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鼓励学生提问的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8101444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是怎样鼓励学生提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是怎样鼓励学生提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是怎样鼓励学生提问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是怎样鼓励学生提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是怎样鼓励学生提问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是怎样鼓励学生提问的我是怎样鼓励学生提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 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问题来诱导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问题与老师在引导中抛出的问题组成了我们课堂教学 的一般过程。 在我国历来就认为一个好学生应当是“勤学好问”的,但是其中那个“问” 字与现代教育的观念大相径庭。传统的“问”只是指“有不懂之处就向教师提 出”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学生问问题只是为了应付测验或考试,并不是自己设 定一个新问题,然后独立地研究,寻求解答;更不是重新提出

2、一个被认为“已 经解决的”老问题向权威提出挑战。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正确的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显 得尤其重要。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和主动性, 我作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一、帮助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敢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 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一种“三 怕心理” ,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 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使人 瞧不起自己。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

3、生消 除“三怕”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 为了帮助学生消除“三怕”的心理障碍,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自己 的一些方法:对于在课堂上提问由于情绪紧张而说不清楚的学生,我让其在课 外继续补问;对于不敢在广众场合提问的学生,我让其个别提问;对于口头表 达能力差的学生,我让其把问题写成文字后再提问。其次我还精心设计教学过 程,通过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诱导,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去发现问题,为课堂上提问作好充分准备。另 外,教师在课堂上我让他们组织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提问竞赛活动,通过比提 问的数量和质量来评定小组的竞赛成绩,这样,学生在竞争的氛围

4、中消除思想 顾虑,大胆质疑和发问。 一段时间下来,同学们提问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很多。二、培养学生质疑兴趣,使其想提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这就是说,质疑是思维的导 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对于疑和问,疑是条件,问是结果。因此,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 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 中学。 比如在讲“能被 3 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说出几个任意多位数,然后由我很快判断它是否能被 3 整除,当我和学生共同验证我的判断无误后,学 生们主动地向我提问质疑:您是用什么方法这么快就

5、能断定一个多位数能否被 3 整除的?你这样的方法正确吗?可见,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来,缘于教师的激 趣和创设的良好发问情境,引发了学生的质疑心理,从而想要问个究竟。三、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胆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夫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 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教 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 ,允许补充,答错了允许重答,允许 提出一些有个性的问题。如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时:“把一本字典放 在桌子上可

6、以看到几个面?”同学们有的说:“一个” 、 “二个” 、 “三个” ,有一 个同学提出可以看到“四个” ,同学们哄堂大笑。 见大家都在取笑他,该同学马上涨红了脸,难为情的低下了头。 见此情景,我说:“肯定有你自己的理由。 ”随后就进行了演示,把字典放 到两眼之间的地方,说这样可以看到四个面,同学们也都照着做,也都发现四 个面,这位同学露出了笑脸。但是同学们还是一脸的疑惑,不解为何会这样。 随后大家一起分析,其实在同一个位置,我们两眼最多看到三个面。这样不仅 解决了问题,还激发了这位同学提问的勇气和积极性,促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 能更大胆的提问。 教师在教学时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课堂上的紧

7、张焦虑,建立民 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全体学生提问的勇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一 旦提出了问题,无论质量如何,应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作出合理的评价。 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能提出问题,能积极探索和 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让学生乐于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思考是从遇到问题开始的,问题就是矛盾,矛盾 处处都有,找出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发现矛盾的过程,产生质疑,教师要引导学 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进行发 散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从多层次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了,就易产生新的解决问题的方

8、法和途径,从而达到学生用多种途径解决同一 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充分思考,独立质疑,共同解疑,共同分享,勇于 打破旧框框,养成自觉探究的习惯与方法。要做到如何把课本上所学到的知识 与现实生活联系进来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我在数学教学中提出这样的一个问 题,使用 09 数,采取加减法,能编出结果等于 6 的几道题,学生纷纷编出: 1+5=6;2+4=6;3+3=6;7-1=6;8-2=6;9-3=6;6-0=6。这个时候有一位学生编 出 7-2+1=6 的形式,学生根据这个形式,编出更多的类似的算式。 通过这道题思考开展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启发学生的思 维,培养他们探究周围问题的

9、精神,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质疑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对他们创新信心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五、及时鼓励,大胆表扬,使学生勤于提问 由于小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理,使得他们不大胆提问题,害怕提出问题, 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不耐烦,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 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相反,若能耐心、细致的回答学生的问题。尽量找出 所提出问题的合理部分,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激发提问兴趣,增加提问信心, 使他们乐于提问。 当学生提出了一些你已经重复了很多次的问题时,千万不要恼羞成怒的责 怪学生,甚至是批评学生,一旦你这样做了,以后学生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也 不敢向你提问,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筑起了

10、一道无形的墙,教学活动往往 会事倍功半。 一个班上的同学,有性格外向的也有性格内向的,性格外向的同学提问的 主动性很高,不失时机的鼓励会一直保持和提高他们提问的积极性和提问热情, 而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他们一般不敢主动的提问,很多是怕出错,怕问 错了同学嘲笑、老师看不起。 我在教学中就遇到不少这样性格内向的同学,于是,我开始向他们提出一 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无论他们回答的结果如何,我都表扬了他们,渐 渐的这些内向的同学会怯生生的向我提出一些不懂的问题,而当他们提出问题 后,我马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们,慢慢的,这些性格内向的同学上课 时变得积极活跃了。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千万不

11、能吝于把自己的鼓励和表扬给学生,及时鼓 励,大胆的表扬,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六、教给学生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 必须转变观念,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由于不同情况下问题的内容、性质各有特点,因而提问的方法和形式也应 各有特色,只有恰到好处地提问,才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反之,提问方法不当, 不但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反而易使人感到乏味和厌烦。因此,要想提高学生 的提问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如:1趣问法。把问题趣味化,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把问题引出,这种提问 容易使对方的注意力集中

12、和定向,引人入胜。 2追问法。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之后,顺着其思路对问题紧 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其表现形式一般直接采用“为什么?” 。 3反问法。是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其 表现形式一般是“难道?” 。 4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律和性质的相互联系,通过比较 和类推把问题提出。 5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个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 和分析提出问题。 总之,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没有想象,就永远 没有创新。要让我们的学生由“听众”变成“演员” ,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转变成主动获取的探索者,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 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敢提问、想提问、大胆提问、乐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