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单元归纳整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82265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9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单元归纳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单元归纳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单元归纳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单元归纳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单元归纳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单元归纳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3-单元归纳整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归纳整合单元归纳总结本单元要求重点掌握以下17个原理和方法论: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世界上的事

2、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

3、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6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

4、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7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5、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方法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既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9矛盾的概念(要求作为原理掌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10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

6、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11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

7、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

8、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1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在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15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

9、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6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它既是发展的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

10、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17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方法论: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综合探

11、究解读1(1)老子和郭象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之间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韩非和董仲舒言论的不同,在于事物之间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动的;黑格尔和杜林言论的不同,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2)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达的是辩证法思想,郭象、董仲舒、杜林的言论则代表了形而上学的思想。2(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不包含矛盾的事物。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3(1)“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12、和具体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说明了坚持用联系、发展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工作,对复杂事物进行综合分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治国方略。4(1)上述材料包含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包含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观点和方法。(2)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主要有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永恒性和过程性理论,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理论,矛盾分析方法等。 知识网络易错点1: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的功能不是各个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在内部结构优化的

13、状态下,整体的功能会得到加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如果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之间结构不合理、不协调,则会降低整体的功能,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易错点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定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有的人常常简单地以事物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判定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尽管新事物是后来出现的,但不等于说凡是后来出现的事物都是新事物。易错点3:在量变和质变关系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误区一:质变比量变更重要。质变比量变更重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要避免这个问题的片面性、绝对化。量变

14、和质变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在认识上,不能用质变的重要性否认量变的重要性。任何否认量变重要性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不能忽视量的积累。按照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反对否定根本变革(革命)的“右”的错误,又要反对否定量的积累的“左”的错误。误区二:质变就是发展。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它包括前进性的变化,也包括倒退性的变化。经过质变,事物实现了由旧质向新质的变化。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地进行下去

15、。但并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只有那些前进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而那些后退的、堕落的质变就不是发展。二者的逻辑关系也是交叉关系。易错点4:在“矛盾”认识上的几个误区误区一: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等同于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与哲学意义上的“矛盾”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日常生活用语中的“矛盾”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些冲突和分歧,如邻里之间的争吵、同学之间的口角等。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则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只是哲学意义上的矛盾的“对立”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哲学意义上的矛盾的“对立”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

16、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可见,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包含了日常生活用语中的“矛盾”,但绝不能将二者等同。误区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等同于哲学意义上的“斗争”。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具有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而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只是哲学上讲的“斗争”、“对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们应该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绝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易错点5:只要抓住了中心,抓住了关键,就能把事情办好(1)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集中主要力量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这样才能办好事情。(2)在实际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