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考点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破解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8583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考点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破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考点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破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考点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破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考点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破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考点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破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考点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破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考点复习课件古代诗歌阅读诗歌的语言破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诗歌的语言破解 考点探究考 查 角 度真 题 再 现1.炼炼字型(字)(2010湖南)11题: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2.诗诗眼型(词词)(2002全国)“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3.语语言特色(风风格、艺术艺术 )(2008北京)12题: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2010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好事近陆陆 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芷江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注】 本词写

2、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答: _“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答:_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以下是上面第(1)题的考试现场抽样,请参考评分标准,对以下答案做出评判,分别给出分数,并阐明理由。【现场答案】答案一 蓑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初春时节青

3、草生机盎然的特点。映字衬托出色彩分明的美景,使青草更为明艳。答案二 蓑、映二字运用比喻使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答案三 蓑、映二字形象地写出了青草的绿意,白红绿色彩分明,刻画了一幅色彩丰富的美景。答案四 蓑字用比喻手法写出青草长短参差的特点,映字突出了色彩对比的效果。【点 评】评分标准 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蓑”“映”两字的含义和比喻效果,答案要两面都写到。切忌只顾一面,更要防止泛泛而谈。评判 答案一泛泛而谈,没有理解两字的意思,只能得2分。答案二空泛,但答出了“比喻”手法,得1分。答案三没有分开赏析,答题形式不规范,得2分。答案四,答题形式正确,但分析不到位,扣2分。以题说法 如何回答炼字题。设问

4、方式 某联联中最生动传动传 神的是什么字?为为什么?某字历历来为为人称道,你认为认为 它好在哪里?请赏请赏 析诗诗中“某字的妙处处”;“某字和某字比较较,哪个更好?为为什么?规范思路 指明哪个字用得好(如是“比较鉴赏较鉴赏 型”则则指出哪个字用得更好,如是“指定鉴赏鉴赏 字词类词类 ”可省略该该步骤骤);采用了比喻喻、拟拟人、对对比等手法的字词词,须须指出采用的是哪一种手法,然后解释该释该 字词词在句中的含义义,并把该该字词词放入原句中,展开联联想,加以描述;说说明该该字在全诗诗中起到的特别别的表达作用。如该该字烘托了怎样样的意境,突出或更好地表达了怎样样的感情等。另补补充叠词词的作用是增强语

5、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调作用;拟拟声词词的作用是使诗诗文更生动动形象,使人有身临临其境之感;表颜颜色词词的作用一般表现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1炼字题。(关于此点见上面“以题说法”。)2题眼型题目设问方式:这首诗中(某联)最关键的词是什么,为什么?某词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规范思路:该词的隐喻是什么?对突出主旨所起到的作用。(词的寓意答题方式)从该词在诗中结构或(线索、情感基调)上所起的作用考虑。表达作者什么情感?3语言风格类设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规范思路: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清新自然 、 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点击此处进入 精练提高阅读阅读 下面一首宋词词,回答问题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这首词描写了午睡醒后雨打荷叶的情景,全词具有怎样的风格?请简要分析。答: 急雨打篷,诗人午睡醒来,见到雨珠在荷叶上活蹦乱跳,散而复聚,最后聚成水银般的一窝,又泻入池中的景象。荷花清新,雨珠活泼,诗人陶醉,全诗表现出清新活泼的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