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5987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2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与控制曹庆仁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Tel: 13338979995Email: 本 质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培 训一、基本概念与原理二、管理与控制的基础性工作三、管理与控制的程序与措施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n不安全行为的含义n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n不安全行为的三种基本控制途径目录1、不安全行为的含义n从实用的角度,可以将不安全行为定义为可能 引发事故的、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根据该定义 ,不安全行为与违规行为基本同义。n两个问题:员工做每件事情是否都有明确的安全行为规范? 有许多规定是隐含的。员工是否有行动上的自由?员工拥有行动上的自 由。n不安全行为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

2、种。狭义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指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 生的人类行为,如员工的违规行为;而广义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的人类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 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如管 理者的违章指挥行为、不尽职行为。不尽职行为n与工作的无形性有关。与工人的工作根本不同 ,管理者的许多工作都具有无形性,因此很难加 以明确的规定。n此现象相当普遍,但过去没有明确地提出此问 题。n与渎职行为的差异。不能以渎职行为作为煤矿 管理工作的依据。目录2、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你只要告诉我怎样做就可以了。”如果它出自一个工人之口,该工人一定是一个不错的工 作者;但如果它出自

3、一个管理者之口,可以说该管理者还不是 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或运用管理工 具的能力比较低,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 ,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 么你充其量是一个技术员。”n人员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是从事煤矿员工行为 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它是煤矿员工行为安全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和归宿 。它是分析员工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依据。它是选择各种管理与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n根据行为主体在行动之前是否意识到自己行动 的危险性,可以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行动的 危险性,可以称之为非故意违章

4、行为;另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已经认识到了自己行 动的危险性,但仍然采取该行动,可以称之为故意违 章行为。目录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3、不安全行为的三种基本控制途径1)自我行为控制2)工作流程控制3)监督控制1)自我行为控制n员工有选择自己行动的事实权力,也有按照自己的预期 来做事的倾向。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为员工提供一种自己 行动决策的工作环境,在其中员工自己选择安全的行为。n主要方法有:价值观干预措施价值因素感知干预措施目标激励干预措施等。n目的是通过实施各种措施促使员工在工作中自觉地做出 更多的安全行为。n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可以分为有意选择和无意选 择两大类。n涉及员工的价值认知和价值观

5、、员工的安全管 理职责、员工的认知能力三个方面问题,所以, 员工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也应该是针对 这三个方面的。有意识选择的不安全行为n首先,管理者应该通过在一些刺激因素与安全行为之间 建立刺激-反应式的条件反射,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式学习 原理将员工有意识做出的不安全行为转变为其无意识的安 全行为。主要手段有:教育、训练、誓言口号、承诺等。n 其次,管理者应该通过对员工行为结果的不断反馈来达到 正强化安全行为,负强化不安全行为,利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式 学习原理促使员工更多地自觉做出安全行为方式。n 再次,管理者应该通过构建注重安全的工作环境,利用观 察学习原理促进员工更多地从事安全行为方式。

6、主要手段有: 加强沟通,使员工认识到安全行为更有价值,培养崇尚安全行 为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等。无意选择的不安全行为n管理者应该从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和员工的认 知能力两个方面入手,让员工通过学习建立起不 安全行为的条件反射系统,使其意识到自己从事 了不安全行为,再运用员工有意选择的不安全行 为控制与管理措施加以改变。员工认知状态n员工在工作中至少应该清晰地认识到以下一些问题:(1) 自己的工作任务、流程、职责和行为规范(2) 当前工作的意义(3) 自己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及其特点(4) 自己的工作环境及其特征(5) 具体的工作方法(6) 工作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人、机、环)(7) 工作中的

7、相互协调机制(8) 自己的工作业绩评价及薪酬水平和结构(9) 自己的其它权益重要途径:培训n对员工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是达到上述要求的重要途径 。这种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旨在提高他们对 安全管理职责的认识和驾驭现场环境的知识和技能。为此 ,管理者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培训。(1)安全管理职责认知培训(2)各种险源预知能力培训(3)工作方法及技能培训(4)紧急状态处理知识和能力培训其它影响途径n在培训的基础上,管理者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 升员工对自己行为安全性的认知能力。为此,管理者应 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提高员工对不安全行为的注意力(2)克服熟视无睹等不良心理状

8、态的影响(3)增强员工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力(4)科学地分配工作任务和安排劳动时间,防止工作 疲劳,减轻工作压力(5)提高员工的行为可靠性等n对于已经养成不安全行为习惯的员工,除了要让他意 识到自己从事了不安全行为,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长期地 强化安全行为,使他养成安全行为的习惯。2)工作流程控制n目的是通过工作流程设计和管理来减少员工不 安全行为的发生,主要措施有:前后工作流程行为控制设计措施并行工作流程行为控制设计措施交叉作业流程设计措施。主要控制点(1)入井时的入井条件和入井准备工作的控制 (2)接班工作的控制 (3)工作中上一道工序的约束或者控制 (4)工作中下一道工序的约束或者控制 (5)工

