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6--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99572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6--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6--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6--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6--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6--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6--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16--考点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0页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 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第一,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 断句、被动句、倒装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以及文言文的固定句式。第二, “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的活用。在 词语的“用法”上,文言更灵活,一词兼几类的情况非常普遍,临时活用 的情况也很多,这就造成了较为复杂的句子构成形式,主要的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在文言文中普遍存在,这也就决定 了考

2、试在这一知识点上命题的必然性,命题者经意或不经意都会设题 考查,2008、2009年全国和省市18套试题中,三分之二的都以这样或那 样的方式设置了这一考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对这一考点及其子考点的考查具有下面一些特 点: 1.考查形式灵活。既有在题干中指明考查不同句式或者词类活用 的试题。如2008年浙江卷的第13题,广东卷的第7题,2009年浙江卷的 第19题,又有在考查“彼”考点时包含了“此”考点的成分,比如在考查文 言实词时,其中有的选项是词类活用的句子,又比如在翻译时考查对不 同句式的理解。2.考查的题型多样。既有客观选择题,除上面所提到的广东卷、浙 江卷外,还有2008年上海卷的第1

3、8题, “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 项不同的一项”,江西卷的第10题“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的郑人病 之用法相同的一项”等,也有主观简答题,各地试卷的文言文翻译大都 牵涉到文言句式和用法。做好这类试题的一个前提,就要把该句子涉 及的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理解深透。 根据以上对近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结合2010年考试大纲的要求, 特对2011年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作如下展望: 1.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仍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 2.由于卷面的限制,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的几率不会太大,就拿近两 年来看,2008年有广东、上海、浙江、江西4套试卷是单独设题进行显 性考查,而到了2009年全国18套试题

4、中只有浙江卷是单独设题进行显性考查。 3.把“不同的用法”与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在一起, 把“不同的句式”与考查“翻译”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仍是一个主流 。不过,从近几年考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当这一考点不单独设题,而是作 为一个因素隐含在诸如释词、翻译等题目中时,不少考生往往容易忽视 语言材料中存在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所以这种 题型更具有迷惑性,望广大考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1页 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判断句 高考时,设题考查的判断句在文言文中有多种“格式”,必须分析理解 并能准

5、确翻译。 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式的一项是 ( )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解析】 A. “者,也”,B. “,也”,C. “, 者也”都是判断句格式。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式的一项是 ( ) A.环村居者皆猎户 B.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C.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解析】 A. “者,”,B. “乃”, D. “ 则” 都是判断句格式。 【答案】 C 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式的一项是 ( ) A.吾村十里皆平原 B.予本非文人画士 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刘备天下枭

6、雄 【解析】 A. “皆”,B. “非”都是文言判断句格式; D.为不用文字标志的文言判断句格式。 【答案】 C (二)被动句 高考设题考查的文言文表示被动的句子也有多种“格式”,考生应能辨析并能准确翻译。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是 ( ) A.而君幸于赵王 B.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C.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解析】 A.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表被动的格式;B. “ 为所”表被动的格式;C. “为”表被动的格式。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是 (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7、赵 D.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 【解析】 A. “为所”,B. “见”, C. “见于 ”均为表被动的格式。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式的一项是 ( ) A.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B.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C.屈平既黜 D.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 【解析】 A. “受于”,B. “被”为表被动的格式;C. 为无文字标志的被动句式(又称意念被动)。 【答案】 D (三)倒置句式 倒置句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主谓倒装等,高考设题考查时往往考查其子考点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 下列句子不是倒置句式的一句是 ( ) A.沛公安在 B.时人莫之许也 C

8、.何以战 D.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解析】 A.是疑问代词做宾语的一般前置句式;B.是否定句中代词 宾语前置;C.是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答案】 D 下列句子不是倒置句式的一句是 ( ) A.宋何罪之有 B.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C.惟陈言之务去 D.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 【解析】 A.借助“之”前置宾语;B.用“唯(惟)是”的格式前 置宾语;C.用“唯(惟)之”的格式前置宾语。 【答案】 D “前置”只是倒置的一种形式, “倒置”还有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或 称“状语易位”)、主谓倒置等,复习时也要能识别,并能正确翻译。 下列句子不是倒置句式的一句是 (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

9、也 B.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解析】 A. “铿然有声”是“石”的定语,以“之”为文字标志后置;B. “以山龟鸟兽之形”是动词谓语“饰”的状语后置;C. “安在”是谓语提前, 全句主谓倒置。 【答案】 D (四)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成分,是文言文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如果对此缺乏识别 能力,在阅读中就会常常把人物、事件搞混淆,把逻辑关系搞颠倒。考查考 生对句子省略的辨识能力往往单独设题或在文句翻译中进行。 成分省略的主要类别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定语、 省略中心词、省略介宾短语中的介词等。 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式的一句

10、是 ( ) A.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扁鹊复见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解析】 A.省略主语“扁鹊”;B.省略谓语“鼓(击鼓)”;C.省略宾语“之(指 给药方的那个人)”。 【答案】 D 下列句子不是省略句式的一句是 ( ) A.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B.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解析】 A.省略“功”的定语“己(自己)”;B.省略“不毛”的中心词“地(地方)”;C.省略介词“于(在)”。 【答案】 D (五)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与虚词配合,或者虚词与实词(包括词组)配合,中间或前后插入一

11、定成分,组成固定搭配的形式,称之为固定句式。固定句式具有一定的整体意义,在阅读翻译时不要拆开理解。掌握这些固定句式,对准确、快速阅读翻译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文言固定句式常见的类型有: 表陈述或判断; 表委婉; 表反问或疑问; 表比较、选择、取舍。 下列句子不是固定句式的句子是 (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C.项王未有以应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解析】 A.为“所以”式:表示原因和凭借,译为“的原因”“的方法(根据)”“人(或物)”或“用来” 。句中的“所以”表示原因。B.为“有所”式:可译成“有”。与这个句式相对的有“无所”式。如:“今

12、入关,财 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可译成“无的”等。C.为“有以”式(与这个句式相对的有“无以”式):是“有所以” 的省略,有时还用成“有以”,可译为“有什么可用(拿) 来”,或译为“有办法用来”。 【答案】 D 下列句子不是固定句式的句子是 ( ) A.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B.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C.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邪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解析】 A.是“之谓”(“其”之谓也”其之谓”)式:表示总结性的判断语气,可译为”说的就是啊”“这 就叫啊”。B.是“一何”(“何其”)式: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多么”。C.是“得无邪(耶)”式:表示对

13、情况的推测,可译为“该不会吧” “只怕是吧”“莫非是吧”。 【答案】 D 二、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 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 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 中却经常用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 ” “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 。 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响、景:像云彩、回声、 影子一样 人

14、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乘船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东、北:在东边、在北边 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 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夜:在夜晚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天 (2)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 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 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 例如:籍吏民,封库府 籍:登记 沛公欲王关中 王:统治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国贼戾之士哉 仇:报复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 笼:用笼子装 大楚兴,陈胜王 王:称王 日将暮,取儿稿葬 暮:落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游泳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3)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生死而肉骨 肉:使长肉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称王 (4)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 例如: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把当做宾客 鱼肉缙绅 鱼肉:以为鱼肉 孟尝君客我 客:把当做客人 君子病无能焉 病:以为病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