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61956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涯设计——德性修养篇(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 性 修 养大学生涯导论辅导(一)绪论步入大学就意味着我们开启了新的人 生。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自由的精神境域拓展一方精神家园一、德性修养的内涵大学是人的社会化进程急速发展的阶 段,是我们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 段,也是我们修炼自我,完善自我的重 要时期。大学生活的主题内强素质,外塑形 象德性修养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终身践行。(二)德性与道德的涵义 【德性】“德性”可分解为:道德,品性两层含义 。何谓道德?道德是由道与德两个并列的词组成。道德一词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 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

2、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 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 道德的含义: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 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 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是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我们通常讲的道德是指人们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 标准。道德总是扬善抑恶的。(三)品性的涵义何谓品性?品性:顾名思义品质、性格。人的品性,是 指人的性格修养、道德品质水平 。人性的光华:正直、诚实、善良、谦逊、关 爱、坚韧等等;人性的缺失:撒谎、欺骗、嫉妒、诽谤等等 。(四) 德性的实质和价值:德性实质上就是追寻美满人生的一连串不间 断的活动,是塑造人格、升华人性、提升生 活品格和人生境界。培养德

3、性:着眼点是个人品性的培养,或人 的精神的提升活动。从内在层面上看,德性和内心平和,邪恶和 内心紊乱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就社会整体而言,德性始终是一 种桥梁,造就社会和谐与秩序。从内在层面来看,德性是心灵秩 序的看护者和维系者;从社会层面来看,德性的力量在 于使人自觉履行社会的责任,协调个人 与社会利益、人与自然的关系 。涵义分解: 指道家的修炼养性;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 度,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完美 ;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指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达到 的水平 ;学习,仿效(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 时论选集权利篇:“胥一国之人,皆以忍 耐谦让为美德,争相模效修养之,

4、日无暇刻 ,岂不痛哉!”)(五)【修养】的涵义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 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 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 ;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以 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 容的。 修养的本质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 问题上。修养指人的修为和涵养,与人的性格、 心理、道德、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即人的综合素质的展现。修养的基础是内心对话,通过灵魂的最 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的手段。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修养涵义分解:指道家的修炼养性;指培养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待人处 世的态度

5、,或求取学识品德之充实 完美 ;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指思想、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 所达到的水平 ;学习,仿效(孙中山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 选集权利篇:“胥一国之人,皆以忍耐谦让为美德,争相模效修养之,日无暇刻,岂不痛哉!”);德性修养决定了你的人生 二、大学生注重德性修养的重要性人之为人的根本 成为社会人的必须步骤 人性光辉的源泉人之为人的根本“人是城邦的动物”亚里士 多德 “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柏 拉图“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 以其有辨也”荀子 杨朱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钱逊先生亦说:“人有礼义,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 是人所以最为天下贵的根

6、本。没有了礼义,人就不成其 为人,同于禽兽了。 成为社会人的必须步骤 人的本质:社会人张良纳履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人性光辉的源泉 大三学生兼职挣3万资助18儿童让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谭之平力建学子挺身勇救落水女 谱写舍己救人英雄赞歌824黑龙江伊春 坠机事故 “ 先让孩子出去” 823菲律宾劫持香 港游客事件 14岁女孩用身躯替 兄长挡子弹 三、古今中外之德性修养观(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2、中国传统修养观念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二)世界人类文明中人之德性修养观1、世界文明中人的德性的内容2、世界文

7、明中人之德性修养的现代意义 (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 (1)克己奉公、精忠爱国的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纵观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贯穿始 终,即公忠原则。 “夙夜在公”( 诗经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书经周官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贾谊治安策) (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2)博施仁爱、推己及人的仁爱传统教育。“仁”的基本涵义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8、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 (3)言行一致、重诺守信的诚信传统教育。“立人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4)修己慎独、知行合一的修身传统教育。“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德性修养内容的阐释(5)关爱万物、热爱自然的生态传统教育。“天人合一”,“天地合德” “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

9、传统文化的的精 髓 2、中国传统修养观念 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 “穷则独善其 身,达则兼善天下”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 为本”。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无为 而治”、“自然而然”、“见素抱朴”等思想 佛家对于中国修身哲学的最显著的贡献即为心 的训练。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明镜本洁净,何处 惹尘埃?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 般若之智,亦复如是内外不住,去来自由 。能除执心,通达无碍。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1)传承传统社会的和谐思想,树立“和为贵”的价值理念 。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心理和谐,倡导“和为贵” 的

