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亚的经济学课件第一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5397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亚的经济学课件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苏亚的经济学课件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苏亚的经济学课件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苏亚的经济学课件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苏亚的经济学课件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亚的经济学课件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亚的经济学课件第一章(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任何课程的知识都具有连贯性,所以不要经常 逃课,更不能让教材“一尘不染”。听课时要多作笔记,笔记是知识的框架,教材 是对知识的充实。二者缺一不可。对于老师布置的习题,要认真完成,以巩固所 学的知识。通过媒体关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问题。学习时要搞清理论,特别要注意结论成立的条 件。*2平时占20%: 出勤情况,考察迟到早退,旷课1/3取消考试资格 抽查提问,要求能够积极参与,开动脑筋 课堂表现,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不做无关事情 完成作业,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建议等期末闭卷考试占80%,不划范围不点题,希望平 时认真学习,真正学到有用知识,不荒废青春*3案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

2、觉不自 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比如在超市里买东 西,我们喜欢与小商小贩讨价还价;到银行 存钱,我们要想好是存定期还是活期。经济 学对日常生活到底有多大作用,有一则关于 经济学家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参考。 为什么要学经济学? 故事说的是三个经济学家和三个数学家一起乘火车去旅行。 数学家讥笑经济学家没有真才实学,弄出的学问还摆了一堆诸如“ 人都是理性的”之类的假设条件;而经济学家则笑话数学家们过于迂腐 ,脑子不会拐弯,缺乏理性选择。最后经济学家和数学家打赌看谁完 成旅行花的钱最少。三个数学家于是每个人买了一张票上车,而三个 经济学家却只买了一张火车票。列车员来查票时,三个经济学家就躲 到了厕所里,列

3、车员敲厕所门查票时,经济学家们从门缝里递出一张 票说,买了票了,就这样蒙混过关了。三个数学家一看经济学们这样 就省了两张票钱,很不服气,于是在回程时也如法炮制,只买了一张 票,可三个经济学家一张票也没有买就跟着上了车。数学家们心想, 一张票也没买,看你们怎么混过去。等到列车员开始查票的时候,三 个数学家也像经济学家们上次一样,躲到厕所里去了,而经济学家们 却坐在座位上没动。过了一会儿,厕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并传来了 查票的声音。数学家们乖乖地递出车票,却不见查票员把票递回来。 原来是经济学家们冒充查票员,把数学家们的票骗走,躲到另外一个 厕所去了。数学家们最后还是被列车员查到了,乖乖的补了三张

4、票, 而经济学家们却只掏了一张票的钱,就完成了这次往返旅行。 这个故事经常被经济学教授们当作笑话讲给刚入门的 大学生听,以此来激发学生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掌握正确的经济学的知识,将经济学思考的问题运用 到生活中来,使我们能够更加理性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 琐事,小到油盐酱醋,大到谈婚论嫁,就会减少生活中 的诸多郁闷和不快,多一些开心,多一些欢笑。 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资源是稀缺的,时间是有限 的,选择是有代价的,我们要学会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 ,而选择机会,选择未来,坚持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 ,适应新的变化。如果能多懂一点经济学,就会多一点 机遇,少一点风险。 经济学不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5、, 更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 础课程。第一章是整个课程的导言,介绍经 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学 习具体内容之前,对经济学有一个概括性的 认识。 *8本章着重考察经济学的实质、 研究对 象、研究方法,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 济学的学习奠定必要的方法论和基本理 论基础。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9探讨经济学 的实质及研究对 象,实际上是给 经济学下定义 。 *10经济学是一门沉闷的科学.经济学是一门使人幸福的艺术。 萧伯纳(剧作家)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政治经济学是最古老的艺术,最新颖的科学。的确,它在社会科学中居于首要地位.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安东尼

6、萨缪尔森*11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做出选择,以 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资源来生产各种物品 和劳务,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 供消费,以求使人类现在和将来的欲望得到 最大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即研究如何使稀 缺资源处于最佳用途以满足人类最大需要的 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是什么?*12我们不是为学经济学而学经济学,而是 为了它给我们的启发。萨缪而森经济学是一门可以使你变得聪明的学问。稀缺问题经济学的出发点资源有限欲望无穷选择的必要产生经济问题如何解决经济问题经济学的产生*15资源分为经济资源(稀缺资源)和自由取用资源经济资源是通常所言的生产要素,指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稀缺(Scarc

7、ity)的含义: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用 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物品或资源却是有限的。 这就是经济学 中的稀缺规律。普遍存在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成为社 会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有有限的欲望吗?有无限的供给吗?*16终日奔波只为饥终日奔波只为饥 才教食足又思衣才教食足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衣食两般皆俱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鸳被暖取得美妻鸳被暖 恨无天地少根基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买到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槽头扣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受人欺叹无官职受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县丞主簿还嫌小 欲在朝中挂紫衣欲在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作了皇帝求仙术

