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田径教学教学计划案例与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04104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9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田径教学教学计划案例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初中田径教学教学计划案例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初中田径教学教学计划案例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初中田径教学教学计划案例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初中田径教学教学计划案例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田径教学教学计划案例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田径教学教学计划案例与分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田径教学计划案例分析与建议四川省体育骨干教师成都市体育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国培计划”指导与评审专家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兼职教研员成都市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成都市游泳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锦江区教师进修学校体育教研员唐小宾一、指导思想:1.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 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 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 一位学生受益2.田径运动项目原则上来讲是所有中学必修的内容, 它是其他运动的基础,在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和意志品质培 养方面有重要作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2、要求每一个 高中学生在三年的高中体育学习中至少必修1学分。因此 初中开设田径运动项目学习既是打下运动基础也是为高中 体育学习做好铺垫。二、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知道科学参加田径锻炼的原则,积极参加田径类运动并养成良好的田径锻炼习惯。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锻炼目标、制定锻炼计划并按计划坚持田径锻炼;能用简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并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体能测试结果。2.运动技能通过收听或观看有关体育节目或阅读报纸或上网等手段,对国内外重大体赛事了解,懂 得竞技运动与健身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区别,认识田径运动对身体、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 的价值。积极学习并运用所学田径知识与运动技能进行健身活动,初步掌握23项

3、田径运动项目 锻炼方法,积极参加各种田径类体育比赛。了解田径运动中出现的创伤、扭伤的简易处理方法。3.身体健康通过田径类项目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与腰、腹肌力量和耐力。了解田径运动对进一步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以及对其他运动项目技术和技 能与进行选项学习的促进作用。形成良好的田径运动习惯和健康行为。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通过参加田径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并在田径运动中运用所 学方法调节情绪并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设置合理目标,使自己在田径运动中不断提高田径运动能力 ,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其在体育活动中应表现 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努力克服田径运动中的心理恐惧等现象,体验在

4、困难环境中 或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建立和谐的人际 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精神。三、单元教学计划案例与建议单元名称具体内容教学重点授课节数田径运动 知识内堂课: 田径运动知识简介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12课时 (七-上)快速跑 (短跑)跑的专项练习(高抬腿 跑、后蹬跑、加速跑等) 培养学生协调放松跑 的能力,发展学生快 移动的身体素质。56课时 (50米或 100米测试 )(七-上)途中跑(学习蹬与摆、摆 臂与重心控制等)接力跑(快速移动的配合 )障碍跑 (跨栏跑)跨越单个障碍(或栏架 )以多种教学方法、练 习手段,发展学生的 速度、力量、灵敏、 柔韧等身体素质。23课时 (与游戏相

5、结合。七- 下)跨越多个障碍(或栏间 跑)耐久跑 (中长跑)途中跑、极点克服、跟 踪跑等发展学生体能,培养 顽强的意志品质与拼 搏精神。45课时 (男1000米 、女800米测 试。七、八- 下)跨越式跳高 (根据条件 安排背越式 跳高)助跑和起跳相结合理解跨越式跳高的锻 炼价值,掌握发展体 能的方法,提高跳跃 能力,体验运动带来 的成功感、喜悦感。45 (提高与评 价安排一课 时。八-上)过杆技术(摆下压带 起上抬)完整技术蹲踞式跳远 (根据条件 安排挺身式 跳远)助跑与起跳掌握助跑与起跳的结 合技术,改进与提高 完整动作,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跳跃能力。45 (提高与评 价安排一课 时。八-下

6、)腾空技术(空中团身 ) 完整的蹲踞式跳远实心球发力的技术发展肌肉的爆发力, 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 性,培养遵守纪律的 优良品质和拼搏向上 的精神。15-20 (根据学期 整体安排情 况来设置)最后用力技术完整技术专项补测选择两项测试项目充分体现选择性。1建议:1、跨栏作为尝试性学习;2、背越式跳高与挺身式跳远二选一教学;3、50米( 或100米)、男1000米、女800米测试可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相结合;4、实心球每 学期均安排4-5学时教学,并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相结合。四、各单元教学计划案例与建议: 短距离跑教学单元计划案例与建议项目短距离跑课 时56课时教学 目标1.懂得短距离跑的技

7、术原理,知道三种以上提高速度的练习方法。 2.掌握短距离跑的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接力跑的交接棒动作技术, 提高短距离跑的运动技术水平。 3.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与快速反应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课次教学 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1-2跑的专 项练习1.重点: 协调、放松 跑能力。 2.难点:臂 、躯干、腿 正确动作技 术运用1.跑的专门性练习(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 2. 分组作摆臂练习,一组做另一组纠正。 3. 40-50米中速跑,注意正确摆臂。 4. 放松大步跑40-50米中速跑练习,注意腿的蹬与摆。 5.快速跑游戏。课次教学 内

8、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3-4途中跑1.重点: 协调、放 松跑能力 2.难点: 蹬与摆的 配合、步 频与步长 的配合。1.在跑道上设置不同距离的标志物、标志线进行提 高步幅与步频的练习。 2.高抬腿跑20米接后蹬跑20米跑,改进前摆技术。 3.后蹬跑20米接20米加速跑,改进后蹬技术。 4.用80%的速度跑4060米,重复练习。课次教学 内容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5-6接力跑 50米或 100米 测试1.重点: 相互理解、 主动配合。 2.难点: 传、接棒的 配合, 3、学习评 价1.原地练习传、接棒技术。 2.两人一组做原地、走步、慢跑的有信号的传接棒练 习。 3.反复在40-

