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人教大纲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79863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79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人教大纲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人教大纲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人教大纲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人教大纲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人教大纲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人教大纲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专题二小说阅读课件人教大纲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说阅读(二)中国现当代小说(2)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亲亲 戚曾 平那孩子和我儿子差不多大,脸色苍白,眼睛乞求地望着我,说:“医生,痛不痛?你轻轻做,行不?”做肠镜怎能不痛?连大人也常叫救命。我望了望孩子身旁的父母,说:“小朋友,做无痛的吧?”来做肠镜的孩子,都做无痛的。满怀疲惫的父亲赶忙应承说:“要得,要得,做无痛的。”话刚完,又焦急地问:“钱是不是一样?”我说:“无痛的七百多,一般的两百多。”父亲立马纠正说:“就做一般的。”母亲低下头,赶紧小声地哄着孩子:“强强乖,阿姨轻轻做,强强最勇敢,一点都不怕痛!”我一边做,一边哄着孩子。孩子八岁,他紧紧地咬着嘴唇,眼泪直在脸上淌,可他不

2、叫。我说:“孩子,如果痛,就叫吧!”“阿姨,你一定要轻轻的,强强不闹。妈妈说,只要强强不闹,阿姨就轻轻的。”他一边哭泣,一边回答我。要是我儿子,早就大喊大叫。当然,我自会让儿子做无痛的,我断不会吝啬那几百元钱。肠腔全是暗红的血液。不停地抽吸,才保证肠腔的能见度。做完整个结肠都没有发现出血点,出血点在小肠。吸出的血九百多毫升,加上肠腔内未吸出的,一千多。这孩子,继续下去,定会要他的命。“你儿子必须马上手术,要输血,要不”我把孩子的父母叫到办公室,我没把话说完,他们应该懂那个后果。他们不说话,立在那里,一脸的焦急。他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神里没有一点内容。真没见过这样的父母,儿子的命都快没了,还

3、拿不出主意。我没好气地提高声音,说:“你们听见没有?”孩子的母亲望着父亲。孩子的父亲在兜里摸来摸去,终于摸出一支皱巴巴的烟来,却怎么也点不燃。“这儿不能吸烟!”我一声断喝。他惶惶地放了回去。“必须马上手术!”我说,“你们马上去收费室再交两千元!”“我们没有钱了!”孩子的父亲说。“你们今天带了多少钱?”“三百!”孩子的父亲怯怯地回答。孩子的母亲赶忙作补充,说:“这三百块钱,还是凑来买猪仔的!”“孩子的血在哗哗地往外流!”我呵斥他们。“迟了!孩子就没命了!”作为医生,我本来不该说这些。“我把我的血输给我儿子,行不?”孩子的父亲说,“多抽点,他是不是可以不做手术?”他的脸上有了一些光芒,他一定是听我

4、说输血就想出了这个自作聪明的主意。孩子的母亲也为这个自作聪明的主意激动起来,伸出手,说:“抽我的!他爸要下田干活!马上要栽秧子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样的问题?国家早有规定,必须用血库的血,医院不得自行采血。父亲见他的主意被我否决,还不甘心,说:“我们买血要钱,血总是人的吧?”我点点头。父亲说:“既然这样,我把血卖给那些要血的人他们给我钱行不?”他提了一个新说法。他一把卷起衣袖,就要我抽他的血换钱。那女的也接连应承,似乎找到了救儿子的门径,赶紧卷起衣袖,也要我抽她的血。孩子的父母眼巴巴地望着我,似乎就等我一句话。国家明确规定血液不得买卖,我断然地回绝了他们,我火了,说:“你们一个人快去办急

5、诊,一个人快回家取钱!”换了我,早已心急如焚。“哪有钱?”孩子的父母同时说,那是两双绝望的眼睛。“你们不能去借?”“向谁借?哪个亲戚会有钱等着我们啊!”“医生,求求你,你一定要救救我们的孩子啊!”孩子父亲的主意被我否定完了,他定是把我当救命的稻草了。“医生,哪个当妈的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去死啊!求求你,一定要救救我们的孩子啊!”孩子的母亲号啕大哭。孩子的父母齐刷刷地给我跪下。孩子的父亲说:“医生,我们家还有一头猪,还有一头牛,大后天赶集,我卖了就给你拿来!求求你先让我孩子做手术行不?”孩子的父母泪水滂沱。那天,我非常果断地带着孩子的父母去收费室,大义凛然地在孩子的记账单上签上了我的大名。