9、作中协作和共同劳动者的约束或者控制 (6)工作中可以利用通信手段实施控制 (7)工作中可以利用井下固定设施设备等实施的控制 (8)工作中可以利用检查工作实施的控制 (9)工作中可以利用其它手段实施的控制 (10) 交班工作的控制 (11) 出井工作的控制3)监督控制n目的是通过检查监控制度建设来减少员工不安 全行为的发生。n各级管理者的监督检查是控制员工行为的重要 手段。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一定 措施予以制止或改进,不断降低员工不安全行为 发生率。n企业应该制定科学可行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 监督检查方法、具体实现步骤,检查结果的处理 方法等。n在制定监督检查制度时管理者至少应该对以

10、下 内容做出明确规定:(1)监督检查的执行者(2)监督检查方式方法(3)监督检查时间和空间要求(4)监督检查结果的处理方法(5)监督检查效果的评价和改进等。目录二、管理与控制的基础性工作n制定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指标体系n确定煤矿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类型n归类、汇总、分析和研究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行 为n制定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原则与目标n制定并提供人员安全工作职责和安全行为规范n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措施目录1、制定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原则和指标体系n煤矿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不安全行为 分类原则,以便对本煤矿员工表现出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 科学分类。分类原则要力求全面、科

11、学、实用,并保持相 对稳定等。n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分类(包括管理者)能够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的指标很多,企业应 该遵照分类原则对各种可能的分类指标进行考察,确 定出适宜企业的分类指标体系。下面一些分类指标可 供企业参考使用。一般分类:目的是制定日常管理措施具体分类:目的是制定针对性的具体措施。n一般分类:目的是制定日常管理措施事先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原则可以按照危险程度、 有痕无痕、出现频率、观察难易等进行;事先分类是 按照员工的工作行为特征进行的,其目的是为了针对 性地制定管理控制措施,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将不安全行为按照危险级别进行分类,能够为制 定和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n具体分类:目

12、的是制定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将本企业多年来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重新分析 和研究,并且对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辩识、归类等分 析和研究工作,目的是要从中发现一些本企业不安全 行为的发生规律,为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 基础。事后的不安全行为分类原则可以按照有无意识、 认识能力、安全操作规程问题、价值观和价值感知因 素等进行;事后分类是按照员工实际发生不安全行为 时的认知状态进行的,目的是分析揭示其发生不安全 行为的真正原因,通过实施奖惩措施,对行为人进行 行为干预和矫正,预防同类行为的再次发生。目录遇到的问题 ?2、确定煤矿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类型n根据煤矿的具体情况,在对工作中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

13、 源进行辨识的基础上,识别并确定煤矿可能存在的不安全 行为类型,并且要明确每种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发 生机理,每种不安全行为的危害性大小及其行为特征等, 为具体的人员不安全行为识别、归类、控制和管理工作奠 定基础。n确定不安全行为的组织单元划分可以与煤矿的 组织结构相同,也可以不同,同样,对人员种类 的划分也可以与现行的行政组织结构相同,也可 以不同。为此,煤矿应该确定一个相对稳定的划 分标准。n下面是煤矿常见各专业作业人员可能出现的不 安全行为及其行为特征,仅供煤矿进行不安全行 为辨识和分类时参考。目录采煤专业作业人员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及其分类3、归类、汇总、分析和研究 已经发生的不安

14、全行为n将本煤矿多年来发生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重新分析和研究 ,并且对各种不安全行为进行辩识、归类等分析和研究工 作,目的是要从中发现一些本煤矿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 ,为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n这是一项长期和重要的工作,煤矿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 制度,分配相应的资源,制定出可行的运行机制等。目录4、制定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原则与目标n原则是从事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基本依据。原则应 该能够指导煤矿从事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工作,也能够 协调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分歧、提高安全工作效率等。 每个煤矿都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制定出一些简单可执行的 原则,并且为绝大多数人员所认同和遵从。n目标是管理工

15、作的起点和终点,合理制定目标是管理者 实现管理目的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从事不安全行为控制与 管理工作既要制定出整个煤矿的长期和中短期目标,也要 制定出各个组织结构或部门的长期和中短期目标。煤矿应 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有目标制定和分解的机制和方 法,要有目标确定、评价和改进的标准、程序、机制等。 目录5、制定并提供人员安全工作职责 和安全行为规范n现状或存在问题主要内容n工作中员工要做的每件事情都应该有明确的安全行为规 范作为指导。n是判断是否为不安全行为的基本依据。n操作人员主要指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规程等)。n管理人员主要指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要求。n要特别注意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及其对员工行

16、为的影响 。n制定各种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和安全行为规范n包括一般性的、特定专业的、特定区域的、特定人员的 等不同人员的的安全工作职责、安全行为规范等。n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就是对各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进行定 义、记录、传达,并保证被清楚地理解准确地记忆正确地使用n企业制定的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应该能够明确每 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规范、工作程序等, 使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应该做 到什么程度等,这是保障煤矿生产正常有序进行的前提, 也是煤矿生产各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劳动的基础。n制定员工的安全管理职责和行为规范,需要把煤矿生 产中的日常的、经常重复性的、有规律性的安全管理活 动,通过合理设计形成一个个标准化的岗位工作内容和 工作方法体系等,再由一个个具体岗位员工严格按照岗 位职责的规定去加以管理。因此它具有全员性、规范性 和重复性等特点。识别安全管理工作内容1)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应该全面,做到安全管理没有死 角、没有遗漏。包括:每一个员工、每一台机器设备、每 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