8、 更想登天跨鹤去更想登天跨鹤去人心似海何时足人心似海何时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除是南柯一梦西欲望无限,有诗为证*17n人类生存需要的两种基本资源:水和土地n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的淡 水总资源虽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 仅为世界的人均量的1/4,居世界第121位 。n目前我国有400个城市供水不足,缺水量 达到60亿吨。农村居民有4300万人饮水困 难,每年平均干旱面积达4亿亩,缺水300 亿立方米。n我国最大的国情是人多地少,耕地面积占 世界的7%,人口占世界的22%。*18稀缺规律表明了欲望的无限性与资 源的稀缺性的矛盾,这对矛盾引起了 经济活动,形成了经济问题,即人们 如何使用

9、相对稀缺的资源满足人们无 限需要的问题,为解决经济问题产生 了经济学。所以说,稀缺性是经济学 研究的出发点。*19n n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理念:经济学的一个核心理念: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20 选择产生于稀缺性 。 “好钢用在刀刃上”。 选择(choice)就是要决定用有限的资源满足无限欲望中的哪些欲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经济学是研究选择的一门社会科学。人们对有限资源在使用方面的选择在经济学上称为资源配置。*21What: 生产什么?How: 如何生产?For Whom: 为谁生产?资源的最 优配置问 题Our direction will be. .*22机会成本 :指

10、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到某一特定 用途而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机会成本与资源的稀缺性相关“No free lunch。”理解机会成本要注意的几点理解机会成本要注意的几点*23* 拥有稀缺资源者不仅要选择将其资源用于某一用 途,而且还要使其获得的收益最大,即选择效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充分 和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按不 同比例组合的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轨迹线 。*24A、资源量已定,而且在一定时期不变;B、生产技术已定,而且在定时期不变;C、只生产两种产品,比如,资本品和消 费品的生产 如图*25政府在消费品和资本品之间的选择资本品消费品15D

11、E55GH 1235 62045OCAB910生产可能性边界0151296334512ABCDEF生产可能性边界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GH黄油万吨大炮万门0151296334512ABCDEF H 186黄油万吨大炮万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G经济体制类型: 市场经济体制Market Economy System计划经济体制Centrality Planned Economy System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 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 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 竞争; 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 供给

12、与需求。*31 “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 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 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7版*32欲望无限 资源稀缺 稀缺性选择各种经济问题产生的 源头,也是经济学产 生的出发点选择是解决经济问题的 主要途径,构成了经济 学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总之,经济学因稀缺而产生,因选择而存在,研究对象是社会如何作出选择,解 决因稀缺引起的几大基本经济问题。经济学就是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并由 此形成支持这一方式的意识形态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33经济是在相互竞争的用途之间配置稀缺资源的一 种选择的机制,这种机制就是经济

13、运行方式和运 行规律本身经济的构成:经济主体或决策者(居民户、厂商 、政府)和市场(产品和要素)协调机制与经济体制各个经济主体行为的协调一致涉及到经济的协调 机制问题,不同经济社会会有不同的协调机制, 从而形成不同的经济体制自给经济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混合经济*34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35现代社会中主要有 两种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方式或经济体制经济体制:n n计划计划经济经济n n市场 市场经济经济决策机制不同决策机制不同 协调机制不同协调机制不同 激励机制不同激励机制不同36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以单个经济单 位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 为以

14、及经济变量的个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 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是谓“虫瞰”(worms eye)。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整个国民经 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 题以及经济变量的总量是怎样决定与变动的 经济学分支学科,它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是谓“鸟瞰”(birds eye)。37微观与宏观的区别可概括为以下表格(附表11)项 目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别 名小经济学个体经济学价格理论大经济学总体经济学收入理论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法总量分析法研究对象从个体入手研究 一国经济运行从总体入手研究 一国经济运行研究中心市场价格国民收入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

15、利最大*38(一)、理性假定(二)、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三)、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四)、均衡分析(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六)、经济变量与经济模型(七)、边际分析*391.每个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个体其行为是合乎理性 的,经济学中把其称为“经济人”。经济理论的基础是理性假定,即个人在计算了全部成本的前提下将做出使其净收益最大的选择2.资源是稀缺的3.所有的成本是机会成本4.充分的信息、资源的自由流动*40经济学家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就在 于学习了经济学,并且学的很好的人,对我们 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并且说出了一套解决问 题的办法。我们对经济学家的要求是什么?*41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只考虑建立在 事物之间的规律性,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 测人们的经济行为的效果。有两个特点:第一、它要求回答“是什么”; 第二、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的结论是 否正确可以通过事实来检验。实证分析是从“现有的事实”,推导出“将会是什 么”的逻辑结构。*421、定义行为变量2、列出假说3、推导出假说4、做出预测5、检验预测通过检验:接受没有通过检验:拒绝提出新的理论*43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 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达 到这些标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