9、60米的中速跑中做有信号的传接棒练习。 4.在快速跑中进行有信号的传接棒练习。 5、迎面接力交接棒技术。第六次课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相结合,进行50米 或100米的测试与评价。教学 建议1.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不是要过多、过细地追求动作技术细节,而是要以 技术动作的学习与改进为载体,提高短距离跑的能力。2. 课堂教学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适当创 设情境以提高学生兴趣(如,将百米定向越野用于短距离跑的教学中) ,增强学生体能。另外,应将起跑、弯道跑与终点冲刺跑技术的学习穿 插在教学中。3. 对技术的改进多从学生身体素质、意志品质、运动能力及对技术的认 识和理解的角度去

10、分析。4. 对于学生的拼搏、创新和抗挫折的精神,教师应及时表扬与鼓励。5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可以安排50米(或100米)测试。有关短跑的几条建议:1、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下肢基本力量的练习量,尤其注重下肢爆发 力的练习,如采用跨步跳、多级跳、收腿跳、短距离快速蛙跳等。2、短跑不能忽视足前掌着地技术与专项练习。3、加强后蹬跑练习。如原地和支撑练习、行进间练习、定距定时练 习、听信号练习、竞赛练习等。4、短跑的其他辅助练习:惯性跑、抗阻力跑、半蹲起跑、后退跑节 转身加速跑、俯卧(或仰卧)听信号加速跑、下坡跑或上坡跑、顺风 跑、跑阶梯等。跨栏跑教学单元计划案例与建议项 目跨栏跑(障碍跑)课时2

11、3课时教 学 目 标1.知道跨栏跑的技术原理与方法,懂得跨栏跑的竞赛规则。 2.学习跨栏跑的技术和方法,并能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运用跨栏跑技术进行障碍跑。 3.发展速度、弹跳、力量、柔韧、节奏感、时空感等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4.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和体育精神。课 次教学 内容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1起跑 跨越 第一 个 栏1.重点: 跨栏步 2.难点: 上体抬起的 时机1.在走动中迈过一定高度的小垫子,强调起跨腿侧摆, 同侧臂前伸。 2.慢跑中越过低栏或小垫子,攻栏腿高抬、下压积极。 3.按能力分组,采取不等高、不等距或都不等的方法进 行练习。站立式起跑以

12、较快的速度跑,在栏侧或标志 点做起跨动作。在地上画线,熟练掌握适宜步长与节 奏。站立式起跑,跑八步跨越第一个栏,保证跑动轻 快、起跨积极、过栏后保持跑速。蹲距式起跑跨越第 一个栏,要求身体抬起比短跑早,步幅增长的快,重心 要高。课 次教学 内容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2-3栏 间 跑1.重点: 节奏 2.难点: 跨过栏后的 重心控制。1. 跑过适宜距离的实心球,学习体会栏间跑的节奏,培 养运动感觉。 2. 用适合于自己的节奏在跑动中侧过3-5个栏。 3. 用较合理的节奏跑动中连续过两个栏。 4. 跑动中连续过3-5个栏的练习。 5跨多个障碍的接力跑游戏。教 学 建 议1.将其作为一般田径

13、运动知识学习,不过多地追求动作技术细节,要以多种 多样的教学、锻炼手段,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及协调等身体素质与 能力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提高跑的能力。2.适当地介绍一些跨栏跑的技术原理、竞赛规则等知识。3.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 生积极参与,逐渐消除畏惧心理,使学生在不断进步中增强自信。4. 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供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断创新。5.注意教学安全,将跨栏技术与接力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 展学生的体能。中长跑教学单元计划案例与建议 项 目中长跑课时45课时教 学 目 标1.知道中长跑的技术,正确认识中长跑对促进

14、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中长跑的合理分配体力、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处理好极点等 技术。 3.发展肌肉的有氧耐力,提高跑的能力,增强体能。 4.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和吃苦耐劳,坚毅顽强的良好意志品质。课 次教学 内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1-2途 中 跑1.重点: 呼吸的节奏 与深度。 2.难点: 跑速与节奏1.中速跑200-300米,体会中长跑的途中跑技术。 2.进行200米或400米的分段跑练习,要求跑速中等、均 匀、步子轻快,体会跑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 3.重复跑400-600米,注意呼吸方法与深度。 4、注意练习密度的控制。课 次教学 内容重点、 难点教学方法、学习策略

15、3-4全 程 跑1.重点: 动作轻松自 然、重心高 而平稳。 2.难点:体 会“极点” 及克服; 3、合理分配 体力。1.定距离跑。1000-2000米。注意同学间团结协作、互 相帮助。 2.定时跑,6分钟或10分钟定时跑。请注意按个人的速 度感觉,计划分配体力,较好的克服“极点”反应,完成 全程。 3.与校园定向越野跑结合的练习。 4.注意练习密度的控制。第5次课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相结合,进行男生1000 米、女生800米的测试与评价。教 学 建 议1.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充分重视中长跑的技术教学,结合学生的速度 、时间等进行运动总体感觉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中长跑的技术,发展 学生跑的能

16、力,并进行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 2.以学生的个人体力分配为切入点,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 需求设计不同距离、不同时间的中长跑,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充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供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不 断创新。 4.注意挖掘中长跑教学的潜在功能,并与其他运动技能(如球类运动 )的教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注意教学安全,不仅注意传授安全的运动处方,还要注意根据学生 身体的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区别对待,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 生的体能。 6.结合中长跑的“极点”反应,对学生进行顽强意志品质、拼搏精神、 吃苦耐劳、敢于挑战自我、不甘落后等思想教育。中长跑教学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1、易被忽略的问题:忽视跑的体力分配、忽视上肢的配合作用、忽视跑 的放松能力等。2、“默数步数法”在中长跑中的巧妙运用: (1)、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不感到乏味,由于想知道每一圈的步数而产 生期待与信心,兴奋性也有所增加。 (2)、由于是自身对比,不易受外界干扰,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