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电路原理课件网络图论基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6967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电路原理课件网络图论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清华电路原理课件网络图论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清华电路原理课件网络图论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清华电路原理课件网络图论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清华电路原理课件网络图论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电路原理课件网络图论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电路原理课件网络图论基础(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1717章章 网络图论基础网络图论基础17.1 网络的图17.2 回路 树 割集17.3 图的矩阵表示和KCL,KVL方程的矩阵形式17.4 节点电压法17.5 含VCCS电路的节点分析17.6 割集法17.7 回路法17.9 表格法17.8 改进节点法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关联矩阵A, 基本回路矩阵B, 基本割集矩阵Q .回路,树, 割集 .矩阵形式的KCL,KVL .节点法列写电路方程 .返回目录网络图论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应用图论研究网络的几 何结构及其基本性质的理论。研究对象 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线段和顶点组成的“图(graph)”。 电路中的应用 应用图论的基本概念建立便于计算机识别

2、的列写电路 方程的系统方法。17.1 网络的图一、网络图论 网络拓扑(topological graph): 泛指线段和点之 间的连接性质。i1i2i3i1i2i3抽象 i1 i2i3+-二端元件 支路 抽象 电路图 抽象图 二、网络的图 R2CLuSR1+-+-抽象 抽象 电路图 抽象图 (1)图 G=支路,节点 不含自环 允许孤立节点存在 名词 (2)子图(sub graph) 图G 子图G1 子图G2 (3) 路径:从图G的一个节点出发沿着一些支路连续移动 到达另一节点所经过的支路构成路经。(4)连通图(connected graph):图G的任意两节点间至 少有一条路经时称图G为连通图

3、。有向图中的方向表示原电路中 支路电压和电流关联参考方向。(5)有向图(directed graph) 有 向 图路经 不连通 连通 返回目录17.2 回路 树 割集 一、回路(loop) (1)连通; (2)每个节点关联支路数恰好为2。 253回路 1275 89不是回路 回路L是连通图G的一个子图。 具有下述性质 12345678 图G 树支(tree branch):属于树的支路。 连支(link): 属于G而不属于T的支路。二、树 (tree) 树T是连通图G的一个子图,具有下述性质: (1) 连通; (2) 包含G的所有节点; (3) 不包含回路。树不唯一 16个 树T1 树T2 图

4、G 2367树支数 bt= n-1连支数 bl = b-(n-1) 单连支回路(基本回路(fundamental loop):每个 回路中只包含一个连支,其余均为树支。1234567145树支数 4 连支数 3 单连支回路 独立回路 单连支回路 独立回路 以2,3,6,7为树支, 分别加入1,4,5形成 三个单连支回路三、割集(cut set) 432156(1)把Q 中全部支路移去,将图分成两个分离部分; (2)保留Q 中的一条支路,其余都移去, G还是连通的。 割集Q是连通图G中一个支路的集合,具有下述性质: 例闭合面与支路 2,5,4,6相交 13 图分成两个 分离部分 4256 移去支

5、路 2,5,4,6 432156Q4: 1 , 2 , 5 Q3: 1, 4, 5 Q2: 2, 3 , 6 432156432156例 Q4: 1 , 5,3,6 432156单树支割集(基本割集(fundamental cut set ) 每个割集中只包含一个树支, 其余均为连支。 432156 Q3: 1 , 3 ,5 , 6 Q2: 3 , 4 , 5 Q1: 2 , 3 , 6 432156432156选1,2,4为树支的基本割集 单树支割集 独立割集 单树支割集 独立割集 1,2,3,4 是否组成割集? 三个分离部分 1,2,3,4 割集 4保留4支路,图不连通的。 1234例1

6、1 2 34例2 1,2,3,4 割集 基本回路 基本割集 1,2,3,4 1,4,5 1,2,6 3,4,5 2,3,6 1,5,3,6 基本回路和基本割集关系 对同一个树 (1)由某个树支bt确定的基本割集应包含那些连支,每个 这种连支构成的单连支回路中包含该树支bt 。 例 由树支4确定的基本割集包含连支3、5 ,则连支3、 5 构成的单连支回路中一定包含树支4 。 4321 56 1,2,4 树支(2) 由某个连支bl确定的单连支回路应包含那些树支,每个这种树支所构成的基本割集中含有bl 。 例 由连支6确定的单连支回路包含树支1,2 ,则由树支1,2所构成的基本割集中一定含有连支6。