6、会计问我:“你亲戚?”我使劲地点着头,说:“我亲戚!”是的,我们是亲戚,我的父母也是农民。(摘自雨花2007年第1期)1.小说开篇两次提到“我”自己的儿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解析 主要考虑小说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关系。答案 对比(或反衬)。第一次,突出强强的不幸,表现了“我”对他的怜悯、同情;第二次,突出了强强的坚强、勇敢。2.根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文中父母对儿子的爱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从肖像描写或细节描写运用的角度分析父亲的形象。解析 第一问主要是概括相关情节。第二问先写出相关内容,再据此分析父亲的性格特点。答案 用凑来买猪仔的300元钱为孩子治病,争着为孩子输血,争着卖血换钱,

7、跪下求医生帮忙。肖像描写:如“他的脸上有了一些光芒”,通过眼神变化,细致地写出了父亲内心经历了一个“茫然希望无助”的复杂过程。或细节描写:如“孩子的父亲在兜里摸来摸去,终于摸出一支皱巴巴的烟来,却怎么也点不燃”,写出了父亲在孩子生死存亡关头焦躁不安、不知所措的心理。3.小说的故事情节始终是在紧张的氛围中展开的,作者主要是运用哪些方法来渲染的?答案 (1)“我”的语言。如“必须马上手术!”“迟了,孩子就没命了!”(2)作者的客观叙述。如“这孩子,继续下去,定会要他的命”。(3)父母主意的变化。从“拿不出主意”到有了“自作聪明的主意”再到“孩子父亲的主意被我否定完了”,最终“把我当救命的稻草了。”

8、4.有人认为小说结尾“是的,我们是亲戚,我的父母也是农民。”这一句最好删掉,请发表你的看法并结合文章阐述理由。解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时注意该句的位置特点并结合主题表现和行文效果。答案 示例:删掉好。理由:冗余文字,写文章要留些空白;去掉之后,文章结尾戛然而止,行文不拖泥带水,更为简洁、有力、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删掉不好。理由:议论性文字,画龙点睛,突出了“我”与那对父母的渊源关系,更能表现“我”作为一名医生的高尚的职业道德,令读者肃然起敬。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红红 土周攀堂女人提着大嘴茶壶上山的时候,夕阳正准备收拾行李下山,黄昏的余威烘烤着男人汗流如雨的后背,女人上前疼惜地用

9、袖子去揩男人背上的汗水,男人惊觉回头,见是女人,憨憨地笑了一下。“李长河,咋还这么发狠呢,刨了这么多年,也没见你在土里刨出金子来。”女人给男人倒了一碗茶,递到男人手上,刻意地说出这么一句话来。李长河感到很羞愧,这句话是他在恋爱时对女人讲过的,那时,他领她来看自家的自留地,望着这片宽广的红土,手一挥,很有信心地对她说:“你别看现在光秃秃的,我会在土里刨出金子来的。”女人大约是相信了男人的承诺,或者看中了他别的什么,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成了红土地上的一个新娘。这是一片孤绝的红土,耀眼的红色让人忧伤,种啥灭啥,只有顽强的巴茅草可以在这里扎根,东一丛西一丛的。靠山村的村民祖祖辈辈在这块红土地上耕作,播

10、下希望的同时失望也播下了。李长河以为他能改变这一切,读完农大后竟然放弃了一切功名回了家,书呆子气地说了句他要改变家乡的红土。爹娘气得当场吐血,等到红土地里能长出稀稀拉拉的玉米秆子,村民早扔下锄头进城务工去了,李长河只是把自己改变成了一个中年男人,红土依然,穷困依然。为了彻底根治靠山村的贫困,政府决定移民,在另一个水美草肥的土地上给他们安置新家。听到这个消息李长河愣了,靠山村的人却欢天喜地,一个个都搬到新家去了,李长河却一拖再拖,终于等来了一辆大铲车,李长河看着大铲车猛虎般地瞬间吞没了一幢空房,这才死了心,不得不对这片坚强的红土俯首称臣。“回家吧,行李我都收拾好了。”女人捅了一下呆愣着的李长河,