10、价值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天人合一”;“天时不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和”;“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和远亲不如近邻”;“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心平气和”等和谐思想。 (一)德性修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的精髓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2)汲取传统社会注重修身养性、反躬自省的道德传统, 培养健康人格,促进心理和谐。现实中我们很多人为生存竞争所困、为物质生活奔 波或者沉醉于网络之中没有时间整理自己,反思生活, 丧失自我。这既违背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不利 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加以引导。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3)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亲亲”、“孝慈”思想 ,构

11、建和谐家庭。 家庭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细胞,社会的和谐首先源自家 庭的和谐。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 量,所以必须重视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我国传统社会的 最基本特点就是把家庭伦理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核 心、根本,因此有着丰富的遗产,这些遗产既有封建糟 粕,也有健康因子,如“亲亲”思想,“父慈子孝”思 想,“夫义妇柔”思想,“兄友”“弟悌”思想等。这 些健康因子是我们今天进行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要进 行积极的扬弃、发展。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4)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忠义”思想,构建和谐 组织。对组织的忠诚是我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忠义之 士”、“赤胆忠心”、“忠心

12、耿耿”是传统中国人最为敬 重的对象或品质。 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5)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仁爱、礼仪思想,促进人际 关系的和谐。第一,积极扬弃传统道德中的仁爱思想,培养爱心。第二,积极扬弃传统道德中的礼仪思想,提高国民礼仪修 养。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6)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义利、信义思想,促进经 济秩序的和谐稳定。第一,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义利思想,正确处理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第二,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信义思想,提高国人 的诚信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3、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7)积极扬弃传统道德思想中的民本、廉政思想,建立和谐 的政治关系。第一,

13、重视民心,把民心得失做为巩固政权、评价官员 的重要标尺。 第二,关心民生,爱惜民力。 第三,重视官员的作风建设、廉政建设。 (二)世界人类文明中人之德性修养观 1、世界文明中人的德性的内容 苏格拉底:“德性即知识”,知识不仅是德性的必 要条件,而且也是德性的充分条件。 柏拉图:人的灵魂由理智、意志和情欲所组成 。相对于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人就有不同的德 性。理智使人具有智慧的德性,意志使人具有了 勇敢的德性,情欲使人具有了节制的德性。一个 人的正义就在于他的灵魂在理智的统率下各得 其所,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亚里士多德:“人的德性就是种使人成为 善良,并获得其优秀成果的品质。”,“德 性非

14、出生于天性,但也不违反天性。自然 给我们以获得美德的才能,这种才能是由 习惯而完善的。” 康德:德性是至善的第一要素,是被道德 法则所决定的意志,是幸福的配享之条件 等。 金太尔:“德性是一种获取性的人类品质, 拥有和践行它,是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 利益,而缺乏它,就使我们无从获得这些利 益。” 归纳以上观点,西方的德性可定义为:德 性就是值得称赞的品质,是向善的本性。 人的德性就一定是那种既能使人成为善人 ,又能使人圆满地完成其功能的品性。 2、世界文明中人的德性的内容 一方面,德性是能使我们获得幸福的内在 品质。 另一方面,德性是造就社会和谐发展的内 在力量。四、加强德性修养的方法(一)

15、由中西文化的比较看德性修养请带着问题思考: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从了 解中外文化方面不同的特点出发,我们应该具 备什么样的修养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一)由中西文化的比较看德性修养 1、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两种文化精神的 核心 人文传统:围绕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 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又称阿波罗精神, 是西方精神的核心)、客观态度、探求真 理的执着(一)由中西文化的比较看德性修养 2、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价值因集体存 在而因此体现 西方文化强调独立个体的地位,要求人对 自己的命运负责(一)由中西文化的比较看德性修养 3、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价值目标的不同: 中国人注重节制、

16、追求和谐与平稳 西方人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和 进取 (一)由中西文化的比较看德性修养4、内向与开放 (二)德性修养的两种分类法请带着问题思考:加强德性修养,我们应该从 哪些具体方面入手?(二)德性修养的两种分类法 1、心理素质方面和社会素质方面 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包括正 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 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 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上述七个因素分别反 映学生在学习、研究、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与内 外各个方面的关系,即对整个人生、对自己、 对工作与社会、对他人与团体、对知识与信息 、对实际事物、对困难与压力情境七个方面应 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二)德性修养的两种分类法 1、心理素质方面和社会素质方面 社会素质是组成这个社会的人群的普遍的 修养程度、进步程度、文明程度、道德程 度,以及精神状态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