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12654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7 大小: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明示结论”与 “与观点与材料之中”什么叫“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1.明示结论:观点鲜明,读者易于理解作 者的意图和立场,但容易显得生硬而引起 反感 2.寓观点于材料中:容易使文章主旨隐晦 、模糊,增加理解困难度,不易贯彻作者 的意图1952年,霍夫兰和曼德尔就“明示结论”与“不明示结 论”的效果做了一次简单的比较实验。实验以“美国是 否应该实行货币贬值政”为论题,将实验对象(大学 生)分为两组,分别向他们播放演讲录音。演讲的主 旨都是主张“美国应该实行货币贬值政策”,但对第一 组明确的提出的了结论,而对第二组则只是提判断材 料,不给予结论。试验结果是:在给予明确结论的一组中,“

2、纯说服效 果”(态度向赞同方向变化的比例减去反方向变化的 比例)达48%,而在未给予明确结论一组中,“纯说服 效果”只有19%。从这个数据显示看,前者的效果大大 的好于后者。实验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1.在论题和论旨比较复杂的场合,明示结论比不下结 论效果要好 2.在说服对象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场合,应 该明示结论 3.论题简单或对象文化水平较高的场合,应让说服对 象自己得出结论,以免产生反感“明示结论”的实例:(1)高三时语文老师告诉我们:高考写议论文时要开门见山 陈述自己的观点,不要拐弯抹角,因为改卷的老师要在很短的 时间内看完并给作文打分,不要让改卷的老师猜作文的中

3、心论 点是什么。 (2)让小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宝贵的 在小学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要珍惜生命,让大家看了一 个关于四川大地震中众多人死去的视频,接着老师应该再做解 释,说明人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没有,而且还会给亲人们 带来痛苦,因此要好好珍惜。而不说结论则大多数人无法理解 ,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论题比较复杂或对象理解能力比较低的情况下,明示结论效果 更好。“寓材料于观点之中”的实例(1)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故事 ,告诉人们深刻的道理。如黔驴技穷比喻有限 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2)一个男生的前女朋友结婚,他给她打电话说: “今生祝你幸福,希望下辈子不要再被造化捉弄了, 下辈

4、子,嫁给我好吗?” 她说:“不行,我和老公说好了,下辈子我们还在 一起。” 这个论题比较简单,于是“她”婉转地回答说:“我和 老公说好了,下辈子我们还在一起。”来说明我是不 会嫁给你的,寓自己的观点于回答中。“寓材料于观点之中”的实例(3)让大学校长认识到 “大学生就业很难”。 可以说:现在大多数用人单位都要的是有工作经验的人,大 学生一般没多少实际工作经验,用人单位需要的人一般都是 对其负责项目非常了解,最好是人一到单位马上就能工作,不 需要培训,这方面,大学生如果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 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所以找起专业对口的工作也 有一定难度。而如果再明确提示结论,则会有多余的感觉(4)根据对象的不同作出判断对于理解能力交低的人或场合,寓观点于材料之中有时 并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传播效果。这时我们就应该明示结 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