11、“听说那边什么都安排好了,就等着我们进去住呢。”“你先回吧,我再呆一会。”李长河说,他望着女人提着大嘴茶壶一摇一晃地下了山,松垮的身体牵扯出他的心痛。天色渐暗,李长河扑倒在红土地上,放声大哭,红土地默默地承受着一个男人绝望的哭声,然后又看到他很小心地将随身带着的一个玻璃瓶子拿出来,装了一瓶子红土,跌跌撞撞地下了山。新家果然很漂亮,他们分到了一小片黑土地,李长河一眼看出土地的肥沃,蹲下来伸手握了一把,在手心里揉了揉,“这土地贼肥,一脚能踩出油来。”李长河兴奋得说话都颠三倒四。李长河将种子撒下,几天后就长出绿油油的秧苗,他感慨地对女人说:“这土地真好,种什么长什么。”李长河在种什么长什么的土地里撒

12、着欢,就像一匹马闯进了草原。穷日子就这样翻过去了,那片红土再也没有入过他们的梦境。入冬的时候女人得了一种怪病,浑身奇痒,而且溃烂。李长河说,想家了吧,我就知道你会想家。他们还习惯把已经不存在的靠山村称为家,女人说鬼才想,李长河说不想你咋得这病,这是思乡病知道不?女人慌慌地问有治吗,李长河笑了,说吃几服药就好了。李长河拣了几帖中药回家来熬,熬成药汤叫女人喝下,女人看着药汤泛红,说中药咋是这颜色呢,李长河说我加了药引了,中药没有药引子是没药效的。女人问药引子是什么,李长河笑而不答。女人喝了几天这种泛红的药汤,身上果然不痒了,溃烂的地方也在结疤,女人的心情因此愉快起来。过了不久,李长河也觉得浑身奇痒

13、,身上开始溃烂,他知道自己也害思乡病了,其实他认为他早应该害思乡病,他望着满身的溃烂,居然很激动。李长河吩咐女人给自己抓几帖中药来,女人依照他给的药方,从集市上抓了来细细地熬好端到李长河面前,李长河说还要放药引子呢你忘了,女人就问药引子在哪,李长河说在最高的那层柜子里,女人开了锁说,只有一瓶子土。李长河说去拿吧,就是它了。女人吃惊地看着李长河将一撮红土放进药汤里,看着他捧起那碗漾着红色的药汤,呆呆地望了好久,女人恍然看见有什么东西滴落在药汤里,李长河已经牛一般地低下头,将那碗药汤一点不剩地喝下了。5.李长河和女人在离开靠山村那片红土后,先后得了浑身奇痒的怪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解析 宜答出心理

14、、精神的“痛”和痛苦。答案 这样写将笔触深入到了农民夫妇的内心,形象地表现了农民离开故土的切肤之痛,这种痛有如扯断婴儿与母体间的脐带,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纯真感情。6.在农村改革中,小说主人公李长河是怎样的新型农民?解析 答题信息集中在36段李长河的心理活动中。答案 李长河有知识,希望凭自己的知识改变农村的面 貌,他执著追求,不因别人扔下锄头进城务工而浮躁不 安,他挚爱土地,在移民时,他最后才离开。7.李长河用玻璃瓶子装红土的情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和结构(情节)两方面答。解析 分析情节的作用,依然可以从内容(人物形象)答案 一方面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了李长河对土地的眷恋、对家乡的眷恋,另一方面也为下文李长河和妻子用红土做 药引子作好了铺垫。8.小说结尾写到红土是治怪病的药引子,有人说这太虚构了,失去了小说的真实性,你认为呢?解析 答题要点:生活虚构却是艺术真实。答案 这虽是虚构的情节,但正是因为这虚构的情节,真实深刻地表现出了人物因思乡而产生的内心痛苦,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另外,这也并非杜撰,并非没有一点生活基础,本草纲目的“赤土”条目就说红土能治疗奇痒。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