政区图图,可将一 些省级级行政区按所在区域归类归类 划分总结总结 出其区 域分布特征进进行位置记忆记忆 (主要是相对对位置)。如 图图所示: 长长江流域六省二市对对称分布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南部沿海东东西四省三区排队队分布黄河中下游四省二市十字形分布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针对训练 1读读我国四个省区简图简图 ,回答(1)(4)题题。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1)四省区中,春分日最

9、先看到日出的是( ) A B C D (2)有一幅对联对联 中写到“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 拔地”,该该景观观主要分布于上述四省区中的 ( ) A B C D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3)四省区中,最先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春风风的 是( ) A B C D (4)四省区中,地处处内陆陆且不与邻邻国接壤的是 ( ) A B C D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解析:根据省区轮轮廓可知云南省,广东东省,湖北省,黑龙龙江省。春分日时时,位置最东东的黑龙龙江省最先看到日出,云南的路南石林是闻闻名于世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观,我国的改革开放最先是从位于东东南沿海的广东东省开始的,湖北省是

10、一个内陆陆省份,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答案:(1)D (2)A (3)B (4)C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现阶现阶 段的人口问题严问题严 峻 ,严严重地制约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续发 展。 1人口惯惯性增长势头长势头 强劲劲,21世纪纪上半叶, 在稳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中国将先后迎来 劳动劳动 年龄龄人口、总总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大高峰。 预计预计 人口总总量高峰将出现现在本世纪纪30年代初期 ,达15亿亿人左右。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人口素质总质总 体水平不高,难难以适应应激烈的综综 合国力竞竞争。我国目前的发发展状况难难以

11、使国人 的身体、文化等素质质迅速提高,使综综合国力的 提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尤其对对整体文化素质质 影响较较大。 3劳动劳动 年龄龄人口规规模庞庞大,就业业形势势更加严严 峻。 据预测预测 ,中国15岁岁至59岁劳动岁劳动 年龄龄人口将于 2013年达到峰值值9.32亿亿人。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4人口老龄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临空前压压 力。 预计预计 到2020年,我国65岁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和60 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分别别达到11.2%和16.1%, 老年人口分别别达到1.64亿亿人和2.34亿亿人。 5出生人口性别别比居高不下,给给社会稳稳定带带来 隐隐患。 20世纪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别比持续续 偏高,2000年为为116.86,2005年高达118.58,严严 重偏离了103至107的正常范围围。预计预计 到2020年 ,20岁岁至45岁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3000万人。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6流动动迁移人口持续续增加,对对公共资资源配置构 成巨大挑战战。 2005年中国流动动人口多达1.47亿亿。据测测算,到 2020年还还将从农农村转转移出3亿亿左右的人口。 7贫贫困人口结结构趋趋于多元化,促进进社会均衡发发 展的任务务十分艰艰巨。 到2005年底,全国农农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饱问题 的贫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