7、基本回路 基本割集 1,2,3,4 1,4,5 1,2,6 3,4,5 2,3,6 1,5,3,6 4321 56 1,2,4 树支 返回目录17.3 图的矩阵表示和KCL,KVL方程的矩阵形式一、节点关联矩阵(node incidence matrix)A 用矩阵形式描述节点和支路的关联性质 aij =1 有向支路 j 背离 i 节点 -1 有向支路 j 指向 i 节点0 i节点与 j 支路无关关联矩阵 Aa=aijn b节点数 支路数 Aa=1 2 3 41 2 3 4 5 6 支节1 0 0 - 1 0 1 - 1 - 1 0 0 1 00 1 1 0 0 - 10 0 - 1 1 -1

8、 0Aa=1 2 3 41 2 3 4 5 6 支节1 -1000 -110001 -1-1001010 -110 -10设为参考节点,划去第4行 -1 -1 0 0 1 0A=1 2 31 2 3 4 5 6 支节1 0 0 -1 0 10 1 1 0 0 -1称A为降阶关联矩阵(reduced incidence matrix) (n-1)b , 表征独立节点与支路的关联性质 645321按列列写 按行列写 各行不独立 支路电压 设 支路电流 节点电压矩阵形式的KCL 矩阵形式的KCL Ai =-1 -1 0 0 1 01 0 0 -1 0 10 1 1 0 0 -1654321iiiii

9、iAi = 0 645321矩阵形式的KVL 二、基本回路矩阵(fundamental loop matrix)B (2)支路排列顺序为先树(连)支后连(树)支。 1 支路j与回路i关联,方向一致 -1 支路j 与回路i关联,方向相反 0 支路j 不在回路 i 中 bij=约定: (1) 回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取连支电流方向。 用矩阵形式描述基本回路和支路的关联性质 B = b i j l b基本回路数 支路数 选 4、5、6为树支,连支为1、2、3。 1 2 3B =4 5 6 1 2 3 支路 回路 1 -1 0 1 0 01 -1 1 0 1 0= Bt 1 设 矩阵形式的KVL 0 1 -

10、1 0 0 1BtBlBu = 0 123654Bu = 0 可写成另一种形式 Bt ut + ul = 0ul = - Btut用树支电压表示连支电压。 连支电压 树支电压 B= Bt 1 用连支电流表示树支电流。 BT il = i矩阵形式的KCL KCL的另一种形式 123654三、基本割集矩阵(fundamental cut set matrix)Q 约定: (1) 割集方向与树支方向相同。(2) 支路排列顺序先树(连)支, 后连(树)支。 qij =1 j支路与割集 i 方向一致 -1 j支路与割集 i 方向相反 0 j 支路不在割集 i 中 用矩阵形式描述基本割集和支路的关联性质

11、Q = q i j n-1 b基本割集数 支路数 Q1:1,2,4 Q2:1,2,3,5 Q3:2,3,6 设 矩阵形式的KCL Q = 4 5 6 1 2 3 支路 割集 Q1 Q2 Q31 0 0 -1 -1 00 1 0 1 1 -10 0 1 0 -1 1 QlQtQi =0 选 4、5、6为树支,连支为1、2、3。 123654用回路矩阵表示时 用连支电流表示树支电流 矩阵形式的KCL的另一种形式 Qi =0 可写成 可见,回路矩阵和割集矩阵有 的关系。 矩阵形式的KVL 用树支电压表示连支电压。 QTut=u KVL的另一种写法 123654QQi = 0QTut= u 小结: u

12、l = - BtutABAi = 0 BTil = i KCL KVL ATun= u Bu=0 矩阵形式的KCL,KVL 返回目录17.4 节点电压法 KCL A i =0 KVL u=Atun 元件特性方程 规定每个支路必须有一个阻抗 设标准支路(k支路)为 -k支路抽象为 k列方程 依据Yk:导纳 k支路电压、电流关系: 设 Z=diagZ1 Z2 Zb Y=diagY1 Y2 Yb Z=Y-1 -支路电流的矩阵方程 为 b条支路电压与电流关系的矩阵形式为 由KCL A i =0 由KVL u=Atun 节点导纳阵(node admittance matrix) 得节点电压方程 由此求得支路电压和电流 可得 (1)画有向图。 (2) 5V0.5W2W1W0.5W5W1W3A1A+-例1 列写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